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延坡工作室丨谁能让中国成为那不打仗的“一片净土”

2022年07月01日22:36:20 历史 1019

井延坡工作室丨谁能让中国成为那不打仗的“一片净土” - 天天要闻


谁能让中国成为那不打仗的“一片净土”

■井延坡


1932年,《东方杂志》曾策划了一次征求“新年的梦想”活动。它向全国各界人士发出征稿函,提出的问题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有学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只希望国中有小小一片不打仗、无苛税、换门牌不要钱、人民不必跑入租界而可以安居乐业的净土。”


“不打仗的一片小小净土”,可能就是90年前很多国人心中的“中国梦”。


这个梦想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的卑微,但卑微的背后又承载着多少苦痛。自1840年西方列强用舰炮轰开清王朝的国门开始,贫弱、愚昧、落后,仿佛就如一条从天而降的紧箍,紧紧地套在中国人的头上。忍耐或是抗争,沉沦或是奋起,成为所有中国人不得不面对,也不得不扛起的历史重责。


现在看来,作为这场时代风云最直接的应对者,当时的一些清廷官员们也不可谓不努力:


19世纪60年代,为挽救没落帝国,清廷洋务派提出了诸如“自强求富”“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口号,不遗余力奔走朝堂,穷尽各种办法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但一场甲午战争就轻易击碎了这些清廷大员们的迷梦。丰岛海战失利、黄海海战失利,接着旅顺失陷、威海失陷,就连30余年洋务运动积攒的最大军事成果——北洋水师也在落日下全军覆没,空留一腔余恨。


井延坡工作室丨谁能让中国成为那不打仗的“一片净土” - 天天要闻

“镇远”舰铁锚。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镇远”舰被日军俘获,编入日本海军舰队,后来日本为炫耀战绩,将“镇远”舰铁锚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被迫将铁锚归还中国。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有人说,这是帝国决策者枉顾国际时局、醉心虚假繁荣造成的战略性失误;也有人说,这是清廷大员们临阵怯战、保存实力导致的军心涣散。但透过历史的表象,失败苦果其实早在甲午战前就已埋下。就拿当时规范水师官兵的《北洋海军章程》来看,“总兵以下各官,皆终年住船,不建衙,不建公馆。”实际的情况却是水师“操练尽弛”“军士去船以嬉”,水师提督丁汝昌在海军公所所在地刘公岛盖铺屋,出租给属下各将领居住。更有甚者将舰船用作“生财之道”,以军舰走私贩运,搭载旅客,赚取银两。政治腐败导致军纪败坏,军纪败坏又酿成国防不断衰败。在列强环伺的19世纪,想以这种方式走出一条富强之路,无疑只能是痴人说梦、空忙一场。


洋务运动没能给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续命,安庆军械所也好,马尾军港也好,北洋水师也好,无不折戟沉沙、灰飞烟灭。尽管存在着技术不足、人才不足、工业体系薄弱等客观原因,但归根到底是腐朽的封建王朝不可能为贫弱的中国寻得真正出路。


埋葬帝制,迎来共和。在辛亥革命中走上历史舞台的民族资产阶级,却不过是近代中国的一缕微光。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进行无限畅想,筑铁路、铺公路、建大港,连通大江南北、内陆边疆,但这样宏伟的蓝图在那个纷繁离乱的年代只能空留纸面。当时,刚刚剪去辫子、脱去马褂的中国人,不仅没能迎来一个朝气蓬勃的未来,反而陷入到更加矛盾的时局之中。列强依旧横行,军阀混战不断,官员疯狂敛财,百姓流离失所……那个曾经的革命党,很快在时代的洪流中迷失自我,成为封建地主、买办阶级、官僚资本的代言人。而这个政党领导下的那支军队,也从高唱“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先锋,沦落为只知欺压百姓、强拉壮丁、依靠美式军援也不会打仗的疲敝之师。


这样的军队如何成为国家的柱石,这样的政党又如何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给了各种角色粉墨登场的机会。苟延残喘的清廷政府,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独裁统治的蒋家王朝,哪一个都想改变中国,但哪一个也没能拯救中国。因为他们只代表了一小部分统治阶级的利益,嘴上讲主义,心里却全是生意,注定只能是站在广大中国人民的对立面。


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命运开始转折,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的复兴不可逆转。101年伟大历史征程雄辩证明:谁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谁真正捍卫人民的利益,和人民一起抗争、一起奋斗、一起创造,人民就会选择谁、跟谁干。大浪淘沙之下,中流砥柱恒存,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井延坡工作室丨谁能让中国成为那不打仗的“一片净土” - 天天要闻

郝毅上世纪60年代留影。


来看看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如磐信念。1932年,当时15岁的郝毅报名参军就是亲眼目睹了红军“为穷人撑腰”。“头顶有红星,心中不迷途”,他的腿在战斗中受了伤就拄着木棍用“三条腿”走了2000多公里的长征路,“我就跟着队伍走,走到哪儿当时真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跟着党、跟着红军,就能得解放”。退休后的郝毅只要看到了、听说了哪里有念不起书的孩子、哪里出现灾情,从几百元、几千元到几万元,他都毫不犹豫地捐出去。2008年初,从不向组织提要求的郝毅,提交了一份特殊的申请——捐赠遗体。共产党人的长征有多长?需要用一生的信仰去丈量。


井延坡工作室丨谁能让中国成为那不打仗的“一片净土” - 天天要闻

冻死在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绝笔。资料图


来看看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场战争。在长津湖畔,零下40摄氏度的极端严寒下,战士宋阿毛写下了“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的豪言壮语。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所缔造的人民军队,在严酷的作战条件下,他们用“气多”力克“钢多”,将装备世界一流的“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为新中国奠定了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来看看70余载党领导下的国家复兴、山河重塑。为摘掉“贫油少油”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县委书记焦裕禄顶着风沙带领兰考人民整治“三害”;为打牢国家安全的基石,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在茫茫戈壁隐姓埋名,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们宁洒热血、不失寸土;贵州万山深处,怀揣“向宇宙的深处进军”的壮志,南仁东带领团队建造“中国天眼”,正是在无路的地方辟出一条路来;战风沙,斗酷暑,和若铁路开通运营,铁路建设者们完成了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实现“闭环”的壮举……


井延坡工作室丨谁能让中国成为那不打仗的“一片净土” - 天天要闻

6月23日,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铁路工作人员从中欧班列(重庆)第10000列列车旁走过。新华社发


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近代苦难长夜到“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时代的中国已经牢牢把握住了历史的主动。


90年前的“中国梦”在今天有了回响,我们的国家和平、人民安宁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如今的世界战火频仍,但中国真正成为了那“不打仗的一片净土”。正因为拥有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我们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搞建设、促改革、战疫情、抗洪水、消贫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也是最宝贵的成功经验。


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远去,如今意气昂扬!


(执笔:李景璇、赵镭饷)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李景璇 赵镭饷

编辑:王丽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