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2022年07月05日02:07:22 历史 1432

1941年,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控制了西欧后,突然撕毁与苏联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打算与占领东亚地区的日本前后夹击,共同对付苏联政府。

这份军事计划显然超出了苏联方面的预料,眼看着德军步步逼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想到了自己的中国朋友毛泽东主席。于是,他在1941到1943年之间,先后发送6封电报,请求中国共产党派兵支援。

然而,令斯大林万万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居然委婉拒绝了他的请求。要知道,当时的苏联和中国已经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苏联被消灭,恐怕中国也难逃法西斯的魔爪。

那么,毛主席为何拒绝苏联呢?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利害关系呢?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二战

二战爆发前的平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军事与经济都受到重创,整个社会陷入一蹶不振的状态。可是就在这片荒芜之中,希特勒却寻到了一展雄图的机会。

他打着让德国重新强大起来的口号,建立了德国纳粹党,并凭借该政党一举当选为德国总统。在成功上台后,力推法西斯主义的他开始大力发展军工业,疯狂扩张军队数量。

这一政策背后的意义显而易见,用发展军队带动经济复苏。而当军队发展到饱和时,德国就必须对外扩张,用战争来养活的国民。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纳粹党

因此,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希特勒恐怕早就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可是他并不想提早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为了掩盖这些幕后阴谋,他一直在公众场合大谈和平发展。

希特勒的精彩演技果然骗过了英国首相张伯伦,看着欧洲局势风平浪静,张伯伦力推绥靖政策,与法国领导者勒布伦一起,对德国的军事威胁视而不见。

然而这一切正中希特勒的下怀,他正想要通过装孙子,来掩饰自己的野心。眼见英法两国已经视自己为队友,希特勒又将欺诈目标转移到苏联。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德国秘密向苏联提出和平共处的外交方案,苏联政府完全没有多想,于是便有了那份著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就在这一年的9月,万事俱备的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一炮打响。因为事先准备充分,德国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侵略进行得异常顺利。

屡战屡胜让希特勒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他把目光望向了刚刚和自己签订条约的苏联,企图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并入自己的版图。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巴巴罗萨计划

第一封电报与巴巴罗萨计划

对于入侵苏联的行动,希特勒本人非常重视,他亲自参与制定了巴巴罗萨计划,并打算派出500万人的庞大军团,迅速占领整个苏联领土。

1941年6月,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依照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德国的突然入侵让苏联主席斯大林措手不及。

而就在这时,德国的盟友日本也向远东地区增兵,企图与德军一同夹击苏联政府。就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刻,斯大林向中共领导者毛主席发去一封电报。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斯大林

在这封电报里面,斯大林直接向毛主席阐述了,苏联政府所遭受的危机,请求毛主席派出军队,牵制在中国东北、河北、内蒙等地集结地日军,破坏日军在这些地方的运输交通线。

毛主席在收到电报后,沉默了良久。照理说,苏联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老大哥”,如今陷入危难,毛主席应该帮助苏联才对,但是他为何要犹豫呢?

这其实跟当时的抗日战争有关,当时国内抗战正处于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率领下的敌后战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游击作战。此时,要是派出部队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正面对抗,那无疑是以卵击石。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而且就算毛主席想与日军正面较量,当时我党控制的军队也没有那么大的规模,经过国民政府的改编,中国工农红军变为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两支队伍,在国民党反动派策划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几乎全军覆没,我军的实力也被进一步的削弱。

那么,既然这样,毛主席大可向斯大林说明情况,拒绝他的出兵请求。可是毛主席为何又没有直接拒绝呢?

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两个原因:第一,直接拒绝显得很不仗义,毕竟苏联曾多次帮助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第二,毛主席也理解欧洲战局的紧急,一旦让日本和德国联手,苏联将迅速落入德国的魔爪,而德国的下一个目标也很可能就是中国。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破坏交通线

在一番权衡利弊后,毛主席同意破坏交通线的想法,但是却婉拒了斯大林的出兵请求。他对彭德怀指示道:“我军对苏联的配合,是长期的、战略性配合,而不是一时的、战役性配合。”

从毛主席给彭德怀的指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想法,那就是在不影响大方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帮助苏联度过难关。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虽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但对于铁路线的破坏,却极大地延缓了日军集结部队的速度,甚至将日德夹击苏联的计划,掐死在了摇篮之中。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莫斯科保卫战

第二、三封电报与莫斯科保卫战

在中国共产党拖住日军的时候,斯大林率领的苏联红军挡住了德军的猛攻,将战争拖入了寒冷的冬季。

众所周知,苏联的冬天十分寒冷,根本不适合军队的大规模作战,而希特勒却不以为然,他在部队没有换上冬装的情况下,要求德军集中火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突袭,企图用这种方式再打苏军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德军的这种疯狂举动,斯大林急令朱可夫将军挂帅,组织莫斯科外围的防御战线。就在此时,苏联的情报部门却意外截获一封日本的机密文件,这让斯大林的内心再次恐慌起来。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斯大林

那封文件是关东军发给日本内阁的一份军事报告,报告中的一条建议写道:“皇军应主动进攻蒙古,控制远东地区,对苏联形成更为有利的策略。”

