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苏州女孩儿身穿和服被当地警察以“寻衅滋事”为由带走一事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故史君大体看了下,力挺女孩儿的人不在少数,当然了,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而且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苏州女孩儿穿和服似乎也并无过错,而那些力挺苏州女孩儿的人,他们的理由无非就是日本和服是日本文化,要与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分开云云。
不过,故史君想说的是,和服真的能跟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撇清关系吗?如果能的话,为何大众对和服如此敏感,却对日本其他产品并无如此强烈地抵制情绪?我想这其中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说道说道的,也值得大家去思考一下。
这里故史君可以简述一下自己的观点,自古以来,“衣服”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古人用“衣冠南渡”来形容江山的凋零,对“剃发易服”政策的坚决反对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所以,“衣服”有时候并不仅仅是用来遮身挡羞的物件,它还是国家文化的一个符号,一种代表,更是国民大众对国家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当然了,和服也具有这种作用,只不过,它所代表的是日本文化。而汽车还有其他电子产品毕竟是现代科技下的产物,它们并不具备“代表文化”这样的功能,所以,国人对日本产品没有这么强烈的抵触,也都是能理解的。
当然了,如果不是在特殊时间特殊场合,或许我们的确不应该对穿和服这种行为有如此大的反应,至于这件事故史君也仅仅谈到这里,毕竟警察也已经出面将和服还给女孩儿了,也算是官方给大众的一个交代吧。
那么,今天故史君想要跟大家聊的是70多年前号称“山西土皇帝”的阎锡山私放日本高级战犯一事,因为跟“苏州和服”事件比起来,阎锡山的所作所为才更加无耻,更令国民痛恨,也更应该让大家铭记历史,不忘教训。
这件事发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驻守在山西的日军最高军事指挥官是日本华北派遣军第一军的中将司令官澄田睐四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广播,正式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同时也下令驻扎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各部向附近的中国军队投降。
裕仁广播结束后,中国战场上的各地日军部队开始向当地的国民党军队投降,当时驻扎在山西境内的日军第一军尚有6万余人,本来蒋介石是电令阎锡山要及早解除这6万人的武装,并将澄田睐四郎定为战犯,要求阎锡山尽快将其送到南京受审的。
可是,阎锡山却不想这么做,因为他想要将这支部队据为己有,然后帮着自己围剿山西境内的八路军,至于澄田睐四郎,阎锡山也希望能将他留在身边充当自己的高级军事顾问,一来可以更好的控制这支日本部队,二来也为对付八路军出谋划策,毕竟澄田睐四郎和这支日军部队有很丰富的与八路军作战的经验。
阎锡山的小算盘自然逃不过蒋介石的眼睛,因为“对付八路军”也是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将要实施的军事计划,所以转念一想,蒋介石也算是默认了阎锡山留下日军部队的行为,但对于留下澄田睐四郎,蒋介石一开始不敢答应,毕竟这个人和他的部队在山西做了太多的恶事,如果不审判他,怕是会引来国民的不满,抗日战争才刚刚结束,需要稳定和拉拢民心,蒋介石不敢冒这个险。
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电令阎锡山将澄田睐四郎送到南京受审,可是山西是阎锡山说了算,而且从中原大战时起,阎锡山就跟蒋介石不和,身为地方土皇帝,阎锡山不听蒋介石太正常了,对此,蒋介石也无可奈何。
因此,对于“澄田睐四郎的去留问题”一时间便陷入了僵局。
不过,陷入僵局对蒋介石来说也并非坏事,如果澄田睐四郎迟迟得不到中国人民的审判,蒋介石完全可以将责任推给阎锡山,至于这个人最终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判罚,蒋介石可不在乎,他现在最在乎的是如何对付八路军。
而对于阎锡山来说,蒋介石模棱两可的态度也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想办法如何留下澄田睐四郎而不引起国人的注意。
事实上,当时蒋介石和阎锡山在留下日军和澄田睐四郎这件事上配合得非常默契,蒋介石负责跟八路军谈判,阎锡山负责在山西跟八路军制造摩擦,然后用“边谈边打”的方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想打但不大打,想谈也不好好谈”,如此的扯皮谈判自然引来了国人的不满,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和平游行活动,而这种情况也是阎锡山最想看到的。
内战随时爆发的乌云成功的转移了国民的注意力,阎锡山则可以放心的将战犯澄田睐四郎请到自己的司令部,成为自己用来对付八路军的得力助手。
说来也真的是可笑又讽刺,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战犯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阎锡山的座上宾,本应该被关进监狱接受中国人民审判的战犯如今却大摇大摆的住进了大宅子里,其奢华程度不亚于抗战时期,若说澄田睐四郎是十恶不赦的罪犯的话,那么阎锡山就是包容战犯的罪魁祸首,其行为同样是在犯罪!
