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2022年08月17日18:14:07 历史 1750

前言

1955年的一天,贺龙元帅到青岛第四海军学校视察,陪同的有学校领导、苏联教官,还有军事顾问,足以看出对贺龙的重视。

贺龙挺高兴,尤其是看到新中国的海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脸上的笑压根停不下来。

到了中午,一伙人簇拥着贺龙去吃饭,一进食堂,贺龙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食堂里空荡荡的,只有陪同的人规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贺龙入座。

贺龙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转头朝窗外一看,顿时来了火气,学员们围成一圈蹲在地上吃饭。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原来,为了迎接贺龙的到来,学校专门将餐厅清空了。说起来,这还是苏联顾问的主意,因为在苏联,元帅和士兵是不能在一起吃饭的。

贺龙才不管那么多,他端起碗径直走向餐厅外面,来到学员中间,蹲下和他们一起吃饭。

留在餐厅里的学校领导和苏联顾问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这时,有人悄悄来到贺龙身边,劝他回餐厅吃饭,贺龙斩钉截铁,

“我不回去!我就是看不惯他们那一套,学习是相互的,他们好的我们学,我们好的,也请他们学一下,今天,我就让他们看看我军的光荣传统!”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与战士们“共苦”

贺龙曾经说过,“要用兵,就要会爱兵”,因此,他的部队向来是最“上下一致”的。

1928年,贺龙脱下皮鞋穿上草鞋,回到湖南老家,拉起义旗组建了一支3000多人的队伍。

在那个年代,但凡敢参加革命的基本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好汉,就比如贺龙的这支队伍,同年9月进入山林后,再见就只剩91人了。

更困难的是,后方已经全部被敌人控制,人员没法得到补充,战士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

而且,部队中没有盐。众所周知,盐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物质,如果长时间吃不到盐,人的神经反应会变慢,心脏功能也会变弱,甚至可能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有一次,炊事员想办法弄到了手指尖大的盐。当时正值冬天,贺龙和战士们一样,穿着破烂的草鞋和单衣,被冻得瑟瑟发抖,若是能够吃到点盐,那该有多幸福啊。

想到这,炊事员专门为贺龙炒了盘辣椒,并把盐全部放了进去。做好后,他把盘子端给贺龙,贺龙只尝了一口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吃过盐,即便只加了一点点,味道就便会特别明显。贺龙都不需要尝第二口,他就断定,辣椒中加了盐。

他把炊事员叫了过来,让他把辣椒倒进大锅饭里,大家一起吃。炊事员不太愿意,他担心贺龙的身体,希望他能健康。

贺龙笑了笑,接受了他的好意,但坚持不独享那盘辣椒,“我们官兵一样,有盐同享。”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同样困难的还有长征时期,当时,朱德为了帮助红二方面军,直接命红四方面军的直属部队将牦牛等物资留给了红二方面军,还特意嘱咐,“牦牛的皮、肠子之类的千万不要丢,这些东西到了后面都是能吃的。”

可是,红二方面军筹集到的粮食仅够维持七八天,而根据其他方面军介绍,走出草地至少需要二十天。

贺龙把能够想到的都一一办好,没想到,部队还是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危机。

宿营地能够筹粮的地方,都已经被前面的部队筹走了,而且前面部队落下队伍的伤员,也大都被红二方面军接收,人越来越多,粮食却越来越少。

对此,贺龙专门下达了命令,“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丢掉伤员,活着的人有一口气,就要带着伤员一起走!”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为了能够让所有的战士都活下去,贺龙想了个办法,他组织了一个试吃组,尝试各种野草,把不容易中毒的野草挑出来吃。

那时候,他的胡须已经和野草差不多长了,整张脸埋在茂密的胡子中,让人看不清楚表情,只能隐隐地通过皱起的眉头,知道他心情不好。

他从来都是把战士当自己的孩子,如今遇到这样的情况,贺龙深感无力。

有一次,他在路边看到一个倒下的战士,贺龙二话不说,将战士扶到自己的马上,并交代警卫员,“想办法把他送到军医院去,不允许他半路死掉,你让军医院打个收条给我拿回来。”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贺龙的一言一行,战士们是看得到的,贺龙担忧每个战士的死活,战士们也不想连累贺龙和队伍,因此,很多战士在坚持不住的时候,会把草盖在自己脸上,伪装自己已经牺牲了,不再麻烦队伍继续救治。

