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0年,一位不满18岁的少年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家乡,大步跨进了红军的队伍,从此开始了他五十多年的军旅生涯。
之后的战斗中,少年负伤9次,从一个懵懂的大铁匠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战员,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不小的功勋。
这位少年就是开国中将梁兴初。
虎将被骂“鼠将”
在红军时期,梁兴初打仗勇猛,立下无数功勋,但“虎将”这一赞誉却是在抗战期间叫起来的。
那是1941年,侵华日军改变战略,从前线抽调兵力回师华北,疯狂“扫荡”我抗日根据地,抗战进入了最艰难的时候。
可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背信弃义,竟然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新四军。为支援新四军,115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派教导五旅南下,挺进苏北。
当时,教导五旅旅长就是梁兴初,收到命令后,他立刻出发,率领部队从郯城县高庄出发,横跨陇海铁路,进入淮海抗日根据地。部队刚驻扎下来,还未坐热,国民党顽固派就已经等不及了,在皖南制造了茂林事变。
新四军部队遭遇突袭,损失近万人,中共中央军委立即发布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重新整顿部队。
就这样,教导五旅被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梁兴初仍为旅长。
建旅之初,华东局对其非常重视,因为独立旅是作为新四军的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机动作战而存在的。所以,为了加强充实独立旅的实力,华东局还将淮海大队交由梁兴初指挥,可见对他的重用。
而梁兴初也不负众望,从当年3月到5月,共歼敌千余人,给当地顽敌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但就在梁兴初训练部队、扩充兵力的时候,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正酝酿着一个惊天阴谋。经过数月准备,他组成了三个师和一个独立支队,另外还有保安分队,共两万三千余人,伺机向我根据地中心区域进犯。
这年9月,韩德勤趁着新四军集中精力对付日军之际,竟派出第三纵队千余人侵占了苏北泗阳县的陈道口。
陈道口是大运河上的一个小镇,是苏北的重要通商口岸,对新四军的生存十分重要。于是,经过商议,军长陈毅决定夺回陈道口,他首选将领便是梁兴初。为了给梁兴初加把力,陈毅还又为他集合了两个团的兵力。
这是梁兴初第一次指挥这么多部队,因此他暗下决心,坚决打好这一仗。
为此,梁兴初进行了详细部署,令独立旅的一、二团和三师七旅十九团担任助攻任务,二十九团作为预备队,独立旅三团负责阻援。
战斗从20日下午打响到21日晚结束,整整进行了一天一夜,在梁兴初的指挥下,各团配合默契,终于将敌人全部歼灭,夺回了陈道口。
整场战斗无比精彩,所有参战部队都受到了新四军军部的通令嘉奖,在干部会议上,梁兴初受到了来自陈毅的亲口赞扬:“虎将啊!虎将!”
从此,梁兴初“虎将”的名声就在部队中传开了。
当然,在梁兴初的军旅生涯中,不仅仅只有陈道口这一场战役,1948年的黑山阻击战,也是他一生难以忘怀的战役。
1948年10月,梁兴初接到东北野战军总部的命令,要他率领东野十纵前往黑山、大虎山阻击国民党廖耀湘的5个军。任务艰巨,梁兴初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出发。
部队刚一到达,廖耀湘就对黑山正面发起了攻击。仗着自己武器装备精良,廖耀湘几乎是认定了一定会拿下黑山,且自信地认为一天就能搞定。
但他低估了解放军的实力,也低估了梁兴初的决心,整整一天的激战,廖耀湘也仅仅拿下了一个警戒阵地。
晚上,梁兴初紧急召开会议,下达命令:“一定要守住黑山3天,就算是横尸遍野也决不能退让一步!”