当然了,除了澄田睐四郎之外,日军第一军的其他主要将官也都统统被阎锡山收入麾下,像日军第一军参谋长山冈道武,参谋岩田清一等,这些人后来都在为阎锡山如何对付八路军出谋划策,而他们所领导的日军部队也摇身一变成为晋军的一部分并在不久之后出现在解放战场上,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昔日在中国土地上为非作歹的日本部队在战败后竟然又加入了国民党的部队继续无恶不作,故史君想了又想,能如此“大度”的容忍这件事的发生除了当年的国民党当局,恐怕再没有其他政党、政权敢如此的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吧!
图丨澄田睐四郎
那么,日本战败后,这些残留在中国土地上的日本鬼子为什么想要留在这里而不是返回日本与家人团聚呢?
说起来,还是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荼毒太深,当裕仁宣布投降后,第一军参谋长山冈道武就第一时间找到了阎锡山商谈投降事宜,当然了,山冈道武只不过是打着“投降”的幌子来找阎锡山合作的。
当时以岗村宁次、澄田睐四郎等为首的在华日军高级将领野心不死,他们企图将大批装备精良的日军以协助国民党部队对付八路军的名义留在中国,为日后大日本帝国的复兴做准备,这就是日军的“残留”计划。
说白了,就是他们对侵略中国的野心并没有随着日本的投降而破灭,甚至更甚。而阎锡山也希望能够留下这支部队来帮助他对付共产党,所以与山冈道武见面后,阎锡山就迫不及待地对山冈道武说:
日军虽然战败了,但素质优秀,希望能留下一部分日军负责保安工作。
不得不说,日本人对阎锡山,对国民党,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有一个很深入的了解,阎锡山的话正中山冈道武的下怀,这也是澄田睐四郎让山冈道武前来与阎锡山一会的目的。
阎锡山如此迫不及待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这也相当于给澄田睐四郎、山冈道武等日本战犯一个留在中国且避免被审判的理由。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合作”就算是成了。
拒不完全统计,澄田睐四郎留下后,他帮助阎锡山召回了一万多日军,而这支日军部队在后来也的确为阎锡山出了大力,当然了,面对气势如虹的解放军,这支日军部队也只能是螳臂当车,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关于这支部队是如何组建,又是如何覆灭的,以后故史君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这里表过不提。
总而言之,澄田睐四郎等人还是如愿地留了下来,而为了隐瞒这些战犯的身份,堵住国人的嘴,阎锡山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名字叫“第一军服务部”,对外,阎锡山称这是一个用来与第一军接洽、商谈和接收战犯的部门,但实际上却是为澄田睐四郎等洗白的机构,后来这个部门根据南京方面的指示改称为“太原日本联络班”,行政上只接受南京总部的指挥。
机构改名后,也意味着这个机构已经成为南京当局下属的一个正式部门,而这也代表着,阎锡山为澄田睐四郎洗白的罪恶机构成功的披上了国民政府合法的外衣。
据当时在该机构里负责相关工作的一个名叫高田博的日本人回忆,阎锡山及国民党当局利用这个联络班释放了很多重要的战犯。
联络班洗白后,想要平息民怨,阎锡山又做了另外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将一名警察出身的名叫柿本善治的日本人逮捕并在太原市游街示众后押赴刑场处决。
这个柿本善治冤不冤?其实他死得并不冤,毕竟他也曾在中国的土地上为非作歹,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并不是因为自己曾犯过的罪行而伏法,而是替他人受死,替那些被阎锡山保下来的澄田睐四郎等人受死,从这方面来说,他死的又有些冤。
