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贵州省革委会主任,迫害了很多干部,1971年被撤职

2022年08月27日23:03:31 历史 1458

1966年至1976年,在十年特殊时期,很多地方的造反派不断冲击地方权力机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举例来说,1967年1月,在王洪文等造反派的策划下,上海发生了“一月风暴”,上海市委被夺权,不久后,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简称上海革委会)正式成立。

随着上海市革委会成立,各地都陆续成立了革委会,其中贵州是当时较早成立革委会的省份。贵州之所以较早成立革委会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时任贵州省军区副政委的李再含主动“夺权”,同时,李再含也是军队干部执掌革委会大权的第一人。那么,李再含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的结局又怎么样呢?

他曾担任贵州省革委会主任,迫害了很多干部,1971年被撤职 - 天天要闻

李再含出生于191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再含开始参加革命,他先是进入陕北公学学习了一段时间,毕业后长期活跃在太行军区,主要从事宣传与组织工作,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李再含跟随第二野战军挺进西南,为解放西南做了一定的工作,也见证了西南地区的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李再含留在西南工作,担任了云南军区干部教导团政委等职务,1962年,李再含被调到贵州,担任了贵州省军区副政委,也是在此任上,李再含经历了十年特殊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李再含非常积极,他是军队中较早介入那场运动中的干部。

他曾担任贵州省革委会主任,迫害了很多干部,1971年被撤职 - 天天要闻

当时贵州也出现了很多“造反派”,他们不断武斗,把地方形势搞得乌烟瘴气,在这种背景下,贵州省委的干部不敢轻易表态,否则有可能得罪另一派群众组织,不过,李再含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是军队干部,基本不会受到造反派冲击,可以说自带保护。这也使得李再含在那段时期极其活跃,他不断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发送电报,报告贵州的情况,批判贵州省委。因为这个原因,李再含迅速脱颖而出,得到了重用。

他曾担任贵州省革委会主任,迫害了很多干部,1971年被撤职 - 天天要闻

1967年2月,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贵州省革委会成立后,取代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成为贵州省的最高行政单位,表现突出的李再含也被任命为贵州省革委会主任,成为主持贵州地方工作的“一把手”。

李再含通过“夺权”上台,他自然也缺乏应有的领导能力,闹了不少笑话。举例来说,那段时期,有个口号喊得是“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但是贵州不同,贵州在喊这句口号的时候后面还有一句话:“李再含比较健康”。

他曾担任贵州省革委会主任,迫害了很多干部,1971年被撤职 - 天天要闻

另外,随着身居高位,李再含也犯了很多错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政贵州期间,他参与迫害了很多优秀的革命干部。举例来说,1968年2月,经过李再含审批后,原先贵州省委的六位领导以及贵阳市的一些领导干部被认定为“叛徒”、“特嫌”,另外,还有38名厅局级和101名处级干部都受到了关押以及批斗。这些人中,有的甚至是土地革命时期就参加工作的优秀干部,在李再含的指示下,他们却受到了无情的迫害,直到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才平冤昭雪。

他曾担任贵州省革委会主任,迫害了很多干部,1971年被撤职 - 天天要闻

李再含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上级的关注,1971年,李再含被撤销了一切职务,此后他远离了政治舞台,晚年主要生活在大连,于1975年因病去世,终年56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