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1953年,“长江舰”号军舰航行在静谧的水面上。
突然,从船上传来的一阵喧闹声,打破了这份持久的静谧...
“每顿饭两菜一汤,菜还是两小碟,好的时候就一荤一素,不好的时候就连辣椒也算一盘菜。这么差的伙食,就连我们吃的都比毛主席好,这怎么能行,我们必须要来提意见了。”
随着话音刚落,舰艇上的船员就将毛主席的管理员给围了起来。
管理员赶忙说道:“不行啊,主席每月的伙食只24万元(旧币),稍微吃好一点,主席就要查问,多花一点钱我就得挨批评啊。”
就在管理员和水兵们“纠缠”的时候,一阵浑厚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这是怎么了啊,不就是一餐饭嘛,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吃能延年益寿也说不准呦。”
看着眼前魁梧而兴致昂扬的毛主席,众人的心里除了敬佩就是心疼,谁都想不到毛主席这个领袖,居然过得这样清贫。这在军舰上的4天3夜,可该怎么过啊....
- 4天3夜的长江航行
1953年2月14日,“长江舰”和“洛阳舰”两艘舰艇于上海吴淞码头紧急起航,全速向着武汉进发。这让“长江”舰政委刘松一头雾水,同时也意识到:“能让两艘舰艇同行,还有大队长王德祥亲自编队指挥,这次的任务一定非同寻常。”
想到这里,刘松的神经瞬间紧绷了起来。
在得到具体的任务指示后,也顾不得水兵们还没起床,刘松便把大家都召集了起来,十分严肃地宣布:“我们此次的任务是要迎送首长,务必要打起十二万分的警惕,无论如何都要保障首长的安全。”
这一指令的下达,让所有水兵都如同刘松一样,立马意识到:“这位首长的身份不简单。”
对于这位即将见面的首长的身份,大家进行了一番猜测:“按说现在这个时候,能来我们舰艇上视察的中央首长还真是挺多,能见到哪一位都是我们一辈子的荣幸,要是还能有那好运气见到毛主席,才真算是人生无憾了。”
水兵们都想着能利用这次机会,见到毛主席的真颜,但大家又都清楚毛主席工作繁忙,根本就抽不开身。可话虽如此,心里难免还是有所希冀。
直到19日的这天上午,这份希望,突然变成了更大的失望。
因为那些工作人员带来的行李当中,居然都是一些“不入眼”的东西:用两条长凳子上铺着那张简陋的木板做床,上面就只有那么一条薄垫子,一床洗的白的发旧的被单,以及一条白底兰花毛毯和白色里子的被子。
除此之外,也就是几只破旧的箱子和椅子。
本想着毛主席不会再来了的水兵们心想:“就算毛主席不来,不管保护哪位首长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人民服务,必须尽职尽责。”
于是,水兵们就这样抱着满心的豪情,跟随着“长江舰”和“洛阳舰”一同在长江的江面上行进着。一直到当天的11时,两艘舰艇停靠在了汉江关码头,等待着那位即将登舰的首长。
不一会儿,三辆小轿车便从远方由远及近地驶来。在舰艇上列队的水兵们个个都是心潮澎湃,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随着这三辆小轿车在码头驶停,水兵们盯着第一辆轿车,眼神中闪过瞬间的激动。但在车门打开后,便又恢复了常态,随后便把目光都聚焦在了第二辆轿车的身上。
本以为这辆轿车上坐的也不会是他们的“意中人”,但是那位头戴黄绿色的旧解放帽,身穿一件褪色军绿色大衣的身影一出来,水兵们的心就开始不受控制的狂跳,这样魁梧的身材,还能是谁。
直到那人的身体转了过来,人群中便出现了一阵惊喜的声音:“毛主席!”