柿本善治被处死以后,为了保险起见,阎锡山做了第二件事,那就是将在山西代县担任陆军中队长的白岩定夫也给处死了,白岩定夫在华期间罪行累累,当地百姓无不对他恨之入骨,甚至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白鬼”,由此可见此人当年有多么的残忍血腥。
白岩定夫被处死后,山西的老百姓这才对阎锡山有了那么一些好感,当然了,这都是阎锡山作秀给天真单纯的老百姓们看的。
在做了这两件事后,澄田睐四郎等人就可以在阎锡山的身边高枕无忧了,因为再没有人会对阎锡山起疑心,也再不会有人将矛头对准澄田睐四郎了。
虽然一开始,南京方面还曾要求澄田睐四郎到南京受审,但在阎锡山的帮助下,澄田睐四郎以患病为由拒绝去南京,而南京方面为了作秀也曾派审讯人员到山西面审澄田睐四郎。
据澄田睐四郎身边的人回忆,当南京方面派人前来的消息传到太原后,太原方面很快就作出了准备,他们将澄田睐四郎转移到了一间破旧的房子里,造成“软禁”的样子,因为澄田睐四郎平日居住的地方太奢华了,什么进口地毯、沙发、装饰品一应俱全,这哪里像是个战犯应该住的地方?
当然了,南京来的审讯人员也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公费旅游”一下罢了,所谓的审讯澄田睐四郎也不过是做做样子。
总而言之,澄田睐四郎在日本战败后,在阎锡山的庇护下又过了近三年的好日子,直到1948年底,随着阎锡山在山西的一败涂地,负责为澄田睐四郎洗脱罪名的山冈道武提前逃回了日本,不过在临走前,他将帮助澄田睐四郎逃跑的任务交给了副手岩田清一和前面提到的高田博。
本来这时候澄田睐四郎也完全可以与山冈道武一起逃回日本的,但面对国民党部队的一败涂地,澄田睐四郎并没有放弃“残留”计划,他依旧幻想着能够打败解放军,然后恢复大日本帝国在中国的统治。
所以,他在阎锡山兵败晋中后欣然接受了阎锡山的请求,担任在晋日军部队的最高司令官,这实际上也是让澄田睐四郎时隔三年后再次重新掌管昔日的部下。
澄田睐四郎接受阎锡山的任命后,在太原公然设立了司令部,为了打败解放军,他在办公室悬挂了这些年来日军和晋军搜集的关于解放军的所有信息和资料,澄田睐四郎也是和参谋们彻夜研究对付解放军的办法。
不过,在解放军面前,这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罢了,11月,日军在晋主力部队——第十总队在东山阵地遭到解放军的猛烈进攻而几乎全军覆没。
第十总队的惨败也宣告了在华日军的彻底覆亡,更预示着澄田睐四郎等日军高级将领的“残留”计划彻底失败。
这一次,澄田睐四郎也彻底死了心,他开始计划逃离中国返回日本。
也不得不说,澄田睐四郎选择这个时期逃走也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因为这时候太原城已经快被解放军包围了,太原对于解放军来说,已经是囊中之物,所以不仅是澄田睐四郎,就是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都不得不早做打算逃出山西。
所以,澄田睐四郎选择此时逃走是根本不会有多少阻力的,毕竟国民党的官员们这时候都在为逃跑做准备,谁还会关心一个日本人?
于是,在太原解放的前夕,澄田睐四郎等人乘坐飞机先逃亡上海,然后在上海和随后逃出太原的阎锡山会面,在阎锡山的帮助下,他们乘坐美国善后救济总署的专机飞回日本。
就这样,侵略山西的罪魁祸首澄田睐四郎成功地逃脱了中国人民对他的审判,而他的逃走就是阎锡山一手促成的。
或许阎锡山也担心澄田睐四郎如果受到中国人民的审判会把他们之间的媾和吐露出来,所以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帮助澄田睐四郎逃回日本吧!
不管怎么说,阎锡山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此丧尽天良的包庇日本战犯,他注定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只可惜澄田睐四郎犯下那么多滔天的罪行,最后竟然也得了个善终,1979年才死,可恨,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