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2022年07月13日19:34:30 历史 1476

在共和国的1614名开国将帅中,不得不说,陈赓大将是一个十分罕见,颇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他谋略出众,尤其是在军事方面,与彭、林、刘、粟齐名,被誉为“五虎将之一”。而事实上,陈赓大将不单单是以打仗爱动脑筋名震天下,就连他不拘小节的性格,都是一个亮点。

大将活泼好动,幽默风趣,只要不涉及行军打仗,他谁的玩笑都敢开。

在一次采访中,陈赓大将的次子陈知建将军追忆陈赓大将时提到:父亲爱开玩笑,开了一辈子,在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面前,也是如此。唯独有一人,是父亲一生最为敬重的人,父亲不敢有所“造次”。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陈知建将军

那么,陈知建将军口中的这个人是谁,陈赓大将又有着怎样的轶事典故?

一切还要从开始说起。

一、早年经历

1903年2月27日,湖南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的小溪东边,在一幢白墙青砖瓦房里,陈赓大将出世了。

由于陈赓的祖父是湘军将领,曾经官拜花翎副将,有一身的好武艺,因此,幼年时期的陈赓才得以,一边在本村读私塾,一边跟随祖父学习武艺。

可以说,陈赓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文武双全了。

陈家在泉湖村,原本是贫苦人家,自陈赓的祖父加入湘军,逐渐成为湘军的将领后,家境才逐渐好转,到了陈赓父亲这代,家里虽然算不上富足有余,但也能吃得饱穿得暖。

1916年,受旧社会的风俗之害,还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的陈赓,就被家人悄悄立下了婚约。然而,怀揣报国大志的陈赓哪里肯干,一怒之下离家出走,弃学从军。

就这样,年仅13岁的陈赓,先是加入了鲁涤平的湘军,成为了6团2营的一名士兵。

从1916年到1920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仅仅几年的光景,陈赓就先后参加了,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护法”以及湘鄂之役等大战。由此,陈赓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上士。

1921年,陈赓感觉到,军阀们连年混战,各自为政,显然不符合自己报国的初心,果断从岳阳脱离军队来到了长沙。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早期的陈赓

在那里,他利用在粤汉铁路湘局当办事员的闲暇,一边进入补习学校和业余中学恶补文化课,一边积极参加“青年救国会”,从事反帝爱国的活动。

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陈赓进入了毛泽东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学习。通过不断的密切接触,陈赓意识到只有这样的革命团体,才能救中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2月7日,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为了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了惨无人道的流血事件,陈赓等人义愤填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1923年6月1日,陈赓受组织委托,出任“湖南外交后援会”执行委员,在反日斗争中负伤。

1923年12月,陈赓秘密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受当时形势所迫,于次年2月,才得以进入讲武学校学习。

1924年5月,陈赓进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后,第一次展示了他的军事天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了首期学员,通过平定商团战斗的考核,仅用6个月的时间,顺利毕业。

而后,在黄埔军校二年多的时间里,陈赓当过二期学弟们的连长,还带领黄埔三期学员参加了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役。再后来,陈赓率部抗击英军侵略,东征讨伐陈炯明,一直到黄埔4期,担任步科7连连长。

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2届2中全会上提出“党务整理案”,要求所有在国民党的人员,退出共产党,遭到了陈赓的坚决反对。蒋介石步步逼近,陈赓不甘示弱,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并宣布退出国民党。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1926年7月,广东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陈赓参加了北伐誓师,同年9月,被我党派往苏联学习对敌斗争经验。

1927年2月,陈赓从苏联返回,出任北伐军第2方面军任特务营营长。

对于陈赓这个门生,蒋介石起初一直看得很重,其地位并不比胡宗南低。尤其是华阳之战后,陈赓更是可以自由出入蒋介石的办公室,所以,尽管陈赓“犯上”退出国民党,蒋介石仍然没把他怎么样,甚至后来陈赓被国民党所捕,还在极力挽留。

那么,一向对我党人士不会心慈手软的蒋介石,又为何偏爱陈赓?

从前面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陈赓是黄埔一期最优秀的军事人才,深受蒋介石的喜爱,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些还不足以,让蒋介石收回屠刀。若不是陈赓,在华阳之战中,从死人堆里背出了蒋介石,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二、开蒋介石的玩笑

1925年10月,随着惠州之战的结束,为了一举扫平盘踞东江上游的陈炯明,蒋介石决定亲自跟随第三师,二次东征。10月27日,第三师3000多人在华阳镇被陈炯明部围困,战斗打响还不到两小时,蒋介石麾下的这支嫡系,就伤亡了1000多人。

兵败如山倒,面对陈炯明麾下的猛将林虎,率部不断左冲右击,第三师完全垮了,士兵们很快作鸟兽散。

蒋介石见此惨状,大喊一声:“我必须在这里杀身成仁,我没有脸去见江东父老!”后,就要自戕。一旁的陈赓急忙上前阻拦,对蒋介石说:“你是总指挥,你的行为会对这次整个战事产生影响,这里毕竟是一个师,而且还不是黄埔训练出来的部队,赶快离开这里吧!我们还可以把部队整一下,再打过来!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就在这时,眼见林虎所部就要冲到近前,陈赓一把扛起蒋介石,一口气连跑了几里地来到河边,找到了一条船,飞速划到了河对岸,这才使得蒋介石转危为安。

