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2022年07月14日09:44:03 历史 1921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1938年,遭日机轰炸后延安的断壁残垣


原文标题:【日军轰炸延安最全老照片,惨不忍睹!】





本文提要:

据1946年3月10日《解放日报》的统计,日机共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损失包括伤亡:伤184人、死214人;毁坏建筑:公共房产1176间、石洞5座、民房14452间;另有基督教礼拜堂一座、房室94间;天主教堂房屋75间;牲畜伤亡:197头;毁坏粮食:34.4万斤。

延安人民忘不了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延安自建郡设府以来的1300多年几经盛衰,城廓终在日军空袭中被炸毁。但延安人民在城垣外和硝烟后的废墟上重建了延安繁华的南关和东关、北关。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日军为何不轰炸延安”,是网络时代讨论抗日问题时,极常见的一种质疑。揆诸史料,其实很容易发现,此种质疑,实际上并不成立。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日军空袭后的延安城(1938/吴印咸摄)

事实上,自1937年始,延安即着手采取措施,准备应付日军之空袭。据曾在抗日军政大学工作的曹慕尧回忆,该校在“1938年窑洞挖好之后,逐渐向外迁移,搬到北门外和东门外的几个山沟里……上级一再提醒,要注意防空。”日军第一次轰炸延安之前,曾派飞机到延安上空侦查,延安百姓尚以为是苏联飞机,有的拍手大呼:“我们自家飞机,蒋委员长送钱来!”但当局很快从飞机的飞行高度做出判断,认为来的应是敌机。

1938年11月20日上午,曹慕尧等正在开会,听到外面有声响,他们“赶到室外的高坡上瞭望,第一批日本飞机15架,自东向西,直扑延安城,接着就看见飞机抛下一连串的炸弹,形状像黑色的棒槌,临空而降落。”此即日军第一次轰炸延安。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38年,遭日机轰炸后延安的断壁残垣

曹慕尧回忆说,“第一批飞机刚投完炸弹,第二批第三批接踵而至,每批都是15架,持续轰炸没有喘息和救护的机会。延安……只有步兵作战的重机枪来对付成群结队的大批飞机。日本人有恃无恐,飞机飞得很低,投弹的命中率很高,数十枚重磅炸弹,投掷在小小的延安城里,顷刻间房屋倒塌,四处起火,到处断垣残壁,尸横街头。伤者乱爬乱喊,哀声震天,惨不忍睹。”

延安城被轰炸,但街上石牌坊依然耸立着


日机空袭重点在凤凰山,那里有许多中共领导人之居所。毛泽东借住的李建堂家石窑遭到轰炸,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的窑洞被炸,30多名八路军干部、士兵阵亡。有一颗炸弹就落在陈云窑洞旁,所幸没有爆炸。延安人推测“一定有特务测绘了中央首长在延安城的居住地。”11月21日,日机再次轰炸延安。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38年11月日军疯狂轰炸延安,这是被炸后的北门。

日军1938年轰炸延安前,延安城内有6条大街、30多条小巷,有3个城门,城内还有一个钟鼓楼。当时延安城内的机关、部队、学校有上万人。日军轰炸后延安城变成一片废墟。

第一次轰炸以后,中共中央考虑到日本飞机还会来,就动员城里的部队、机关、学校、市民全部向城周山沟疏散。中央机关连夜搬到城外5华里处的杨家岭此后,为防空袭,毛泽东长期住在杨家岭。杨家岭这个地名也从此载入了史册。其他单位搬到了大砭沟、小砭沟、市场沟、邓家沟等。城里边基本没人住了。

轰炸后,“昔时的延安便成了一座瓦砾堆的废墟了”。边区政府在给国民政府的急电中说,延安“连续遭受敌机轰炸,共投弹百五十九枚,死伤军民一百五十二人,毁房屋三百八十间……”请求中央政府予以援助。

日军空袭后的延安城内基本被炸毁


从成都到延安开会的张宣,也目睹了11月20日的惨况,他说:“延安经此一炸,部分街道成了瓦砾场,各机关、学校纷纷迁到山上的窑洞中。城内尚存的房屋,有的拆迁到北部,大部分迁到南郊。”此后,如郑洪轩所说,“敌机又来延安轰炸几次,但由于延安平民均住窑洞,并提高了防空警惕性。日本飞机第二次来只炸伤几人和几匹马。”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吴印咸1940年拍摄于敌机轰炸后的延安


当年延安人对未爆之炸弹的处理也很有趣。据李耀宇回忆说,“从炸弹壳里掏出数百斤黄色炸药,一筐一筐地抬下凤凰山,用马车运走。以后,这些炸药当做染料,染出黄色的布匹,缝制军衣。炸弹壳敲成碎块儿,打造了开荒用的镬和锄。”染料与炸药的化学成分很相近,故能将炸药当燃料使用。这两种对炸弹的处理方法,同曹慕尧的回忆相一致。

被炸后将材料运到三关外重建


自此始,至1941年10月为止,日军不断空袭延安。因有准备,延安所受损失不大。据1946年3月10日《解放日报》的统计,日机共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损失包括伤亡:伤184人、死214人;毁坏建筑:公共房产1176间、石洞5座、民房14452间;另有基督教礼拜堂一座、房室94间;天主教堂房屋75间;牲畜伤亡:197头;毁坏粮食:34.4万斤。

为大家收集到1939年日本《朝日新闻》刊出轰炸延安的一组老照片,这就是日军轰炸延安的有力证据: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日军随军记者1939年10月拍摄的佐濑航空部队轰炸延安图


历史印迹:惨不忍睹的日军轰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39年日军轰炸洛川 



   1939年1月,日军山濑航空部队对八路军重要据点洛川进行轰炸。照片中可见陕北高原的地形与洛川古城墙的轮廓。此图由日本《朝日新闻》刊于其出版物,照片罕见,史料珍贵,(日军在平型关失利后,才知道了八路军,自1938年11月20日轰炸延安,开始针对起八路军。日军山濑航空部队对洛川,这个红军改编开过重要会议的地方进行轰炸,也算是他们的报复。


延安人民忘不了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延安自建郡设府以来的1300多年几经盛衰,城廓终在日军空袭中被炸毁。但延安人民在城垣外和硝烟后的废墟上重建了延安繁华的南关和东关、北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