就是这一句话让斯大林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已经将所有驻扎在远东地区的精锐部队都调回莫斯科参与防卫。一旦日军进攻远东地区,便能轻易突破苏联的防线,进而蚕食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大面积国土了。

于是,斯大林向毛主席发去了第二封电报,他请求毛主席在东北地区发展军队,并派出部队配合苏军的行动,向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以分散日本本土的注意。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面对斯大林的第二次请求,毛主席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原因无他,当时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上,敌我态势终于发生转变,我军从被动挨打转变为僵持状态,中日两国军队都集中在长沙的战场上。

别说是日军了,就算是我军也没有多余的兵力,能够突破冰天雪地的远东地区,所以斯大林的这番忧虑完全是多余的。

彼时,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红军顶住德军一轮又一轮的炮火,终于在第二年的春天,开始全面转入反攻状态。而就在这个时候,苏联却再次截获了日军的情报。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日军

原来是受天气的影响,远东地区再一次进入了日军的视野。他们在东北地区大肆集结部队,准备随时向苏联进发。

斯大林不想自己反攻德国的计划,被远东地区的日军破坏,于是他便给毛主席发了第三封电报,请求毛主席派兵牵制日军。

和上一次一样,毛主席又委婉拒绝了斯大林的请求。这一次拒绝苏联倒不是因为抗日战争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国民党的小动作,我军无法抽出人手支援苏联。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蒋介石

当时,好不容易从抗日战争中腾出一些部队的蒋介石,全然不顾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情意,调转枪头再一次指向我党。

毛主席深知我党目前的重心,应该放在抗日战争与反对国民党的统治中去,至于派兵去协助苏联,完全是舍近求远的行为,也不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四、五、六封电报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在苏联打赢莫斯科保卫战后,希特勒被气得暴跳如雷,他决定跟苏联死磕到底。这一次,他将目标锁定在了斯大林格勒,这座以斯大林本人命名的城市。

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莫斯科,一旦斯大林格勒被德国占领,那么莫斯科南部的所有布防都将失效,而且斯大林本人的名誉也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而斯大林又怎会猜不出希特勒的想法,他将苏联近乎一半的兵力都调集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一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此开始。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斯大林

希特勒不止用上了飞机大炮等军事攻势,还打起了心理战。他四处散布日本将配合德国共同进攻苏联的小道消息,弄得斯大林十分紧张。

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斯大林只能再次给毛主席发去电报。这一次,他吸取了之前没有得到支援的经验,一改以往请求的姿态,而是强行要求毛主席派出两个师到蒙古地区。

同时,他还是许诺了毛主席一些好处,声称只要毛主席派兵前往蒙古,他就会在那儿准备一些先进武器。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武器装备

当时,我军正处于武器严重紧缺的状况,斯大林愿意为我军提供先进的军事武器,正好可以满足我们的装备要求。斯大林试想着,就算出于对武器的考虑,毛泽东也该同意出兵了吧。

可是,毛主席却依旧婉言拒绝了他。因为我军虽然急缺武器装备,但是冒着极大的风险,长途跋涉去蒙古大草原拿武器,实在有些不切实际。

更何况,万一斯大林食言,没有给我军提供武器,而我军又暴露在毫无掩护的大草原上,后果完全是不堪设想的。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斯大林在收到毛主席拒绝的电报后,立刻补发了一封请求电报。这一次,他根本没提上一封电报中所说的武器装备,只是请求毛主席派出部分部队,前往蒙古地区观察日军动向

毛主席看到这封电报,意识到斯大林虽然没有提及,我军到达蒙古后的具体动向,但是一旦爆发战争,我军战士还是会成为苏联的挡箭牌。毛主席不愿用我军将士的生命去做赌注,所以他便再一次拒绝了斯大林的请求。

与此同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42年一直打到了43年。苏联以极为沉重的代价换取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全歼了入侵斯大林格勒的五十万德军。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斯大林

就此,苏联在与德军的交手中彻底占据上风,苏联红军也全面收复失地,转而向德国境内进发。为了确保日军不会趁机偷袭苏联,斯大林给毛主席发去了第六封电报。

这一次,斯大林的请求终于不再过分,他希望毛主席能在长城内外布下一些队伍充当侦察兵,一边观察一边牵制日军的力量。

毛主席浏览了这份电报后,同意了斯大林布置军队的请求。他把一些部队部署在了长城附近,并准备随时向东北地区渗透。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毛主席之前一连五次拒绝了斯大林布置军队的请求,那为何唯独这一次他选择同意了呢?

这是因为毛主席非常清楚,长城附近有地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是个利于驻扎部队的地方。另外,抗日战争已到了尾声,越接近东北地区,越方便收割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

就如毛主席所料,这一布置为我军在抗日战争后的三年内战中取得了不少优势,东北野战军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41年后,斯大林先后6次请求中共派兵支援,毛主席:无能为力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结语

从斯大林的这六封电报中可以看出,毛主席不帮助苏联的原因并非毛主席不愿意,而是斯大林的请求完全超出中国共产党的承受范围。

而毛主席对待苏联的外交态度,也表现出我们绝不会因为对方是盟友,就不顾一切地提供帮助,而是应该在综合了现实情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彼时,我党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任何一个决策失误都可能葬送共产党人几十年的努力,毛主席的英明决策,不仅让我党从困境中不断成长,也展现出了中国人不卑不亢的礼节气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