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河南开封的犹太人,满嘴都是河南话,感谢中国收留千年

2022年07月14日20:05:48 历史 1585

中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吸引了无数来自其他国家的人。


有一些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后,一直不舍得离开,部分人甚至在我国境内传承了上千年,其后裔至今仍在中国境内生活。

生活在河南开封的犹太人,满嘴都是河南话,感谢中国收留千年 - 天天要闻


比如生活在河南开封的犹太人,满嘴都是地道的河南话,感谢中国收留了他们上千年。


那么。其先祖是什么时候来中国定居的?他们自称,先祖是唐宋时期来的。那时候中国很开放,不介意外国人到来。


他们的先祖,觉得中国很繁荣,很喜欢这里的生活,于是在开封地区定居,一直也没有离开过。


明朝末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一个来自西方的传教士,无意中认识了一个在中国境内生活的犹太人,知道了开封犹太人群体的存在,还主动来到开封,与这些犹太人接触。


传教士在自己的书信中写道,当时的开封。有500多户犹太人家庭,加起来大概是四五千人。


他们在开封生活多年,早就已经忘掉了曾经的语言,都是在说汉语,穿的衣服,也跟普通的中国居民没什么区别。


更令传教士惊讶的是,这些犹太人甚至还可以参加科举,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其他工作。

生活在河南开封的犹太人,满嘴都是河南话,感谢中国收留千年 - 天天要闻


犹太人在世界范围内地位不高,跟生活在外国的其他犹太人相比,住在开封的犹太人,显然幸福了许多。


传教士发现开封犹太人时,犹太人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开封犹太人的存在,并没有引起过多国际关注。传教士也没有一直跟他们接触,很快就去了别的地方。


步入20世纪以后,有一些生活在上海租界的犹太人,意外听说了开封犹太人的事情。


他们主动来到开封,与开封犹太人接触,试图让他们学习犹太语言,帮他们恢复犹太传统。


但是他们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生活在开封地区的犹太人,基本全面汉化。


来自租界的犹太人,用犹太母语跟他们说话时,他们一点都听不懂,感觉跟听天书差不多。最终,来自上海租界的犹太人,无奈地离开了河南,没有继续强求开封的犹太人后裔恢复传统习俗。

生活在河南开封的犹太人,满嘴都是河南话,感谢中国收留千年 - 天天要闻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犹太人后裔在河南开封生活。如今,他们只有长相跟中国百姓略有区别,其他的东西都差不多。他们会像中国人一样过春节和元宵节,还会在门口贴春联。


那么,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开封犹太人的呢?以色列官方对外宣称,住在开封地区的犹太人后裔,跟他们不是一类人,因为他们没有保留任何犹太人的风俗习惯,但是以色列没有特别反对开封犹太人后羿回去认祖归宗。毕竟,他们的血缘比较接近。


那么,开封犹太人的后裔,有没有回去认祖归宗呢?有人觉得,以色列境内的同胞比较多,主动提出申请,希望成为以色列公民。

生活在河南开封的犹太人,满嘴都是河南话,感谢中国收留千年 - 天天要闻


也有人觉得,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百姓,跟以色列的犹太人没有太大关系,不想过去跟他们汇合。


不管是去以色列的犹太人后裔,还是留在开封继续生活的犹太人后裔,都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希望中国能变得更好。因为这是他们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有他们难以忘怀的宝贵回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 天天要闻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6月28日晚至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城区和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当地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开展灾后清淤、排水、抢修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6月30日,在贵州省镇远县城关五小共和校区,老师在清理校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6月30日,商户在贵州省镇远县城...
致命的三次失误 - 天天要闻

致命的三次失误

项羽的人生巅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为他就是在这一年分封诸侯。要知道,当时的项羽可是诸侯的盟主,而刘邦仅仅只是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位诸侯。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静静矗立,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芳华依旧。回望一百多年前,旧中国风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殚精竭虑,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拼版图片:左图为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右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原址房间内部(中共一大纪念...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 天天要闻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庆市开州区人,享年71岁。幼时读私塾,13岁时父亲因琐事纠纷被当地恶霸打死后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开始给人家放牛。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