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2022年09月28日19:59:14 历史 1650

太和岭阎锡山的军营里,正进行着一场严肃的谈话。

阎锡山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说:我希望八路军能够去正面作战,相信以你们的战斗力也能够把日本鬼子牵制住。

坐在阎锡山对面的,正是温文尔雅的周总理。他拒绝道:我们八路军,坚持打的就是游击战,这是我们不会动摇的原则。

二人正激烈谈话之际,突然走进来一个人,这个人低下头和阎锡山说了几句话,周总理定睛一看,看清楚了这个人的相貌,随后表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周总理突然就对这个人骂道:你给我滚出去!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突然勃然大怒,在场所有人都不免一惊。

而这个被周总理怒骂的人瞬间脸色铁青,但是却说不出任何话,一旁的阎锡山也有些好奇,为什么周总理会对张慕陶发这么大的火。

没错,此人名叫张慕陶,那么,他和周总理之间究竟有什么过节呢?张慕陶在那个年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周总理)


冉冉升起的革命新星

革命时期,有着无数英雄,也有着许多叛徒,而张慕陶就是这两者的混合体,在前期,他毫无疑问是一名有着无限潜力的革命新星。

张慕陶原名张金印,出生于1902年,与当时的许多人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条件十分优渥,从小就有很好的条件供他上学。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张慕陶)

他从小便天资聪颖,读书非常在行,最终也靠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陕西省立中学就读,而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人——魏野畴。

魏野畴是中共党员,他在陕西省立中学担任教导主任,上课时,他总会传播先进思想和革命思想,学生们深受影响,张慕陶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之后,张慕陶自己阅读了大量的革命书刊,例如《新青年》《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这也让张慕陶完成了思想的转变。

魏野畴也很快注意到了张慕陶,多次接触后,魏野畴很快为这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震撼到,他的才智,他的思想,他的能力,魏野畴认为张慕陶将会是未来革命的重要力量。

1924年,张慕陶在魏野畴的介绍下,成功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魏野畴)


张慕陶没有辜负导师的期望,他很快联合其他人共同创办了《陕西青年》期刊,通过这个杂志向当地乃至全国青年传播新文化思想。

很快,张慕陶也收获了大批的影响力,不仅在期刊上大获成功,之后还领导了学生运动,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转正”,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之后的时间里,张慕陶一直致力于陕西省的宣传工作和党内事务,他的不懈努力很快收到了中央的重视,在之后的中共六大时,张慕陶作为陕西唯一一位代表前往莫斯科参会。

回国后,张慕陶开始被党中央重用,先是被派往江西指导党组织工作,随后又前往天津担任省常委,之后更是担任了顺直省委的组织部长。

所谓顺直省,其实就是河北,北京和天津一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那么党中央在此处的工作也必然十分重要。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张慕陶)


再者,组织部长是负责宣传和领导工作,一般需要党员拥有极深的阅历和出众的能力才可以担任,此时的张慕陶才二十六岁,这么年轻便担当重任,实属罕见。

当时党内有不少人反对张慕陶担此重任,但是在周总理等人的极力劝说下,才让反对者收回意见。

周总理也是众多看好张慕陶未来的人之一,张慕陶的工作能力给周总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谁知未来竟也成为了周总理最厌恶的人之一。

顺直省委的工作中,张慕陶彻底让那些之前反对自己,质疑自己的人改变了看法

顺直省委的工作很难进行,一是面对国民党的阻拦,二是党内不时有人背叛革命,导致顺直省委损失巨大,不过好在张慕陶的竭力挽回,帮助顺直省委渡过了难关。

不久后,张慕陶又被派往武汉工作,担任长江局书记,这里的革命局势,比起顺直省来说更为严峻,蒋介石主导的白色恐惧正在长江地区蔓延。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白色恐怖蔓延下的国家)


外界环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党内的路线也出现了错误。

当时主导党内权利的是李立三先生,由于思想错误,他下令履行的“立三路线”完全不符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过于激进,这就导致许多革命地区遭到了严重打击。

彼时的党内局势可谓是内忧外患,张慕陶在武汉地区的革命行动也难以取得进展,在长江局机关被国民党特务破坏时,张慕陶跳楼逃生,腿部受到了重伤。

顺利脱险逃亡到上海的张慕陶没有得到党中央的慰问,反而是受到了李立三的指责,指责他临阵脱逃,当时一肚子气的张慕陶十分憋屈,开始对中央有所怨言。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李立三)


年近二十几岁,张慕陶就已经在革命中取得了优异的表现,但是他对中央表现出的一丝不满,也为之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一念之差的末路歧途

再说那日周总理参加会议,那是1937年,中共与阎锡山合作抗日,周总理受到阎锡山的邀请,亲自前往太原参加会议,共商抗日要策。

就在两人激烈讨论之时,张慕陶却出现在了阎锡山的身边,见到张慕陶,周总理一改往日的温和形象,大骂:你给我滚出去!

