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党史 | 李大钊

2022年07月15日15:17:21 历史 1475

1927年4月6日清晨,安静的北京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内突然响起了尖厉的枪声,紧接着在一阵纷乱嘈杂之中,传来了粗暴的吼叫声:“不要放走一个!”这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不顾一切外交惯例和国际公法,突然袭击苏联大使馆的情景,其罪恶目的是逮捕住在这里的李大钊同志,绞杀北方革命。

著名的共产党领袖李大钊落入了敌人的魔掌。

在狱中,在敌人面前,李大钊威武不屈,正气凛然,表现了极其崇高的革命气节。正如后来陈毅同志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所说,大钊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革命先驱,大节不辱”。

残暴的敌人对李大钊施以酷刑,用竹签钉进他的指甲缝里,最后竟剥掉他双手的指甲。但他没有一句有损党的荣誉和革命利益的“供词”。据当时的狱卒后来回忆说:“执行官吏受上峰指使,以种种方法,‘诱导’先生,使其供出同党之行止,先生至终不说,只道我李大钊是共产党,其他同志的踪迹,概不知情。”敌人还多次组织法庭审判,妄图从精神上压倒和屈辱李大钊。但是,李大钊横眉冷对,凛然屹立。当时一些资产阶级报纸和人士的记载,也不得不承认:“李大钊受审时,态度极从容,毫不惊慌。”“着灰布棉袍、青布包褂,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自谓平素信仰共产主义,侃侃而谈,不愧为革命志士本色。”敌人威逼不成,又继之以利诱。张作霖的参谋长、大名鼎鼎的“小诸葛”杨宇霆亲自出马,和李大钊拉同乡关系,用高官厚禄来收买。李大钊慷慨答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民族的气节;绝不能为了锦衣玉食,就去向卖国军阀讨残羹剩饭,做无耻的帮凶和奴才!” 使得杨宇霆狼狈而去。

在审讯中,李大钊还坚决要求亲自审阅和修改他的“供词”。因为,敌人审讯他时所记录的“供词”多半与他的原意不符,他要不使自己的话被敌人歪曲篡改。在“供词”中,他承担了一切责任,尽力掩护一同被捕的青年同志们,他还利用他在国民党中的公开身份,机智地隐蔽了党的机密。

1927年4月28日,万恶的奉系军阀下了毒手,绞杀了李大钊等二十位革命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刑台。在绞刑架下,他从容、镇静,面不改色,作了最后一次简短而又激昂的演说。他说:“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参考自:

《回忆李大钊》,人民出版社

《李大钊传》,人民出版社

故事里的党史 | 李大钊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 天天要闻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大刀队最早得追溯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那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大举进攻喜峰口。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有多惨?枪支弹药都凑不齐,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连个像样的炮都造不出来。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机枪甚至坦克,咱们的西北军将领没办法,只能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 天天要闻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9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党委书记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家认真聆听解说,参观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 天天要闻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结!今年三月到六月,陆大鹏与程衍梁带我们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八位首相或总理,在纷繁的历史中,串联起他们的故事:从缔造“太阳王”的马扎然,到瓦解拿破仑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澜的克列孟梭,直至缔结“英美特殊关系”的丘吉尔... 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抉择,也亲手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光环背后,其实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 天天要闻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电话那头传来古大存压低却颤抖的声音:“叶帅,莫雄今晚就要被枪决!”叶剑英愣了不到三秒,随即抄起另一部机子拨向陶铸,四个字掷地有声——刀下留人。广东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传令兵一路小跑,陶铸收到命令,当场批示暂停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