凌晨,廖耀湘又开始进攻,炸弹、炮弹、飞机、重炮倾泻而出,一时间地动山摇、硝烟蔽日。面对敌人连续四次的集团式攻击,石头山、92、101高地相继失守,解放军损失惨重。
但梁兴初并没有气馁,他抓住敌人调整的空档下令集中炮火攻击,辅助预备队八十二团一、三营发起攻击,终于收复了三个高地。
战斗至此,廖耀湘终于反应过来解放军并不好惹,于是他开始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在他的命令下,有“国军之花”的新六军一六九师对三个高地又发起了三次攻击,但都被八十二团打了回去。
但就在八十二团集中精力迎接正面之敌时,敌军的一个连不知何时已经从侧面爬上了石头山。我方战士连忙展开白刃战,却没想到,敌人竟然对石头山实施炮火覆盖,导致双方全部伤亡,如此卑劣的手段实在令人愤怒。
紧接着,敌人又向92高地发起了攻击,八十二团五连的战士们奋勇迎战,没有一人撤退,最终只剩下10名战士,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之后101高地也再次失守,黑山防线濒临崩溃。
此时天已经大黑,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敌我双方都极度疲乏。梁兴初趁此机会再次出兵,分四路直扑101高地,直至收复。
梁兴初率部在黑山整整坚持了三天,直到前方传来喜讯,他们的任务才结束。回头再看黑山,已经横尸遍野,连山头都被削去了2米。
此战之后,梁兴初的名声更大了,他备受中央领导的夸赞。但梁兴初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备受赞誉的“虎将”,有一天会被人骂“鼠将”。
立志不当“马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梁兴初奉命率三十八军入朝作战。
由于没有制空权,导致中国人民解放军非常被动,因此第一次战役开始之前,全军上下都悬着一颗心。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麦克阿瑟十分狂妄,命令“联合国军”毫无顾忌地向北推进。伪六师、伪八师、伪一师占领了熙川、宁远地区;英、美的一个旅和一个师由新安州地区分别向定州、秦川方向前进。
由此,毛主席电令志愿军总部,先歼灭前进的伪军,然后再攻打美军。于是,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伪一师和伪六师先头掉进了我四十八军的口袋阵中。之后不到两个小时,南朝鲜几百人的部队就被全部消灭。
然而,狂妄的麦克阿瑟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继续向鸭绿江推进。
彭德怀就此抓住战机,命令38军迅速向军隅里、熙川方向穿插,断敌后路,命三十九军、四十军正面发起攻击。
11月5日,第一次战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大获全胜而结束。11月13日,志愿军司令部在大榆洞召开总结会议,各军长纷纷前往,梁兴初自然也要参加。
然而到了大会现场,梁兴初却感受到了一丝紧张的气氛,因为彭德怀总司令与其他几个军长、政委都一一握手,却对他的敬礼视而不见,不仅没有与他握手,还绕过他去,虎着脸坐在了会议桌的主席位置上。
由此,梁兴初不禁觉得有些忐忑,他想起了前几天自己熙川奔袭未能完成任务,但又一想飞虎山守备打得还算不错,又稍觉宽慰。
可当会议开始后,情况远没有他想得那样乐观,彭老总全面总结后,就对各部队进行了表扬,但紧接着说:“可是有的部队,出现问题不是由于没有作战经验,而是拖拖拉拉,执行命令不坚决。”
说完,彭老总就厉声喝道:“三十八军梁兴初来了没有?”
梁兴初起身立正回道:“到。”
“梁兴初,你胆大包天!人们都说你是一员虎将,我却看你是鼠将!老鼠的鼠!告诉你们熙川只有一个营的敌人,你们说有什么黑人团,导致延误了战机,放跑了敌人,按律当斩!”
彭老总怒目圆睁,梁兴初感到面上一阵难看。
原来,收到命令的当晚,梁兴初就与几位军领导研究,决定让一一二师迂回到熙川以东,切断敌人退路,然而由一一三师担任主攻,一一四师作为预备队。
然而一一二师在接到军部命令后,却迟迟犹豫不决,不肯前进,原因是“志司”的通报说熙川只有伪军的一个营,但前几天他们与朝鲜人民军的一个师部相遇,对方说熙川有美军千余人,而且全部是黑人。
由于情报出入太大,所以一一二师就向上级进行了汇报,梁兴初认为在尚未弄清敌情前,宁可将其当作美军的一个“黑人团”来打。为了打好这一仗,梁兴初又重新进行了部署,一来二去便耽误了不少时间。
可等三十八军完成部署发起总攻后,却发现熙川已是一座空城,经对俘虏的审问才知,根本没有什么黑人团,完全是空穴来风。
虽然三十八军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但也延误了战机,所以彭德怀才如此生气。
梁兴初自从参军起,奋战二十多年,还从未受过如此严厉的批评,还是在这样的高级别会议上。于是他一时无法接受,竟顶了一句嘴:“不要骂娘嘛!”
一听这话,彭德怀就更生气了:“你打得不好,我彭德怀就要骂你梁兴初的娘!我要是打得不好,你梁兴初也可以骂我的娘!”
彭德怀实在气急,紧接着又说出一句话:“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此话一出,全场的人震惊了,或许是意识到有些失言,彭德怀也不再说下去。
会议结束后,人们都陆续离开了,梁兴初依旧坐在原处一动不动,盯着墙上的地图直发愣。志愿军作战处长丁甘如特地折回来叫梁兴初吃饭,梁兴初气呼呼地表示吃不下。
见状,丁甘如笑道:“刚才彭总来找我,让我跟你说,他刚才批你批得重了些,让你不要泄气,下一仗要打好。”
听到这话,梁兴初忽然站了起来,斗志昂扬:“泄气?我三十八军从来不知道泄气,我不是马谡,下一仗要是打不好,我就不是梁兴初!”