是了,真的是毛主席来了。他们要护送的那位首长竟然真的是毛主席。
在经过一番番过山车似的心情起伏,终于一锤定音了。水兵们那份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眼中的泪花止不住的打转,一个接一个的传递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随着副舰长王内修的一声令下,所有的水兵立即排好长队,随时准备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听完汇报的毛主席,不紧不慢地微笑着挥动着手臂,向在场的所有人致以诚挚的问候。直到走到“长江舰”的甲板前,毛主席晃动着的手都还没有放下。
看着毛主席顺利登上“长江舰”,众水兵还有其他的随行人员也都陆陆续续登上了舰艇。
上午11时30分,载着毛主席的“长江舰”正式起航,“洛阳舰”也紧随其后。在两条舰艇的全方位护送之下,毛主席开启了令人难忘的4天3夜的长江航行。
- 毛主席上舰查看,心情百感交集
毛主席顺利登上“长江舰”后,并没有顾得上休息整顿,而是直接一头扎进了各个战位以及各个舱室之中,想着亲自和这些水兵们聊聊天,考察一下海军的实际情况。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登上军舰,对于一向信奉“实践出真知”的毛主席来说,这是一次好机会。
从驾驶台走到厨房,毛主席心中感慨良多。他一边希冀着中国的海军事业能够发展的更好,舰艇能够制造的更加先进,又期盼着水兵们的生活质量能更上一层楼,最起码伙食问题得被放在心上。不吃饱,又怎么好打仗呢。
从厨房出来后,毛主席走到了放置主炮和副炮的舰舱。在枪炮长贾荣轩的口中,毛主席得知:原来这些枪炮都是由日本制造出来的。
随后,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满船的水兵们说道:“相信在5年后,我们也能装我们自己造的炮,到那时候就是自给自足了。”
毛主席的这番话,让那些在外面站立着的水兵们心潮澎湃,谁都知道枪炮这种东西,还是握在自己手中的好,总是依靠着日本的制造也总不是回事。真的像毛主席所说,自己的国家也能造炮了,那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啊。
正当大家都回味着毛主席的讲话时,毛主席却早就移步到了他们中间,亲切问候着他们的衣食住行:“不知道大家来到海上做海军是否习惯,学习情况又是否良好啊。”
听到毛主席的问话,大家也不藏着掖着,马上回答道:“请毛主席放心,我们来到海上一切都好。做海军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学习起来也没有困难。毕竟陆地上的仗已经打完了,现在也就只有海上还可能有仗打,我们都是求之不得。”
毛主席听后脸上露出了笑意,马上说道:“这就好啊,这就好,过去我们就只有陆军,部队也都是在陆地上,秉持的也都是爱山爱土的信念,如今大家来到了海上,成为了海军,也还是希望大家要爱舰、爱岛、爱海洋啊。”
看着那些目光灼灼的水兵,毛主席暗忖了很久,还是开了口:
“过去的侵略历史印证着海洋的重要性,但是我们过去没有海军,更没有空军,所以我们只能因为落后而挨打。现如今,我们虽然有了飞机,也有了舰艇,但还不够强大。大家要一起努力干,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不行就再来一个五年计划,到时候我们就一定能有先进的军舰。”
毛主席的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份责任与重担。大家都是军人出身,都是曾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数年,在知道和平可贵的同时,更知道守护和平,是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现在的新中国,正如初生的婴儿,需要所有人的托举,才能获得成长的希望。他们在场的每个人,都硬是义不容辞。
接着,毛主席在“长江舰”的主炮身上发现了问题:原来这早就已经成为了一门哑炮,根本就打不响,现在摆在那里也就只是充充场面。
这让毛主席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憋闷了起来,尽管人的热情跟上了,但技术却跟不上,这还怎么实现建设先进海军的计划啊。
看着毛主席的心情变得沉重,所有的水兵也都安静了下来。
但这一次,毛主席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默默返回了舰舱之内,继续进行了问询与视察。直到下午6点钟,军舰停靠在了黄石港的码头,毛主席也带着一行人上了岸,和当地的地委书记进行了谈话。
时间过去了2个多小时,毛主席才返了回来,登上军舰之后,毛主席也变得更加沉默,脸上的笑意也失去了很多。和大家示意的时候,也没有了那种昂扬的情绪,甚至在回到房间之后,屋内的那盏灯,更是长亮不熄。
