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德才兼备,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名将

2022年07月13日19:10:40 历史 1093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四十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今天这一讲,我要讲的是司马迁塑造的一位命途多舛的名将,李广

李广是汉朝的重要将领,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投身军伍行列,直到六十多岁仍奔走在抗击匈奴的第一线,是从汉文帝时期一直服役到汉武帝时期的三朝老将。

李广:德才兼备,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名将 - 天天要闻

李广骁勇善战,但是不论在以和平发展为主的文帝、景帝时期,还是在开疆拓土,以封侯赐爵重赏军功的武帝时期,李广虽然名扬塞外,跟匈奴作战大大小小七十余场,却总是阴差阳错地失去封侯的机会。同一时代很多才华德行不如李广的人,反而获得了封侯的荣誉。

用汉武帝的话说,李广是一个“数奇”之人。数是数字,奇就是奇数偶数的奇,代表单独。因为中国古代注重数字的成双成对,认为“成对”才是吉利的,相反“数奇”就意味着一个人运气不好。

司马迁抓住了李广的这个人生特点,从中挖掘出了功高不爵,命运多舛的名将这个人格形象,写下了《李将军列传》,而且直接用“将军”给李广的传记命名,表达了他对李广的尊重和惋惜之情。

那么在司马迁笔下,李广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他一生戎马,却始终无法封侯?

下面就让我们结合《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一起来看看,李广的人格形象。

德才兼备

在我看来,在司马迁写的众多名将之中,李广是少数几个,称得上是德才兼备的名将。

李广:德才兼备,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名将 - 天天要闻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的赏赐都会分给手下,他担任高级官员四十多年,却家无余财。行军途中,李广的部队常常陷入缺水缺粮的状态。找到水源后,李广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只要还有士兵没有喝到水,李广就不靠近水源。同样的,得到粮食后,只要还有士兵没分到粮食,李广就不吃饭。所以,李广深受士兵的爱戴,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咸乐为之死”,李广手下的兵,都愿意为他而死。

但是作为将领,仅仅是有德行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领兵作战的能力。那么,李广是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将军呢?如果说对李广的德行,他的士兵是最好的见证人,那么在作战能力上,敌人对李广的评价最能说明他的实力。

而李广生平最主要的敌人无疑就是匈奴。在《李将军列传》中,你会发现,匈奴对李广的评价是很高的。我们知道,李广有个流传了千年的称号叫“飞将军”,在后世的诗歌里经常出现。但是,这个“飞将军”的称号,既不是李广自己号称的,也不是他的手下给他起的,而是他的敌人匈奴人送给他的,全称是“汉之飞将军”。

当时李广驻守在右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宁城赤峰一带。在汉朝,这里是防御匈奴的北方重要边郡之一。匈奴为了躲避李广,几年都不敢进犯此地。

李广:德才兼备,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名将 - 天天要闻

从匈奴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李广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将领。同时,在李广的时代,能不能封侯是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对这个目标,李广非常看重,而且志在必得。但不幸的是,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李广连续受挫。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史记》中,司马迁写下了一个答案,“数奇”,也就是运气差。

时运不济

从“数奇”这个角度看李广的职业生涯,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的确时运不济。

李广在最年轻力壮的时候,赶上了文景之治。当时,汉文帝对内休养生息,对外主张和平政策。因比,李广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空间。汉文帝虽然对李广的能力心知肚明,但也只能感慨地说:“可惜啊,你生不逢时!”

在文帝看来,如果李广生在汉高祖刘邦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真是不在话下。

可惜的是,不仅是在文帝时期李广无法封侯,到了对外大举用兵的武帝时期,李广也依然跟功勋擦身而过。

比如,元朔五年,也就是汉武帝登基的第十八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讨伐匈奴。当时,卫青调动了汉朝大量兵力,对匈奴形成了压倒性优势。而且此战中,卫青还成功对匈奴进行了突袭,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取得了巨大胜利。参与这次行动的将军,很多都封了侯。可惜的是,李广当时负责右北平地区的防守,没有参加这次进攻,错失了最轻松的一次封侯机会。

李广:德才兼备,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名将 - 天天要闻

第二年,李广终于得到机会追随大将军卫青讨伐匈奴。然而这一战,李广是后将军,也就是位置在最后的指挥官,相当于我们说的总预备队,留在决战时使用。可惜,因为匈奴奉行了避战策略,并没有发生决战。结果,前线的将领们大多因斩获敌人首级符合规定数额,凭战功封侯,然而李广的军队却因为身处后方而没有立功。

