酣畅淋漓的读完这本小说,我合上书本,开始思索:书中的主角,这位生于江南的木工学徒、自学成才的外科医生、八面玲珑的斡旋间谍、“归隐”乡村的古怪老人、滔天巨浪里的一株浮萍、最后是天真无邪的弱智孩童——上校,或者我们叫他太监,他是不是英雄?
他经历过炮火连天的战场,他打过红军,打过日本人,打过美国人,作为一名军医,他用高超的技术拯救过无数马革裹尸的军人;他闯荡过风起云涌的大上海,在这座远东最大的都市里游刃有余又囿于不义之地;他最后回到出生的乡村,回归宁静,和两只心爱的猫儿相依为命,却赶上了波澜壮阔的“文化大革命”,疯掉后被曾经的下属和情人所呵护,虽丧失了智力,但也体面且浪漫的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看起来十分传奇,不是吗?但在这本书里,他的“传奇”似乎是被夸大的。“我”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上校挚友的孩子。一个十几岁光景的孩子,必然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天真的想象。上校的神秘传说在村里盛行已久,当然最令人好奇的是上校的那个地方,有还是没有?“我”是一个合格的窃听者,上校与父亲的对话、上校与爷爷的对话、爷爷与父亲的对话、以及他们与老保长——另一个村里有着丰富经历的老人的对话都被我尽收“耳”底。在他们的话语中,“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这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运动波及了这个静谧的乡村,“小瞎子”、“胡司令”等人物粉墨登场。他们视上校为敌,用严刑拷打和他心爱的小猫折磨他。在某个夜晚,“小瞎子”按捺不住好奇将目光投向了他的“禁忌之地”,上校展开了反击,他挣脱了束缚并残害了罪有应得的“小瞎子”,使他不能说话和写字,之后,他逃离了村子。
之后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小瞎子”被救回后展开了复仇,他散布了关于“我”的父亲的谣言。爷爷为了挽回被玷污的家族名声,不仅和老保长多次交谈,慢慢揭开上校神秘的面纱,而且做出了另一件事——告发了上校并让公安局辟谣“我”父亲的负面传闻。上校被逮捕后,在公审大会上“小瞎子”等人起哄要扒下他的裤子一探究竟,从而导致了上校的崩溃。后来林阿姨——上校曾经的下属和情人出现,带上校去了上海并陪伴他度过了余生。爷爷的行为另一个后果是,“我”全家成为了可耻的告密者,被全村人唾骂。“我”逃亡西班牙,并坚强的立足下来,爷爷自尽,父亲留在乡村在白眼和唾弃中苟活。“我”在西班牙也遇到了两个善良的女孩,至此,书名“人生海海”才出现在文本里。那个女孩说:“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如果你死了,我在阴间是不会嫁给你的。记得当初你向我求婚时是怎么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思考:上校是不是英雄?
还有,书中的“我”是不是英雄?
有的时候我会想,为什么相比于英雄人物叱咤风云的赞歌,我们会更钟情于《芳华》、《平凡的世界》、《历史的天空》甚至《穆斯林的葬礼》这样描写大时代大环境下小人物命运浮沉的作品。
或许是因为,当我们在读这些作品时,读到的并不是他们的故事,而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师长的故事。风起云涌变换的时代里,置身于洪流之中,我们在人生海海里如飘萍一般浮沉。假如我们生活在那样的年代里,可能书中的某些人物就是自己。现在,我们透过这些陌生的名字徒劳的追忆着那些遥远的生活和遗失的风景,为他们扼腕感叹和流泪,然后让时间、风尘和书的纸张与扉页重重封锁住那些褪色的插图。
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萍水相逢 都不平庸,
每一个人 都是英雄
所有光荣刻在心中
来自内心 我的笑容
——周华健、林夕《我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