这让水兵们十分忧虑,但又不好出言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守在门前。知道夜里的天气凉,水兵们更是想着办法给毛主席加煤升温,生怕冻坏毛主席。那几晚,水兵们的身体是凉的,但心却是热的。只要毛主席好,那他们就好。
直到天蒙蒙亮,毛主席的管理员也打算上街给毛主席买点米,好做饭吃。但是在外面守了一夜的水兵却将管理员拦了下来,拉着他就要去取船上的上等白米,嘴里还说着:“要多少就拿多少,现在就去,可千万不能饿着主席。”
谁知道管理员却说什么也不肯去,一来二去之下,双方竟然还发生了争执,直接将毛主席给吵了出来。
- 毛主席乘军舰航行4天3夜,伙食比水兵还差
“主席对自己生活很是严格,要吃也只吃普通米,你们那上等白米,主席断然是不会吃的。”管理员说完这话就奔向了码头,上街买回了30斤普通大米。
谁知道刚一上舰,这群水兵就又都围了上来,一直说着什么“要给主席改善伙食”。
原来就在管理员走后,这群水兵就知道了毛主席每顿饭都是两菜一汤,菜还是两小碟,好的时候就一荤一素,不好的时候就连辣椒也算一盘菜。这和他们的伙食费比起来,居然还要少上一半,这让他们非常心疼。
但是被舰艇上越来越多船员围起来的管理员,除了手足无措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慌张的说道:“不行啊,主席每月的伙食只24万元(旧币),稍微吃好一点,主席就要查问,多花一点钱我就得挨批评啊。”
管理员和水兵们就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一阵“纠缠”。
就在这时候,一阵浑厚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这是怎么了啊,不就是一餐饭嘛,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吃能延年益寿也说不准呦。”
看清来人居然是毛主席的时候,水兵们马上便散了开来,管理员也连忙提着东西到厨房为毛主席准备早餐。
显然,毛主席的那番话,解决了这场“小纠纷”,而毛主席那份两袖清风的品格,也着实让所有人感到赞叹。看来,毛主席的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好多年了,怎么能期盼着在这军舰上的4天3夜就改掉呢?
这餐早饭过后,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毛主席,双方谈了很久。到下午、晚上的时间,毛主席也没有闲着,一直都在接见着上舰汇报工作的安庆地、市党政领导,就连在航行过程中答应的为军舰题词的事,也都放在了脑后。
好不容易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时间便已经到了晚上,毛主席这才拿出了笔墨纸砚,在纸上挥舞下了一串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在毛主席的心里,是知晓当时中国陷入了怎样困窘的境地。近代中国海军的兴建,本就充满了各种坎坷,面对外国的坚船利炮,中国海军无论是从装备还是制度上,都显得十分落后。
到了国民党的手中,却还是沿袭着陈旧的划分制度,一个连内部都充满了封建腐败的政权,又有什么领导力可言?
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海军好不容易有了发展的内部环境,但又遇上了帝国主义对我国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围攻,尤其是朝鲜战争的进行,美军在台湾海峡兴风作浪,这种内外交困的局势,实在是让毛主席操碎了心。
如果海军再不建设起来,新中国岂不是又要成为别国刀俎下的鱼肉?出于此种考虑,毛主席才对“长江舰”等海军进行了一系列细致周密的考察。这串题词,昭示的也正是毛主席对我国早日建设出强大海军的殷切期盼。
毛主席在顺利抵达南京之后,为“南昌舰”、“黄河舰”,以及“广州舰”这三艘军舰的题词,也都和“长江舰”与“洛阳舰”的题词如出一辙,那句“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也同样成为了砥砺中国海军未来几十年,迅猛发展的最强音。
哪怕到今日,这句话也不会过时。
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也永远会如同最耀眼的那颗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永不磨灭。
中国海军创造壮阔未来的脚步,永不停歇。中国实现傲立于东方之林的民族梦,永不凋落。中国人那份悼念伟人的情怀,亦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