阎锡山知道张慕陶以前曾是中共成员,但是想不到他和中共的过节如此大,赶紧出来打圆场:恩来啊,张慕陶以前好歹也是中共成员,大家不要伤了和气。

周总理怒气未减,指着张慕陶说:他是个托派分子,是个投降主义者,今天这个会议,有我没他!

见状,阎锡山只得把张慕陶调离了会议,这才平复了周总理的心情。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阎锡山)


那么问题来了,张慕陶在中共的时候,是一个前途远大的革命新星,周总理也表示过对他的看好,为何现在态度却转变得如此巨大呢?

时间回到1930年,张慕陶在敌人追捕下顺利逃回上海,却遭到了当时掌管中央大权的一些领导人的责备,这让张慕陶心中愈发不满。

或许是因为年轻气盛,或许是因为信念不坚定,亦或许是因为心中的权利欲望在扩大,张慕陶决定反对当时的中央,并且自己带领其他不满的党员成立一个新的省委组织。

在这之后,张慕陶愈发目中无人,多次擅自组织密会,虽说党中央当时的决策或许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张慕陶这一行为,已经算是分裂党中央了,影响极为恶劣。

最终,张慕陶被党中央宣布革除党籍,随后被捕入狱。

入狱后,张慕陶诚惶诚恐,好似认真反省了一般,党组织认为张慕陶表现不错,于是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并让他出狱,前往朝阳大学执教。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周总理)


显然,张慕陶的思想是出现了问题的,不过在入狱这段期间,张慕陶的表现让党中央相信他确实完成了纠错。

特别是周总理,他对于张慕陶一直以来都十分信任。

1933年,周总理指派张慕陶前往张家口联合冯玉祥组建一支抗日同盟军

这是我党在张家口地带的重要抗日计划,周总理能够放心交给张慕陶去执行,足以见得周总理对他的信任。

事实证明,张慕陶的能力确实配得上周总理的信任。

刚到目的地,张慕陶先是会见了冯玉祥。

取得了他的信任后,张慕陶被任命为这支数万部队的政治部主任,开始操练兵马。

张慕陶的能力出众,很快把这支部队凝聚在一起,还和冯玉祥共同制定了部队纲领,吸收了当时许多派系的抗日力量。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冯玉祥)


就在抗日部队日益壮大之际,当时党在河北的领导人柯庆施却提出:应该把部队是由中共领导的这个事实公开,直接在华北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

这个计划遭到了张慕陶的激烈反对,张慕陶认为,这支部队是以抗日为纲领的部队,倘若转头去攻打国民党政府,且不说国军战力强大,这支部队也很有可能会人心不稳。

柯庆施大骂张慕陶为投降主义,因为他没有带领这支部队打出党的口号,没有亮出党的旗号,二人于是产生了激烈矛盾。

最终,在柯庆施的主张下,他和吉鸿昌公开了中共是这支部队的领导者,随后吉鸿昌带领部队南下攻蒋,结果被国民党中央军包围,整支部队全部战败。

遭遇了如此大的失败,柯庆施却为了逃避责任,选择推卸到张慕陶的身上,并且选择开除张慕陶的党籍。

哪怕有很多人反对,可张慕陶已然被无情开除。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柯庆施)


整件事情看下来,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柯庆施的决策是有相当大问题的,不是因为他的激进,这支抗日同盟军不会这么快便遭到失败。可是,张慕陶真的是无辜的吗?

张慕陶在任期间,将同盟军发展得非常不错,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可在此期间,他多次无视党中央的命令,这也导致柯庆施对他失去信任,不团结党,这是张慕陶的一个错误。

其二,当时的冯玉祥虽然愿意和中共合作抗日,可他毕竟是国民党军阀出身,张慕陶却和他的关系越来越近,许多决策也并不让中央知道,不信任党,这是张慕陶犯的第二个错误。

以上两个错误,说明了一件事情,张慕陶对党中央依旧不是绝对忠诚。

这对于一个党派来说是非常严重的行为,哪怕张慕陶具有出众的能力,所以最终被开除党籍,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冯玉祥)


从一个被寄予厚望的革命干将,变成一个被党放弃的分裂分子,张慕陶的遭遇也不免令人唏嘘不已。

曲折流离的颠沛生活

被开除党籍后,张慕陶的野心和性格也彻底被暴露出来。

张慕陶先是拜访了冯玉祥,在和冯玉祥见面时,张慕陶直接表示:中共的领导有问题,要组织其他团体和中共进行斗争。

当时冯玉祥的副官是中共党员张公干,他劝诫道:你被开除党籍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你分裂党反对党的行为,一定是错误的。

彼时的张慕陶早已听不进张公干的话,他前去阎锡山处,为其担任高级参议,并且大批当时红军的路线。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阎锡山)


