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2022年09月17日21:28:18 历史 1879

二战期间,在加拿大的一处军工厂里,一位女工一边抽着烟,一边检查眼眼前刚刚组装好的一挺轻机枪。因为大多数男性都被派去了前线,后方劳动力不足,因此女性撑起了各行各业,成为了当时的重要的劳动力。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42年,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后,在美国生活的日裔美国人遭到了排挤。照片中日裔的孩子们,正在火车上,对着镜头挥手,其中一位小男孩,手里还举着美国的国旗。而这趟火车,是通往日裔集中营的,他们将会被送去集中营里暂住。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60年的墨西哥街头,一位男子骑着自行车,车座上堆着厚厚的报纸,在报纸的顶端,还坐着另外一位男子,他正拿着一份报纸,坐在上面认真的阅读。虽然车子骑得很快,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保持平衡,看起来两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82年,曾经参加了抗联的老战友们重聚,一起回到了当年作战的地方,拍下了一张合影。背后的树上,还留着当年他们刻下的字: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意思就是只要他们坚决抗日,子孙后代就不会再任人宰割,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45年,美国水军的士兵们,手里拿着报纸,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报纸上有一条醒目的标题,意思是:日本公开宣称,只要能保留天皇制度,他们可以做出让步。这意味着双方有了谈判的可能,意味着战争即将要结束了。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在海上沉没,一部分乘客坐进了救生艇,在大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流,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着救援的船只到来。他们是幸运的,最终等到了救援的船只,当他们看到远处的船缓缓靠近时,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无比激动的。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8世纪初,德国有人发明出了一种全新的消防头盔,这种全新的消防头盔,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喷水,当消防员在火灾现场遇到险情时,可以将头上的喷水式头盔打开,这样头盔就会360度环绕地喷射出水柱,保证消防员四周的安全。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890年,流行一种名叫蛋糕步的舞步,这是一种步态舞,来源于旧时代的美国南部,在黑人群体中尤为盛行,人们还经常会举办相关的比赛。之所以叫蛋糕舞,是因为在比赛中胜出的选手,可以得到蛋糕奖励。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50年,一位男子喝醉酒倒在了街边,随后他被警察逮捕了。因为醉得不省人事,两位警察只好一左一右,把他架回了警察局。之所以逮捕他,是因为他穿了一身骷髅的衣服,远远望去就是一副躺在地上的白骨。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之后,沙俄军队的士气就降到了最低点。有不少沙俄士兵在战败后,纷纷选择逃离部队。照片中右手边的量为士兵,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逃跑,他们不想在战场上丢掉性命。左手边的士兵则是在拿着枪托追打他们,要求他们立马归队。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43年9月9日,英军和意军在意大利的萨莱诺交火,英军需要从此处登陆,为了保证部队能够顺利是上岸,他们在岸边扔出了大量的烟幕弹,接着挥之不去的浓烟,如同幽灵一般,成功登陆,朝着目的地进发。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42年的旧金山,在一所学校里,孩子们正在吃午饭,其中有不少日裔美国人的子女,他们正在和其他外国小孩开心地用餐。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日军已经做好了偷袭珍珠港的准备。日军的行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44年8月15日,美军大批的运输机,成群结队地朝着法国南部出发,抵达指定地点后,已经准备好空降的美军士兵,背起降落伞,先后从飞机上跳下。在降落伞打开后,空中出现了许多圆点,密密麻麻。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44年6月,在法国一座城市的街道上,一位美军的军官,和一位法国自由战士,正在借助车辆作为掩护,观察敌军的动向。二人正在严阵以待,他们手里的枪已经上膛,只要发现敌人,街道上就会爆发一场激烈的交战。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一群比利时的孩子们,端着碗和饭盒,伸出手,只是为了要一些吃的。一战时期,比利时被德国出兵占领,因为战争,德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经历饥荒。比利时作为占领区,情况自然也不容乐观。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865年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这张照片是特意为万圣节制作的明信片。照片中有一个半透明的幽灵,两位坐在桌子跟前的女士,看到幽灵后被吓了一跳。只不过幽灵并不存在,这张照片只是使用了特殊的拍摄手法。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流感频发季节,一位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躺在婴儿车里,他的胸前贴着一个便签,便签上面写着:预防流感,请不要亲我。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抵抗力都相对较弱,因此不去近距离地接触他们,就是对新生儿最大的保护。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上世纪30年代,一只小猫被送到了一家宠物医院里,两位兽医紧紧抓住它的身体,其中一位还有手指撬开了它的嘴,准备喂它吃抗流感的药物。因为西班牙大流感,人们都陷入了惶恐的情绪里,为了避免动物把流感传染给人,它们也需要按时吃药。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73年,美国爆发了石油危机,石油的价格一路飙升,已经涨到了民众难以承担的范围。街道上的车辆越来越少,在高速公路上,只能偶尔看到几辆来往的车辆。一些年轻人,甚至在高速公路中间,铺上了桌布,办起了野餐聚会,玩得不亦乐乎。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1969年,伦敦的希思罗机场附近,生活着许多大象。因为飞机起飞降落时,都会发出噪音,为了让大象们不会被机场的飞机干扰正常生活。机场专门为大象们制作了一批耳罩。就这样附近的每一头大象,都戴上了这种为它们特质的耳罩,暂时摆脱了噪音的困扰。

