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2022年09月29日09:00:41 历史 1562

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 天天要闻


在《明史·诸王传》中,史官是这样描述朱宸濠军力强盛的:“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带甲八万尚可理解,可是战车这一早在战场上卸任主角的军事器械,为何又在史书中成为衡量军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呢?

一、由盛至衰的战争兵器

早在夏代战场上就出现了战车的身影。在甘之战前,夏后氏在誓词中讲:“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这里讲的就是战车上的车右、车左和御手。西周时期,战车被大规模运用于战场,周人灭商时就动用了戎车三百乘。从张家坡、虢国墓等地车马坑中出土的文物来看,西周时期的战车已升级为四马挽驾,能为冲锋提供更强的威力,车厢也进行了扩容,方便甲士在车上持长杆武器作战。

得益于战车的性能和诸国所在地多为平原,战车在春秋时期走向巅峰。在各大主要战役中战车都担任主力。长勺之战中,齐、鲁双方共六百乘战车一起厮杀。城濮之战里,晋国用战车七百乘大败楚国。战车数量在那个时代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大国的标志,正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主。

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 天天要闻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骑兵作为战场上的新兴力量似乎开始一点点侵蚀战车的地位。同时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国力的增强,战争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装备着铁质兵器的廉价军团步兵,完全可以凭借地形和手中能射六百步之外的强弩对战车造成有效杀伤。因此步兵越来越受各国青睐。面对时代的更迭,战车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在秦代单独的战车兵团已经很难看到了。从兵马俑一号坑里的秦军方阵中我们可以发现,里面只有战车四十余乘,但是手持矛、戟的步兵俑却多达五千余件,由此可以得知在秦代步兵军团中战车只是作为辅助兵种存在。而二号坑的混成方阵由车、骑、弩、步四阵组成,它们一同构成了“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协同作战的目的。

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 天天要闻

兵马俑中出土的战车


汉武帝时由于对匈奴作战的需要,骑兵和步兵成为汉人战争中的主要兵种。八次远征匈奴中有六次全部使用骑兵,剩余两次是骑步混合作战。战车在战场上只是用来迅速抵御骑兵和运输人员与物资的工具。此后各个朝代的主流战场中很难再看到战车被大规模使用。

二、战车在明代的复兴

到了明代,中国北方可谓是“边无宁岁”,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骑兵轻则劫掠边民,重则重兵叩关。在前期明军尚能与其打得有来有回。但到中后期,马政衰败,河套等产马区不仅丢失,而且其他马场也“庄田日增,草场日削”,产出的战马只骑乘数十里就“固己顿惫”。没有足够马匹装备骑兵的明军,在面对入侵时,往往刚集结好军队,对方就已完成目标从容退去,从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战场形式的变化推动战争武器的革新。面对战事的不利,文武大臣中开始出现让战车重返战场的声音。他们认为战车一则可以为营壁,二则可以代甲胄。北方蓟、昌地势险阻,用战车合理布阵可以有效阻挡住骑兵的冲击。为适应不同战场,明代人设计了多种大小不同、人员不同的战车,主要分为进攻和防御两类。

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 天天要闻

《武备志》中的战车


最早的防御战车是户科给事中李侃在土木堡之变后所创。他将民用骡车固定好木板后蒙上牛皮或者马皮,每车配备刀盾手五人和若干火铳。虽然车身笨重但是防御力颇为可观。正统年间,明代人从历史中西晋马隆平凉州用的偏厢车的事迹里吸取经验,并开始改进仿制,造成后成为历代车营的标配。改良版的偏厢车高七尺五寸,车厢围上薄板并留好射击圆孔。每车配备十人,六人负责近战,其余四人负责铜炮和火铳。如此大的容量使偏厢车可以做到“势有可乘,则开壁出战,势或未便,则坚壁固守”。

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 天天要闻

影视剧中作战的明军


进攻型的战车多以轻巧为主。弘治十五年,总制陕西军务尚书秦纮发明了全胜车,全车重量只有二石,碰到崎岖地形三四个人就能把车搬起来。全胜车是人力车,四名铳手推车,两名铳手在车上射击。之所以配备如此多的铳手,为的是打乱敌人阵型,“使贼马惊扰自相蹂践”,为其他部队的进攻创造有利时机。秦纮在镇守西北边关的三年中大规模使用全胜车,最终保得四镇晏然。

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 天天要闻

明军使用火器


三、明代战车在战场上的表现

先秦时期的战车作战讲究阵型,无论是进攻的方型车阵,还是用来防守的圆阵,每辆战车都有自己的位置。而明代的战车在运用上更注重根据战场形势的动态进行灵活变化。在军营防备不足时,战车就可以为军队提供屏障。于谦布防北京城时,就用战车搭配鹿角来抵御敌骑。在一些边关区域,地形崎岖难以修筑堡垒,将战车练成排就可以起到临时城墙的作用。成化时,宣大总督余子俊为打击阿罗出、毛里孩等部,用500辆长一丈二尺的战车硬生生围成了一座小城,车阵外还挖了一丈深的壕沟,阵内可容纳士兵15000多人。在实战中,战车上的士兵会使用长杆武器进行阻挡,这让敌骑很难纵马越过战车。

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 天天要闻

战车并非只守不攻,在野外作战依然能发挥威力。嘉靖十五年,蒙古人派6000多骑兵入侵宁夏。宁夏总兵王效在侦察到敌军行军路线后,提前在险要之地设下埋伏,等到敌军毫无防备时,突然出动战车冲击敌阵将其截为两段,蒙古军队顷刻间四处溃散。万历二十六年,明军入朝鲜与日军作战。远征军中就有神机营神枢营的战车400余辆。同年十月初二,西路总兵刘挺在战争中以战车为前锋,利用其冲击力撞毁日军营地的木栅栏,凭此方法攻下日军基地60多个,杀伤无数,取得大捷。

战车消失千年以后,改良重返明代战场,真的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吗? - 天天要闻

文史君说

清人认为明人的战车只不过是“空言小智”,根本就“未尝以战”。明军战车之所以没发挥出太大威力,不能怪其本身。一方面,战车作战需要各兵种间极高的配合度,但明代后期将领多长于作战,短于韬略,因此精通车战的并不多。萨尔浒之战中将领杜松中计只以骑兵迎敌,忽略了车营枪炮的重要性最终兵败身亡。另一方面,想发挥出战车威力还要有优良火器的保障。明代后期火器缺额严重,质量也不过关,制造出来的佛郎机的母铳和子铳的接口常有缝隙,使得在发射时火药燃烧产生的气流会泄漏不少,因此弹丸很难造成有效杀伤。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再精良的战车也只能成为敌人的移动补给箱。

参考文献

杨英杰:《论车战的兴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陈刚俊:《论明代的战车与车营》,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天上白玉京)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