第三师败退后,蒋介石重振旗鼓,组织第一、三,十一师继续反攻,击溃叛军两万余人,最终,于11月7日平定东江。

华阳战役过后,蒋介石心怀感激,对陈赓不仅关怀备至,还时常送礼物给他,并将陈赓调到了身边,担任随身参谋。

尽管后来,陈赓走上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革命路线,但蒋介石仍然不忘他的救命之恩。

1933年3月24日,陈赓在上海治疗腿伤,被国民党所捕。按照国民党对待我党人士的流程,一般先是一顿皮肉之苦,而后再处以极刑。

蒋介石一听说,所抓的中共悍将是陈赓时,不仅没有让部下为难他,反而好吃好喝地招待,并下令将陈赓送往南昌。蒋介石决定亲自出面,想要劝降陈赓。

久别重逢,只是昔日的座上客,今日已经沦为阶下囚。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二人相见时,蒋介石满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怒气冲冲地瞪着陈赓。几分钟后,蒋介石用他那经常让部下,听得一头雾水的浙江奉化口音说:"陈赓啊,你瘦多了。"

陈赓冷笑了几声,回怼道:"瘦吾身而肥天下,这可是校长您教导我们的。我看校长也瘦了不少,但身为一党一国的领袖,你是瘦了,天下却更瘦了,这是为什么呢?"

面对学生的反问,蒋介石脸色瞬间铁青,一时竟然口不能语,气氛一度陷入漫长的尴尬中。

半晌,蒋介石才缓缓找下一个台阶,语重心长地说:"你写个声明吧,认个错,我会给一条很好的出路,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

对此,陈赓表示,坚决不同意。

蒋介石怒了,不再顾及师生之情,开始对陈赓滥用酷刑。关键时刻,宋庆龄挺身而出,她一边发动新闻媒体曝光蒋介石的不堪行径,一边组织救援,最终,在宋庆龄沉甸甸的压力下,蒋介石释放了陈赓。

1934年10月,陈赓随中央红军,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

三、同周总理的打趣

长征途中,周总理不幸染上了肝脓疡,高烧不退,可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找个像样的医生都难,手术治疗就更不敢奢望了。周总理性命攸关之际,陈赓突发奇想,决定采用降温的办法试一试。当下,陈赓骑上快马,跑了60多公里,从雪山上找来一些冰,为周总理治病。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周总理身体有恙,只能躺在担架上,陈赓便自告奋勇当起了担架队长。后来,周总理的身体出现了好转,一再表示自己可以走了,陈赓不由分说,强行将周总理摁在担架上后,还不忘和周总理打趣:我现在是担架队的队长,队里所有的人嘛,都得听我的指挥!

周总理笑了笑说:“陈赓啊,你不仅仅是个虎将,还是个福将,谁和你一起都能有好运气,东征路上救了蒋介石,现在又救了我一命。”

陈赓挠了挠头幽默地说:“我要是知道他后来变得那么坏,当时就不救他了。”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病逝,当时,周总理正远在广州,听闻消息后,总理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许久,没有人知道他干了什么,据随行的工作人员回忆,房间里有断断续续的啜泣声传出。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同样是师生,周总理和陈赓在战火年代,历经生死考验,反而建立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二人因此成为了关系最为密切的好友。

四、“下套”彭老总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后,陈赓出任十八集团军129师第386旅旅长。在当时,我军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条件十分艰苦。而彭德怀作为十八集团军的副总指挥,难免要经常到下面的部队转一转。

因此,有一些军事主官就会打肿脸充胖子,大鱼大肉招待副总指挥,对此,彭德怀十分反感。老上级什么脾气,陈赓心知肚明,如何才能让彭德怀吃得好一点,进而不大发雷霆呢?

陈赓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他先发制人,向彭德怀打了招呼,说工作餐里会加鱼肉,不过鱼是从河里抓来的,没有花钱,彭老总这才勉强答应。

鱼端上来的时候,彭老总没有出声,当肉丸子出现的时候,彭德怀大嗓门一吼:“不是说只有鱼吗?怎么还有肉丸子?”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陈赓笑了笑,解释道:“这是鱼肉丸子,不信您试试嘛!”

彭老总尝了一口,果然是鱼肉,不再作声。

陈赓见老领导怒火全消,赶忙向旁边的人使了一个眼色,一只鸡就出现在了饭桌上。

这下可麻烦了,彭德怀看到那只鸡后,直接将筷子扔在了桌子上,厉声责问陈赓:“陈赓!这鸡难道也是鱼肉做的?”

陈赓赶紧收起笑脸,将筷子递到老总手中,小声地说:“鸡嘛,是自己养的,吃河里的鱼长大的,说到底,还是鱼肉。”

彭德怀笑骂陈赓:“就数你鬼点子多!”