很快,贺龙便得知了这个情况,他再次下达命令:收容队必须扒开每个人脸上的草,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必须带走。

然而,粮食问题并没有解决,深思熟虑后,贺龙决定把自己最爱的那匹马杀掉。

警卫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哭了,贺龙也很难受,可他还是打起精神,“人对马亲,马对人也亲,我们爱马,马也爱我们,可是,战士和马不可兼得。”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官兵一致

1943年,一个名叫边信忠的18岁小战士,给贺龙当了警卫员。

当时的贺龙是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司令员,据边信忠回忆,贺龙吃东西从来都跟战士们一样,有粗粮就吃粗粮,没粗粮就挖野菜。

他见贺龙指挥战斗经常忙到深夜,大晚上还经常跑出去侦察敌情,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于是,边信忠向贺龙建议,希望他能改善一下生活。

贺龙只是笑笑,

“有的吃已经算不错了,现在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国民党早就断了八路军的给养,我们这还不算什么,在延安的毛主席、朱总司令比咱们还苦呢。我们现在要有过苦日子的思想准备,等打败了日军,人民生活改善了,咱们就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贺龙说得不错,1941年至1943年间,是八路军最困难的时期。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好不容易从延安送来了棉衣,不料却被敌人的飞机发现,几颗炸弹不仅炸伤了我军运输人员,物资还被烧个精光。

这事把贺龙气的好几天没睡着觉,他坚持和战士们一样,在大冬天里穿着单薄的衣服,见边信忠冷的直打哆嗦,贺龙就给他讲长征。

贺龙叫边信忠跟他去临县兵站检查,出发前,贺龙看着他破洞的衣服和被冻得通红的脚,“小边,抗战时期确实艰苦些,但也不能没有鞋子穿啊。”

说着,贺龙递给他一张条子,“去供给处领鞋”,边信忠小跑着去领了一双鞋穿上,再回到贺龙身边时,贺龙已经在马上等他了。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边信忠翻身上马,两个人出发了。快到临县的时候,他们俩看见一个身穿狐皮大衣、涂脂抹粉的女人。

贺龙觉得奇怪,现在是困难时期,八路军和老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哪的人,竟穿了如此豪华。

贺龙越看越不舒服,他下马问那女人,“你叫什么名字?”

女人漫不经心的说,“石礼香。”

“你在哪里工作?爱人叫什么名字?”

“我在货栈工作,我爱人叫魏国真,是货栈经理。”

贺龙一听就火了,“呸,我看你是十里臭!”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说完,贺龙上马,快马加鞭到了临县,他马上打电话给临县县长,让他把魏国真的职务撤掉,

“现在,八路军、老百姓食不饱腹,衣不裹体,他老婆花枝招展,打扮的和资本家太太一样,真不像话!他老婆身上的东西哪来的?还不是手里有权,化共为私!共产党的干部要带头吃苦耐劳,如果谁利用手里的权利损害党的利益,损害人民的利益,我们绝不会允许!”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1952年,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看到了一份部队同志的反映材料:重庆北培某部政委和第一副部长,为自己盖了小洋楼,快成了美国的“华尔街”。

贺龙放下材料后,便约了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李达、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干部部部长黄立清等人,一起去了北培了解情况。

因为是临时决定,并且贺龙存心保密,北培这边完全没接到通知。于是,贺龙真实的看到了那两座小洋楼,里面电灯、电话、地毯、浴盆、抽水马桶,一应俱全。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贺龙走出小洋楼后,看到不远处的山岗上有几个帐篷,正好,当地的负责人闻讯赶来,贺龙便直接问他,“怎么?华尔街还有住帐篷的?”

那个负责人回答,“报告贺司令员,那是高炮连的驻地。”

贺龙径直向前走去,走到山丘上,他自然的进入一个帐篷,“里面这么黑,战士们怎么学习?”

连长立正站好,“报告贺司令员,我们这里没有拉电线。”

指导员赶紧点上一盏煤油灯。

贺龙又问,“你们这里没有自来水管,怎么吃水?”