随后,张慕陶带着阎锡山给予的支持,来到太原发展自己的势力,打算建立一个自己领导的政权。

这里,张慕陶把自己的欲望和野心展露得淋漓尽致。

不过,彼时在太原的地下党员王定南及时获知了张慕陶的目的,秘密将其阻止,张慕陶的野心不攻自破。

西安事变发生后不久,杨虎城、张学良号召各方势力的人前来西安进行商议,张慕陶作为阎锡山方面的代表前往西安。

当时,党中央为了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倾向于将蒋介石放回南京,大家一同建立统一的抗日战线。

党中央派来的代表是周总理,时隔多日,周总理和张慕陶再次见面,竟已不在一个党派内,周总理十分欣赏张慕陶的能力,于是邀请其一同谈话。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西安事变)


张慕陶表示,自己回归党内可以,有两个条件:一是让党中央承认柯庆施的错误,自己本是无罪的;其二便是党中央应该支持杀蒋。

第一个条件,其实党中央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中共作为一个不断进步的党派,再者此时已经是毛主席成为主要决策者,过往一些领导人确实是犯了错误,这点可以承认。

但是第二个条件显然是不合适的,倘若杀害蒋介石,国民党必会大乱,到时候再想团结力量共同抗日就十分艰难了。

中共批评了张慕陶的想法,本就怀恨在心的张慕陶彻底和中共断交,他随后私会杨虎城,怂恿他不能放虎归山,应该杀害蒋介石。

不过终究是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最为顾及大局,杨虎城也决定放蒋回南京,张学良更是亲自护送,最终遭到囚禁。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杨虎城)


张慕陶仍不死心,他利用张学良的一些心腹,大肆挑拨东北军和蒋介石的矛盾:只有将蒋介石打倒,才能救出张汉卿。

要知道,当是正是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面对着日寇的侵略,我国更应该团结力量,联合抗日,张慕陶却在挑拨矛盾,确实是有些居心叵测。

昔日张学良的心腹孙铭九也在张慕陶的鼓动下发起了内讧,一连带人击毙了几位军长,好在最终事件得以平息。

中共对此十分重视,知道是张慕陶在背后搞的鬼,于是公开批评张慕陶,全国各界也纷纷指责张慕陶,显然,在这个危急关头破坏内部团结,张慕陶被骂实属罪有应得。

1937年,张慕陶回到阎锡山处,依然得到重用,直到周总理前来赴会,这才得知张慕陶竟在阎锡山身边处事,还担任重职,这让周总理大感不妙。

中共也对阎锡山发出警告,迫于压力,阎锡山只得撤除张慕陶的重要职位,这才又避免张慕陶利用职权做出一些分裂党派,分裂国家,不利于抗日战线团结的事情。

张慕陶再次失去职权,他将一切都怪罪到中共身上,于是继续公开反对中共反对蒋介石,心中还存有自己建立政权的幻想。

周恩来去太原参加宴会,看到一人后勃然大怒,你给我滚出去 - 天天要闻

(蒋介石)


1938年二月,张慕陶前往临汾国民大学演讲,学生们见到是张慕陶,一拥而上将其围攻,一直追到他家里,抓了起来。

党中央迫于昔日旧情,以及局势原因,一直没有实施对张慕陶的抓捕。

谁知,张慕陶最后竟然被一群学生给抓了起来,足以见得张慕陶当时的名声有多差了。

张慕陶被捕后,在阎锡山的秘密帮助下成功出狱,他再次打出口号:共产党以及没有希望,国民党早已腐败,我要走第三条路。

期间,国民党蒋鼎文曾邀请他加入国民党,被他严词拒绝,大骂“岂作无耻徒”,蒋鼎文一怒之下将其逮捕,最终在蒋介石的命令之下,张慕陶被枪杀,年仅三十六岁。

一个在三四十年代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最终才三十六岁便被枪击去世,不知是应该为其惋惜,还是应该叹他活该。

结语:

张慕陶曾是前途无量的政治人物,他在顺直省和抗日同盟军的表现,说明他的才干十分出众,可最终仍被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自私带入歧途;

在脱离中共党派后,更是多次歧途破坏国内的抗日战线团结,甚至被当时的学生们骂“奸细”。他拒绝蒋鼎文的招募,可以见得他的确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但是他屡次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行为,更是表明了他只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内心的欲望和野心,终究让这个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走向覆灭。

参考文献:

张军孝.张慕陶的风雨人生[J].今传媒,2021,(第1期).

田润民.陕北“肃反”与张慕陶[J].西部学刊,2014,(第7期).

张军孝.西安事变中的张慕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4,(第C2期).

徐彬如.我所知道的张慕陶[J].党史研究资料,1982,(第6期).

严雯.顺直省委《中国革命目前阶段的十大政纲》[J].档案天地,2021,(第11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 天天要闻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老杜女儿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呼吁民众变革。面对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压,莎拉民调支持率却逆势飙升、断层领先。当杜特尔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宾这场政治豪赌将如何改写? 【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勇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