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一直没能打穿曹魏淮南防线(江东军到底缺什么内核?)

2022年10月11日01:23:10 历史 1741

孙权为何一直没能打穿曹魏淮南防线(江东军到底缺什么内核?) - 天天要闻


陆逊想下一盘大棋,把合肥城里的魏军调动出来,然后野战歼灭。

魏军重兵都集结在合肥,没有把六安当成防御重心。吴军这次攻打六安,让魏军大吃一惊,满宠手下众将都认为要赶紧去六安救援(吴将陆逊向庐江,论者以为宜速赴之

满宠对此有不同想法:宠曰:“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时。又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县,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

满宠详细给众人解释

1、六安虽小,但兵精将猛,坚守一段时间问题不大。

2、吴军弃舟登陆的话,还得陆行二百里才能兵临六安城下,舍弃了水军的优势的吴军不足为惧。

3、陆逊这是想诱我们出击啊

满宠决定将计就计,放陆逊深入,然后带合肥之兵去堵吴军的退路。

满宠选的这个截击点在“杨宜口”,位置应该在现在的安徽省舒县境内。

高手过招的确精彩!

陆逊见魏军不去救援六安,反而来断自己退路,明白出兵的意图已被对方识破,为了避免被包饺子,主动撤军回来(整军趋杨宜口,贼闻大兵东下,即夜遁

吴国的几次进攻也让满宠看穿了江东的虚实。

1、吴军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坚,都缺乏自信,稍有挫折就退兵了。

2、吴军一旦远离水路,战斗力就会大幅削弱(石亭之战是例外)

这是吴军的两点弱点,但是他们也有一个优势

吴军每次出击太过容易,从濡须坞出发,经巢湖、施水就可以轻松攻打合肥(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官兵救之,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乃得解。贼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

魏军水师没有能力拦截他们!

对此满宠提出了很高明的策略:引贼远水,择利而动。

陆逊退兵后,满宠上书曹叡,请求在合肥城之西构筑新城。

孙权为何一直没能打穿曹魏淮南防线(江东军到底缺什么内核?) - 天天要闻


合肥新城与旧城相距三十里,更重要的是,新城离水更远,吴军必须陆行一段才能攻城,正好可以出动大军断其后路(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而掎其归路,于计为便。

但是满宠的提议却遭到了曹魏另一位水战专家蒋济的反对。

蒋济对合肥感情深厚,可以说正是当初的合肥攻防战才让他一鸣惊人!

赤壁大战后,孙权趁机攻打合肥(这也是孙权第一次出兵合肥)


曹操将主力留在许县弹压中原的反曹势力,只能从附近的汝南郡抽调郡兵来解围。


援兵集结需要时间,而江东军围攻甚急,时任别驾的蒋济献计:让扬州刺史对外宣扬诈称得到张喜的书信,步骑四万已经到达雩娄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迎喜


随后蒋济通知出城人员回来时分成三队,一队进城,告谕城内军民,让大家增添信心;另外两个小分队故意让敌人捉去,并有意让敌人“缴获”了伪造的张喜的书信(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一部得入城,二部为贼所得)


孙权信以为真, 匆匆下令烧掉攻城的器具和营寨退走,合肥得以保全(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从孙权开始,江东军就渐渐变得对陆战极其不自信!想当初,小霸王在淮南是如何纵横睥睨,军魂的打造和主帅密不可分啊!


对于满宠拆掉旧城,造新城的计划,蒋济反驳到;既示天下以弱,且望贼烟火而坏城,此为未攻而自拔。一至于此,劫略无限,必以淮北为守

的确,魏国在合肥旧城已经苦心经营了三十多年,合肥历经多次江东北伐而屹立不倒。现在没有被敌人打下,却要被自己人摧毁,如此示弱,用不了多久,咱们大魏的国防线就要退到淮北了,而巢湖将成为吴国的内湖,江东水师可以肆意在曹魏领土横冲直撞,则让作为上国的大魏脸面何存。

但满宠坚持要拆掉:“孙子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以弱不能,骄之以利,示之以慑。此为形实不必相应也。又曰‘善动敌者形之’。今贼未至而移城却内,此所谓形而诱之也。引贼远水,择利而动,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矣。”


还是那个策略,想办法把吴军诱离水路,然后在陆战中击溃他们。


此外旧城必须拆掉,否则吴国拿下旧城后,必将以此为据点与新城抗衡。


孙权为何一直没能打穿曹魏淮南防线(江东军到底缺什么内核?) - 天天要闻


二人僵持不下,朝臣们的意见认为满宠的做法是上策,满宠的计划方得以实施。

满宠随后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拆旧城、建新城之举,速度必须得快,因为孙权很快又再次来合肥“摸鱼”了。

233年孙权北上攻打合肥,这已经是孙权第三次亲征合肥(208 孙权打过一次,被蒋济忽悠了。215 年与刘备议和后,孙权再次征讨合肥,这次更惨,被张辽八百破十万,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江东再也不敢对合肥用兵)

孙权这次学聪明了,他参考了陆逊的战法,分兵两路,

一路由全琮领军进攻六安;

一路由孙权领军进攻合肥。

孙权为何一直没能打穿曹魏淮南防线(江东军到底缺什么内核?) - 天天要闻


孙权信心满满,看你满宠这次如何应对?

吴军按熟悉的路线出巢湖、走施水,一路来到了合肥旧城下后,全军傻眼了。。。。。。

原来的合肥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废墟。

新的合肥城在哪呢?还得再往西走三十里,注意是走,没有船可以坐。

这让孙权一时也没了章法,呆在船上二十多天没敢下船(其年,权自出,欲围新城,以其远水,积二十日不敢下船)

回看之前满宠的分析,是不是​十分精辟!(吴军一旦远离江河,战斗力就会大幅削弱)

这边吴军在船上窝着,满宠还在对诸将进行军情分析:“权得吾移城。必于其众中有自大之言,今大举来欲要一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余。

孙权好要面子,御驾亲征,总不能连船也不敢下,吴军即使退兵也一定会先上岸炫耀一番,趁机打他一个埋伏(乃潜遣步骑六千,伏肥城隐处以待之)

果如满宠所料!

权果上岸耀兵,宠伏军卒起击之,斩首数百,或有赴水死者。

孙权无奈下令撤军,连续两次用兵,孙权、陆逊都亲自上阵了,仍旧一无所获,孙权很不甘心,他决定玩一把大的!

最近留言鼓励支持的很多,非常感谢,后续会继续制作更详细的地图,让大家对历史有更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也请大家多多转发、点赞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