20张珍贵的老照片:哪一张让人过目不忘?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延安时期面对困难时,毛泽东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 天天要闻

延安时期面对困难时,毛泽东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有无数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艰难险阻如影随形,一道道难关横亘眼前。但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智慧以及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路过关斩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篇章。正如
华裔高管斗不过印度人的历史,被AI终结了 - 天天要闻

华裔高管斗不过印度人的历史,被AI终结了

剥离非核心资产,押注AI芯片与代工业务……上任14天后,陈立武首次以英特尔CEO的身份于英特尔 Vision 2025活动上公开露面,发表了约30分钟的公开演讲,向外界传递出重振这家老牌芯片巨头的决心。自此,美国四大芯片巨头英伟达、AMD、博通和英特尔的“话事人”都成了华人。华人在硅谷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
满门都是烈士,彭士禄院士家中的奖状,让所有人震撼 - 天天要闻

满门都是烈士,彭士禄院士家中的奖状,让所有人震撼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在彭士禄院士家中,那些挂满墙壁的“奖状”,不单纯是荣誉的象征。它们背后,承载的是家族代代相传的红色基
周励:“志清真善良!” - 天天要闻

周励:“志清真善良!”

夏志清曾经竭力说服固执孤独的张爱玲去印第安纳大学开会并与刘绍铭见面。本文作者与王洞(左)近日相聚纽约时报大厦W牛排馆,水晶吊灯的光晕在九旬高龄王洞披散的银发上跳跃,她感叹道:志清心肠好,他欣赏张爱玲的才华,尽管这颗曾经璀璨的流星,在纽约的黄
新华全媒+丨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普琼 - 天天要闻

新华全媒+丨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普琼

家住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联乡柳村的普琼老人生于1940年,出生时的身份是农奴。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的旧西藏,贫富差距巨大。农奴主过着有肉有酥油的生活;而农奴们连糌粑都不够吃。“我从十五岁开始就给农奴主干最苦最累的活,白天赶着牲口去放牧、种地、搬运土石,夜晚还要去山上捡柴火。穿的是破氆氇,住的是跟牲口挨着的矮...
“清明时节雨纷纷”,流传千年的古话这次不灵了? - 天天要闻

“清明时节雨纷纷”,流传千年的古话这次不灵了?

今天是4月的第一天,和风轻拂,暖阳照窗,春天正在展现她最美好的模样。和昨天相比,杭城的阳光更猛烈,气温也有所上升。本周五就是清明节了,一直以来“清明时节雨纷纷”如同镌刻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天气密码,成为清明时节的经典印象。然而今年,杭城的清明一反常态,不再细雨绵绵,还会开启一路向晴、一路向暖的奇妙之旅。...
河南襄城枯井现大量遗骸,当地称尚不明确是否为英烈!正鉴定 - 天天要闻

河南襄城枯井现大量遗骸,当地称尚不明确是否为英烈!正鉴定

“河南一枯井发现近百名烈士遗骸”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南都记者注意到,相关信息最早由微博账号“英魂回家”发布,该微博认证为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英魂回家项目所属。4月1日,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余浩回应南都记者称,相关报道所称发现“烈士遗骸”的表述是不确切的,“烈士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