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红尘情缘》(249)——三种人

2022年07月05日08:12:07 历史 1446


《无奈的红尘情缘》(249)——三种人 - 天天要闻

第249回 三种人

吴麻子还没把张柏年的事情弄利落,贾德贵干出的另一档子事,又让他“大开眼界”一回,这件事的发生,甚至引起了他信念的动摇,惧怕重滔张承志的覆辙。

贾德贵最近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因为他想办的事情,基本都办妥当了,可以说是心想事成。

要说起来,贾德贵不是什么有理想的人,更没有什么抱负,只不过是他在职场的运气,相比起别人来说,真是要好一些。

但凡在职场做事,如果想有番作为,大致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从小就有志向的人,另一种则是没有志向、甚至不懂得什么是志向,但运气不错的人。在这两种人之外,多是一些平庸的人。关于平庸的人,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这样一句名言: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到了75岁才埋葬。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只是在麻木地生活,看似过了一生,但其实他们的一生只是一天的缩影。

要细说起来,吴麻子就属于有志向的人,而贾德贵则是没有志向、但职场运气超好的人。

有志向人的特点说到底,就是有上进心的人。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梦想,梦想是人前进的目标,人若是没有梦想,活着就跟咸鱼没有区别,没有任何动力,没有任何生机。但有志向的人活着,通常是不仅有梦想,还有实现梦想的一颗上进的心。这样的人在前进的过程中,能够给予自己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为将来的成功埋下铺垫。

吴麻子就是这样的人,他最欣赏亦舒的一句话:“人一定要争气,一旦做出成绩,全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但同在职场打拼,用百姓的话说也叫“当官”但贾德贵恰恰与他相反,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志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志向,他所获得的成功,完全靠的是运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祖坟冒青烟”。

关于职场生涯有运气的例子,在媒体上曾有过这样一篇报道,说是有一个青年参军入伍,当的是汽车兵。因为表现一般,业绩平平,服役期满就转业回乡了。当时村里正在选村长,都说他当过兵见过世面,村民便一直推举他当村长。当了村长不到一年,上面来了一个推荐上大学名额,他是最年轻的村级干部,就被推荐去上大学,上的是名牌大学,还是自动化专业,他的文化功底仅是小学水平。那时上大学毕业包分配,毕业前他事先找学校,说自己专业知识不行,能不能分配做点社会工作。正好某大企业招团干事,学校就推荐他去了那里。后来市里又来招年轻干部,他又被调走……当然,这个人最后落马,但落马时已经官居某市的副市长,而他当兵的老班长,还在一个工厂小车班当司机。

拉回来说贾德贵,他虽然不如上述那位“洪运齐天”,但相形之下,他们的运气还真的有几分相像。

当年贾德贵从乡村插队回到城市,被分配到建筑公司灰土班,说白了就是壮工班。当时青年多,一个班几十号人,需要有个副班长,其实就是人多记记考勤,相当于乡村的计分员。班长看他老实巴交,长的斯文周正,就指定他当副班长,一个月津贴2.5元。因为班长有腰腿病,经常要请假去医院看医生,不在时他自然代理班长。

之后,工程队缺管青年的负责人,他是年轻副班长、还代理班长,自然就被选中,升上了“副股级”。

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原来的“科级”工程队提格为“处级”公司,他被调到公司行政保卫部,担任了“科级”部室经理。后来行政副总退休,他顺理成章顶替成为后勤主管副总。

在建筑施工企业,除去干了几天灰土壮工,对建筑可以说一窍不通,竟然升格成为“副处级”的副总经理,谁能说他的运气不好?北京据说有建筑工人百万人,全国有建筑工人上千万,又能有多少人能坐上公司副总的宝座?

具体到最近他办的几件大事,甭让别人说,连他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就像易经说的那样,好运来了想挡都到不住。

《易经》说:好运的特征,是当你想做某件事的时候,总有人自动地来帮你。这叫有贵人相助,而且这贵人是不请自来的,那才算是真正的有福气。

他洋洋自得的第一件事,就是成功的获得了吴麻子的信任。甭看贾德贵没有远大志向,但“相人”还是有一套的。根据他的经验与观察,像吴麻子这样的人,迟早会有大作为的,因为他身上那股正气,决定了他的仕途必然坦荡,“屈尊”只是暂时现象。

要说吴麻子这种是最不好接触的,因为四六不吃、十三不靠,不吸烟,不喝酒不好女人,无法对他投其所好。但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的妹夫来推销茶叶,自己仅动动嘴,连腿都不用跑,就让他们把库存茶叶销售一空,还要四下进货,仅此一事,就足能使吴麻子对自己另眼相待。

第二件成功的事,就是通过集团宋总,要到一套二居室楼房,现在已经办好了一切手续,下一步稍作粉刷,简单添置点家具电器,就可以对外出租。这件事的开心之处,是根据宋总点拨,他对公司不用说是自己要房、拿公司的房子与集团换房,就直接说在过去分房时,公司欠集团一套房子,现在需要还回去。反正企业分房就是一本瞎帐,都有他们掌握,从来不会有人去查。即使有人要查,也是狗屎卷着马屎,查到最后结局也是“福建福鼎茶叶——白茶(查)”。

要知道,时下由于山西煤老板的推波助澜,房价已经呈现蹭蹭上涨趋势,多出这一套房子,就相当于增加几百万的“合法”收入,他认为自己这个官确实没白当,比当个县长都合适。

第三个即将成功的大事,就是自己未来的仕途有望。那天与宋处聚餐,宋处借着酒劲向他透露,说他已经向沈总提出建议,退休后让贾德贵顶替自己的职位。虽然现在集团还没有表态,但贾德贵心里有底,这些年鞍前马后,自己给沈总没少办事,只要再找机会做做“功课”,晋升这个“正处”是手拿把攥的事。

在许多人的嘴里,都感慨仕途险恶,官场如杀,但在贾德贵看来,凡是有这种想法的人,基本都是不会当官,或者是官没当明白。李鸿章曾经说:“这个世间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做官,一个人要是连官都不会做,那么这个人就太没有用了。”

李鸿章,号少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后被启用为两广总督。曾被慈禧称为“中兴四大名臣”、被洋人视之为晚清“当世三杰”之一。

(待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