五、和主席的几次幽默

1943年,作为我党的重点培养对象,陈赓赴延安党校学习。有一天,毛主席正在给干部们作报告,会议还未结束,生性好动的陈赓就坐不住了,先是解开上衣领扣,接下来抓耳挠腮,东张西望。过了一阵子,陈赓实在憋不住了,竟然快步走到毛主席身边。

原来,陈赓将军是太渴了,他端起主席的水杯,一顿狂饮。“咕咚”、“咕咚”几声,毛主席的水杯就见了底儿,然后,陈赓转而站直,朝毛主席敬了个礼说:“报告主席,天太热,嗓门太干了,借主席的水润润嗓子。”

陈赓的话刚从口中,在场的众人终于忍不住了,一下子都笑了出来,会场里原本严肃的气氛,瞬间变得活跃了起来,毛主席也被陈赓逗得哈哈大笑。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事实上,陈赓在主席面如此不拘一格,这才是第一次。

1945年4月23日,是延安最为重要的一天,党的七大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盛大开幕。在七大上,党中央决定补充一些新鲜血液作为后备力量,陈赓有幸被选举为候补中央委员。

七大结束后,大家决定将这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用相机记录下来,就在毛主席和参会的代表们准备合影留念时,陈赓突然从人群中窜了出来,拍了拍毛主席的肩膀笑问:“主席,什么叫候补?我陈赓候谁的补呀?”

陈赓幽默,人人皆知,于是,有人干脆和他也开起了玩笑:“屁股上插党参———候补呗。”

此话一出,众人被逗得捧腹大笑,陈赓这下可招架不住了,红着脸一个劲儿地直往人群里面钻。

大将爱“闹”,主席不恼,足见他们二人的关系有多密切。

1947年3月,毛主席决定“大材小用”,让陈赓带队负责党中央的保卫工作,然而,陈赓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调动的,因此,毛主席设下了宴席款待他,想要借机问问陈赓的想法。

酒有的时候,真不是个好东西,三杯下去,任谁胆子都会大起来,当陈赓得知,毛主席要让他西渡黄河,保卫中央的时候,陈赓借着酒劲儿,红着脸直接说:

“主席,你调我西渡黄河是大材小用,你应该让我带四纵南渡黄河,在敌人的胸膛上插上一刀,但是你却为了保卫陕甘宁把我调过来,实在是不够英明。”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毛主席听完陈赓的话后,脸色突然一变,站起身一拍桌子:“好你个陈赓,我知道你曾经救过蒋介石的命,你是想把党中央、把我都送给蒋介石吗?你们都想到外线去打仗,那党中央的安全谁来保卫?陕甘宁谁来保卫?”

毛主席很少发脾气,这阵仗,谁见过?陈赓被吓得两腿打颤。

一旁的周总理见状,赶忙打了个圆场,向陈赓示意:“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嘛。”

于是,陈赓将带队插到敌人后方用兵的设想,一一陈述。

事后,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通过研究,觉得陈赓的计划可行,于是,当下决定采用。

还是在延安的窑洞里,毛主席二请陈赓,两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六、不敢开玩笑的人

陈赓大将和多数领导人的关系密切,因此,他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甚至还会开开玩笑,唯独在一人面前,他会有所收敛。

这个人,便是陈赓曾经的老上级邓小平。邓小平不苟言笑,在军中颇具威严。

一次干部任免会上,十八集团军总部下达了一道命令,时为129师政委的邓小平找到陈赓谈话,希望他去129的总指挥部任职副师长。

按道理,上级的命令,下级就该服从,哪里还有商谈的余地?

但是,陈赓就是这么做了,直接提出不干,还反驳道:“徐师长不是干得挺好的,我带着我那386旅也干得挺好,当副师长,在您跟前我说实话,带不上兵。憋屈!”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邓小平再三劝说,陈赓就是不听。

“陈赓你是不是不服从命令,今天就收拾你!”,一向喜欢开玩笑的陈赓,误认为政委是逗他的。直到警卫站在了面前,陈赓才意识到,邓小平是来真的了。

有了关禁闭的经历后,陈赓在邓小平的面前,开始“怕了”,不再嬉皮笑脸了。但二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变差,陈赓反而对这位老上级产生了敬重。陈赓结婚的时候,邓小平还把自己的住房,让给他作为婚房。

天妒英才,不幸的是,1961年3月16日,集战功于一身的大将陈赓,在上海逝世,年仅58岁。

陈赓当选候补委员,问毛泽东:候谁的补?一人回答让大家捧腹大笑 - 天天要闻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然而,历史如果真有生命,那么,它一定会舍不得,让陈赓大将过早地离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闻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维亚的未遂政变,只持续三个小时就失败。前陆军总司令苏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义和武装叛乱罪。很明显,这位老将没有得到民众的任何支持。俄罗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这次政变定义为“颜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写道,背后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 天天要闻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嫪字,一个女字旁,一个谬字的一半,有人说这个字是姓。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古姓许多都带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传下来的古姓,至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个字毐,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毋。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闻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而且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 天天要闻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区陆续通过开展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与党旗合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