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南都“假太子”案——弘光遗事

2022年07月02日13:55:11 历史 1314

大明南都“假太子”案——弘光遗事

于恢


曾经有一部老电影《传国密诏》,讲述的是崇祯太子一路逃难,来到南京反被认作“假太子”的故事。对于明末“假太子”一案,历来众说纷纭,至于其间真伪,似乎也很难辨别。因为历史学家注重的是证据,而非看似合理的推论。

现在留下来的官方记载,都认为太子是假。而一些民间笔记,却认为太子为真。笔者不是历史学者,对于明清史料接触不多,所以只能凭借所能看到的资料来对此作一分析。

在电影当中,崇祯皇帝将写好的即位诏书亲自交给太子,并且太监王承恩还嘱咐侄儿王之明小心护送。但是到了南京之后,弘光皇帝不愿让位。因此马士英故意刁难太子,诬陷太子为假,还言之凿凿地说太子本名王之明,就这样太子就被关了起来。


王之明怀揣着即位诏书跑到左良玉那里求救,于是左良玉以清君侧的名义挥师东进。然而一直虎视眈眈的满洲贵族也开始攻打南京,最终南京陷落。

当然电影中的王之明实际并不存在,所谓的王之明据说是弘光朝廷强加给太子的名字。据当时的笔记记载——太子被关到监狱之后,愤愤不平地说道:我乃明之王,何来王之明!

但从文笔分析,这则明显具有戏剧性的记载,可靠性并不大。虽然如此,笔者还是倾向于太子为真。因为但凡假冒,总要有利可图。此时山河破碎,兵荒马乱,不知道假冒太子究竟有何目的?说起假冒皇族的事例,在南宋倒是有冒充公主的事情。但那时宋金之间已经达成和议,所以假冒皇族可以得到荣华富贵。而弘光年间的所谓假太子,不知因何非要冒充太子?


关于弘光年间的假太子一案,绝非空穴来风。只是此案匆匆了结,确实容易给人留下疑点。我的看法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崇祯皇帝的皇子是有可能逃出来的。李自成虽然属于“官逼民反”,但李自成对待皇帝还是相当尊敬的,尤其是看到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更是为之动容。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崇祯皇帝的几个皇子都受到了相当的优待。

对于李自成来说,攻下了明朝首都,还俘虏了明朝太子,何况还有大批的明朝官员投降,此时的李自成真可说是志得意满。所以李自成并未想过要进一步巩固政权,反而是以一副天子的姿态派人去招降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但出乎意料的是,吴三桂竟然投降了语言风俗完全不同的满洲贵族。毫无防备的李自成面对吴三桂与满洲骑兵的联合进攻,竟然兵败如山倒。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失去了斗志的农民军,无异于一群惊慌失措的绵羊。一片慌乱之中,自然无人关心太子的下落。于是,明朝太子就趁机逃出了北京城。当然电影中的传国密诏是没有的,太子首先想的就是先逃到南方再说。

以上的论述即是说,明朝太子有很大可能从北京城里逃出来,并且来到南京的太子就是真太子。至于弘光朝廷出于私心,故意将真作假,这也十分正常。


大明南都“假太子”案——弘光遗事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探访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抢险和维修 - 天天要闻

探访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抢险和维修

6月16日6时至17日6时,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遇持续性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6月17日凌晨2点40分,有着“客家第一祠”之称的李氏大宗祠东西两侧两列横屋坍塌,受损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座无重大损毁,无人员伤亡。图为6月20日,相关部门和文物专家陆续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况。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因病逝世  简历从官网撤下 - 天天要闻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因病逝世 简历从官网撤下

大皖新闻讯 6月20日,一则云南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锐已于日前离世的消息引发了关注。大皖新闻记者就此咨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证实,消息属实,并称陈锐系因病逝世。陈锐的简历已从官网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陈锐的简历已从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网撤下,而在该官网搜索关键词“陈锐”,显示的...
两尊明代金佛差点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卖行员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观赏石获刑 - 天天要闻

两尊明代金佛差点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卖行员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观赏石获刑

利用拍卖行员工身份,将货主委托的拍卖品低价雇人夹带运输进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四中院获悉,近日,北京一名拍卖行员工因走私多件拍品获刑。值得注意的是,该名员工走私的拍品中,有两尊明代金佛,该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决并成功从我国香港地区追回文物的案件,有力打击了走私犯罪,保护了国家文...
赖清德叫嚣“拒统”,称首战即终战是投降论述 - 天天要闻

赖清德叫嚣“拒统”,称首战即终战是投降论述

在意识到自己的“520”演说引起了两岸巨大震动之后,“台独”头子赖清德就开始想尽办法撇清自己的责任。但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来糊弄不熟悉中文表达的西方媒体,当赖清德面对岛内民众时,露出的则是另外一幅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