“我们每天到下边打水,我们换防到这里,担任保卫机关和首长的任务,战士们情绪很高,不怕吃苦,剿匪部队比我们还辛苦呢。”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贺龙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而是转身走到帐篷外面。他走向高炮连的战士们,恭恭敬敬地给大家鞠了一躬,“我贺龙对不住大家,这里有官僚主义,到现在还让你们住在漏雨的帐篷里,我向你们道歉。”

然后,他指向小洋楼,气愤地说,“现在经费这么紧张,我们的高级干部,却在给自己盖小洋楼,让保卫他们的高炮连住帐篷,这太不像话了!”

随后,贺龙又对随行的几位同志说,“你们回去后,叫他们从小洋楼给我搬出去,到这个帐篷里住,让高炮连到小洋楼去住。”

没想到的是,这两个住洋楼的高官知道此事后,仗着自己是贺龙的老部下,商量说,“咱们先给贺总写个检讨,房子暂时不搬,过几天再看看。”

贺龙知道他们的态度后,更生气了,

“盖好房子,写个检讨,还住在里面,以后谁都会这么干!有错不改,谁也不行。告诉他们,限他们一个星期把房子腾出来,让高炮连搬进去,而且,他们的检讨要重写,还要降级使用。”

后来,这俩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教育子女

说起来,像贺龙这种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布衣元帅,注定会对自家孩子非常严格。

吃饭的时候,贺龙家里的孩子是不准剩饭粒的,就算掉到桌子上,也要拿起来吃掉。

孩子们跟着贺龙越是耳濡目染,他最常跟孩子们说的便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像普通群众一样。”

上学后,贺龙给孩子们立下一条规矩:“不准以父亲的名义,向学校、组织要求特殊照顾,如果发生这样的行为,全家都会鄙视。”

贺龙长子贺鹏飞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回踢足球,把腿踢骨折了。上学不方便,贺龙便包了一辆人力车,每天接送打着石膏的贺鹏飞上下学。

实际上,贺龙是有专车的,可他不允许家里人坐,他不准家人打着自己的名号去占便宜。

不少老战友都说贺龙有点不近人情了,毕竟孩子受伤了,用一下也是情有可原。

可不仅贺龙无视了这类声音,就连贺鹏飞也不以为然,从小到大,他从来不会因为是元帅的儿子而有过什么特权。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1963年,贺鹏飞高中毕业,贺龙本希望他进清华读书,可贺鹏飞成绩一般,到不了清华的录取线。

当时有相关规定,高干子女可以保送大学,可贺龙偏不同意走后门,让贺鹏飞继续补习,凭自己的能力考清华。

就这样,贺鹏复读一年,1964年才考入清华。

除了自己的子女,贺龙还收养了10个烈士遗孤。1954年时,国家出台了一个文件,规定烈士子女可以由公家抚养。

可贺龙坚持自己抚养,他说,“他们的娘或老子都是跟着我干革命牺牲的,我现在有饭吃了,不能让他们去讨饭,更不能向国家伸手。”

55年贺龙视察海军学校,吃饭时端着饭碗蹲到地下:我看不惯那一套 - 天天要闻

养子贺兴桐从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国际新闻部。他特别高兴,骑着自行车,一路吹着口哨回了家。

在离家几百米的地方,贺兴桐碰上了正在散步的贺龙。贺龙一看他这么高兴,问道,“兴桐,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今天分配了,被分配到新华社国际新闻部了!”

贺龙听后,不冷不热的“哦”了一声,然后继续散步去了。

贺兴桐并未把贺龙的反应放在心上,他都高兴得有些飘飘然了。然而,贺龙散步回家后,直接给毕业生分配小组发了个电话,问哪里最艰苦。

得知甘肃最艰苦后,贺龙交代,“我看贺兴桐去甘肃比较合适,分配个工作都吹口哨,一副小人得志的样。”

就这样,贺兴桐去了甘肃工作,和他一起同行的,还有贺龙的亲儿子贺鹏飞。

贺龙说,“不能把子女装进口袋里精心呵护,应该把他们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打磨,让孩子体味真正的人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 天天要闻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5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原党委书记徐卫东受贿案开庭审理。听着被告人的忏悔,参加庭审旁听的260多名昔日同事很受教育。公开简历显示,徐卫东,河南宁陵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央党校大学学历。2024年7月,徐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今年1月,徐卫东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 天天要闻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韩国政坛这出大戏,真是越看越过瘾!5月4日,国民力量党刚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总统候选人的宝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个“统一推进机构”,摆明要赶紧把前总理韩德洙拉进阵营。可这俩人,一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党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