两年后,李广终于当上了先锋,率领四千人的部队在前面当诱饵,吸引敌军决战。在后方安排了一万人的援军,提供增援。但不幸的是,这次李广虽然成功吸引了四万人的敌军,但援军却在关键时刻迷路了,导致李广的部队险些全军覆没。最终,李广虽然击退了敌军,但自身的损失也很大。因此,李广被判了一个功过相抵,也就是不惩罚,但也不奖赏。

从这些履历上来看,李广的确称得上是时运不济。但是,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挖掘这段历史就会发现,李广的“数奇”,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怀才不遇

事实上,在李广“数奇”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汉武帝在用人上,常常带有明显的私心。比如,汉武帝早期喜爱皇后卫子夫,所以大力提拔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让卫青担任大将军,连带着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得到破格提拔。后来,汉武帝宠幸李夫人,又重用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

李广利就不用多说了,《史记》中,他领兵作战的能力很差,打了很多败仗,而且德行上也明显不如李广,后来还叛逃投降了匈奴。但这样的人照样被武帝重用,一再被赋予大军指挥权。

李广:德才兼备,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名将 - 天天要闻

相比之下,卫青和霍去病虽然也是靠关系得到提拔,但至少能力很强。这里我尤其要提醒你注意《史记》里的一个细节。司马迁说李广平日沉默寡言,全部心思都放在军事上,又说李广“善骑射”,就是马术和箭术都很精通,代表他军事素养很过硬。

有意思的是,同样的内容也出现在了对霍去病的描述中。霍去病也是一个不怎么喜欢说话的人,而且也用了“善骑射”三个字。这当然不是巧合。在我看来,司马迁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提醒我们,李广和霍去病都是军事才华很高的将领,甚至是很类似的将领。

但是两个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李广从来没有得到过好的资源,直接指挥的部队至多不过一万多人。而霍去病常常率领数万骑兵纵横战场,并且汉武帝还特别指示,给霍去病最高级别的后勤保障。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霍去病更是得到了五万名骑兵的指挥权,背后还有数以十万计的步兵和后勤兵进行支援。

因此,不难看出李广功劳少的根本原因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机会的不足,更是资源的不足。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汉武帝的偏袒。

元狩四年,李广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前往漠北征讨匈奴。当时李广年事已高,但“战死疆场”是这位老将军至死不渝的信念。可是,汉武帝虽然任命了李广,但是他觉得李广已经老了,而且数奇,也就是运气不好,所以暗中叮嘱卫青,关键时刻不能让李广当先锋。

而卫青也正好想照顾自己的好朋友公孙敖,让他立功赎罪。于是,李广就在最后时刻,被从先锋的位置上换了下来。而且匆忙之中,卫青不知有意无意,还忘记给李广的部队安排向导,造成李广的部队迷路,错过了最关键的战斗。

李广:德才兼备,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名将 - 天天要闻

事后,卫青又要追问李广的过失,以至于性格高傲的李广愤怒地选择了自杀。在写完李广自杀之后,司马迁还补了一句,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将李广之死的悲剧色彩,推到了一个高峰。

你一定还记得,司马迁是因为替败军之将李陵仗义执言,从而惨遭腐刑。李陵正是李广的孙子。所以,司马迁面对李广这个历史人物时,尤其具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让司马迁对李广的生平,进行了浓墨重彩地书写,并因此奠定了李广的历史地位。李广的功勋业绩,虽然不是当时最高的一位将军,却成了历史声望最高的将军。而后世那些命运蹉跎的才子、猛士,常常能从李广的事迹中,得到独特的感怀和共鸣。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老将行》,就是以李广为原型进行的创作。唐代才子王勃在名篇《滕王阁序》中,同样表达了对“李广难封”的感慨。而“李广难封”也是从这里出发,逐渐变成了一个著名的典故,用来指代那些能力高超却命途多舛,没有得到重用的人。

总结

好,我来总结一下这一讲的内容。

李广:德才兼备,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名将 - 天天要闻

今天这一讲,我讲了飞将军李广的事迹。他德才兼备,能力出众,可惜一生命途多舛,总是跟战功擦肩而过。但如果我们仔细翻看历史就会发现,李广的人生悲剧,并非他的个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没有进入汉武帝的小圈子,所以始终未能得到与自身才华相匹配的资源和机会。

最后,再留一道思考题:“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已经成为了一个我们经常使用的典故,在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跟李广命运相似的人物?请在评论区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看法。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闻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维亚的未遂政变,只持续三个小时就失败。前陆军总司令苏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义和武装叛乱罪。很明显,这位老将没有得到民众的任何支持。俄罗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这次政变定义为“颜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写道,背后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 天天要闻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嫪字,一个女字旁,一个谬字的一半,有人说这个字是姓。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古姓许多都带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传下来的古姓,至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个字毐,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毋。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闻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而且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 天天要闻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区陆续通过开展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与党旗合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