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建国同期,华人在海外建立了一个超前的共和制国家,面积比两个日本还大,相当于20个台湾……
华人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
抉择:是继续做教书匠,还是去南洋闯荡?
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梅县有一个叫做罗芳伯的秀才,因为屡试不第,且当地生活贫困,他在做艰难的抉择:
是继续做一个没什么出息的教书匠,还是像很多同乡一样,去南洋闯荡出一番天地?
最终,35岁的他决定拼一次!
罗芳伯
对于一个文武兼备、胸怀志向的人来说,私塾先生不能满足他的梦想。
1772年的某天,他与同乡偷渡来到了今天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部,一个叫坤甸的地方,加入到当地华人谋生的队伍。
图片来自网络
他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教书,但这只是暂时立足的手段。
为争夺资源(金矿等)、保护自己(对付海盗、土匪和竞争对手等),华人在当地成立了不少有贸易功能,又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同乡会,报团取暖。
图片来自网络
1776年,罗芳伯与陈兰伯成立了自己的同乡会:“兰芳公司”。
因为罗芳伯文武兼备、才能卓著,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兰芳公司势力不断壮大,击败了不少其它同乡会,将华人统为一体。
他的军队也发展到数万人!
没错,是正规军,拥有完善的训练系统和武器装备。
兰芳公司资料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兰芳公司的壮大,当地土著人纷纷前来投奔。
在帮助坤甸土王击败强大的邻敌后,坤甸土王想让位于他,被罗芳伯拒绝。
他只同意做个实际的管理者,不想替代土著人对本区域的统治。
1777年“兰芳大总制”共和国正式成立。
罗芳伯 图片来自网络
在他管辖下的110万民众一致拥戴他为元首,元首称为“大唐总长”或是“大唐客长”,意思是华人作客海外的首长,而当地土著居民则称其为“坤甸王”。
共和国首领的传承不是家族世袭制,而是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而政制则分为司法、军事、财政、经济、教育5部分
——在那个年代,这是很先进的政治体制。
兰芳共和国国旗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方面,共和国举办汉文学校,聘请儒士执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点,而司法方面,则以天地会纲领为基础。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兰芳公司在与天地会进行了长期的军事斗争之后,吞并了天地会,继而天地会相对系统完整的纲领被兰芳吸收,修订为国家法规。
图片来自网络
共和国还规定以各式汉服为国家节日礼服,士兵则穿的是清朝绿营兵的服饰。
图片来自网络
在国势最高峰时,兰芳共和国的势力范围占有整个婆罗洲。
在当地,罗芳伯的最大敌人,是荷兰殖民者势力——荷印东印度公司。
与他们相比,罗芳伯的实力就差多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对抗荷兰人,罗芳伯想到依附清廷,于是,他们来到北京拜会乾隆,想要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遗憾的是,乾隆对于来到中国的罗芳伯等人很不重视,且在两广总督据实相报以后,乾隆直接以“天朝弃民”海盗匪巢为由打发了罗芳伯等人。
霍建华版 乾隆
虽说当时罗芳伯回到兰芳之后,谎称自己为清王朝藩国,暂时保全了自己,但最终该国还是在清朝灭亡后,被荷兰侵占,导致亡国。
从1776 到1888年,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共立国110余年。
因为对当地发展的贡献,如今,在东万律有纪念罗芳伯的芳伯公学,坤甸有罗芳伯纪念厅和墓园,其家乡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梅北中学内也建有罗芳伯纪念堂等。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