说完,梁兴初就气呼呼地走了,连饭都没吃就赶回了驻地。
“彭老总不会骂我”
从这以后,梁兴初及三十八军全体官兵都憋着一口气,他们盼望着打一场硬仗,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很快,他们就迎来了一次机会。
第二次战役开始前夕,经“志司”研究,美军对志愿军的实力仍然不屑一顾,麦克阿瑟甚至放出了“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狂言,因此“志司”判定美军一定会北进,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所以“志司”决定“诱敌深入”,再一举歼灭。
在这场计划中,“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不成功,就很可能打草惊蛇,导致功亏一篑。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经过深思熟虑,彭老总竟然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惯于打攻坚战的三十八军。
对三十八军来说,撤退简直比进攻还要难,但既然是彭老总的决定,梁兴初也痛快地接受了任务。当晚,梁兴初就对诱敌北进做了精心部署。
按照计划,三三五团将要撤出飞虎峰,为了让敌人相信,三三五团在防守飞虎山非常重要的一处无名高地上开始修建工事。敌人果然上钩,疯狂进攻,但冲到离山顶不足20米的时候,就会被我军逼退。
两次连攻无效后,敌人干脆喊来了飞机支援,可当飞机到达时,却发现三三五团已经撤出了高地。敌人以为志愿军是被吓跑的,信心倍增,继续进攻。
两天后,敌人又对“九九八”高地发起进攻。这个高地对敌我都是必争之地,所以不能轻易放弃,否则会引起敌人疑心。
于是,在假装丢失高地后,梁兴初又命部队佯装夺取,直到守了两三天才撤离。最厉害的是,为了让敌人深信不疑,三三五团在撤离时故意丢下一些破烂枪支和器材,让敌人以为志愿军是一位打不过才仓皇逃走的。
猖狂的麦克阿瑟丝毫没有怀疑,对志愿军紧追不舍,终于钻进了我军预定的战场。紧接着,“志司”对各军发送电报,分配任务,梁兴初一拍胸脯:“打德川我们包了!”
这一次,三十八军已经攒足了经验和力气,战斗一开始,全军上下就热血沸腾。按照任务,三十八军需要3天之内拿下德川,但没想到,三十八军竟然只用了5个小时就全歼敌人。
之后三十八军一鼓作气,攻占了德川以西的噶日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敌人,打通了向军隅里进军的必经之路。
最后,三十八军又承担了一个对战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任务,那就是奔袭三所里,切断美第9军南撤通路。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三十八军113师连续14个小时奔袭145里,用两条腿与全机械化美军进行竞赛。结果是,113师不负众望,按照计划赶到了三所里,并成功攻占。
与此同时,三三五团为追击南逃之敌赶到了松骨峰一带,三连以百人之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激战,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可以说,第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整体的表现都非常出彩,这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三十八军首战失利的印象。
战斗结束后,三十八军打扫战场,捕捉打散的敌兵,收集漫山遍野的战利品。美军的武器炮弹、汽车、食品等物资琳琅满目。
一一二师师长杨大易缴获了不少汽车,他打电话给梁兴初说:“军长,我挑了四部崭新的吉普车,送给军首长每人一辆,什么时候给你开去?”
梁兴初没有要汽车,但他却询问杨大易:“有小手枪吗?”杨大易不解其意,梁兴初说:“不是给我,而是给彭总和‘志司’首长收集点儿,还有望远镜、照相机那些。”
虽然只是一个很寻常的举动,但可见梁兴初并没有因遭受彭老总的批评而怀恨在心。
就在这时,军政委刘西元挥动着电报冲了过来,笑嘻嘻地表示“老梁,‘志司’来嘉奖令了,上海还有三十八军万岁呢!”
梁兴初连忙接过一看,上面写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称一个建制军万岁,在我军历史上还是首次,这足以说明彭老总对三十八军以及梁兴初的赞扬之情,梁兴初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关于梁兴初首战失利遭彭德怀臭骂是否会怨恨一疑问,其实很好解答: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正由于彭德怀的严厉批评,三十八军才能够吸取教训,越挫越勇。况且,彭德怀赏罚分明,“三十八军万岁”这一口号就是他对梁兴初能力的肯定。
多年以后,梁兴初在海南军区做司令,彭德怀到海南检查工作,儿子梁晓源好奇地问父亲:“彭德怀会骂你吗?”梁兴初肯定地说:“彭老总不会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