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2022年07月01日17:05:17 历史 1926

“赤子丹心照日月,英雄肝胆映山河。”

何为赤子?心地善良热爱祖国之人。何为英雄?英雄是不顾个人安危得失,用生命挽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人。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对于英雄,有人定义是保家卫国,戍守边疆的中国军人是英雄:有人说是潜心研究科技,让祖国科技腾飞的人是英雄:也有人说是受命于危难,身先士卒谓之英雄,对于英雄十个人有十个人定义,其实他们都是英雄,因为英雄不在乎一个核心:以己之光,点亮人世间。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在浙江金华的婺江有一条以人名命名的道路-祥斌路,路的尽头有一座铜像,是一位年轻的军官。

每年11月30日这天,婺江的城南桥上总会放着一束束菊花,许多市民默默地站立在桥上,有军人、有老人、也有带着孩子的家长,他们互相都不认识,但此时都统一望着平静的江面,默默站立,一言不发。

金华的市民们总会以不同的方式缅怀一个人,一位在这座城市牺牲的军官,他的名字叫做 孟祥斌 。

“来不及了!”有人在大声呼叫“有人跳桥了”孟祥斌循声望去,看见两边一个年轻女子扔掉手机,纵身跳进江里,水流湍急,女孩的身影在江中若隐若现,情况十分危急。身旁的妻子只听到孟祥斌说了一句“来不及了!”下一秒就见丈夫冲了出去。妻子本能地想拉住他,孟祥斌头也不回安慰他妻子“我会游泳”,孟祥斌迅速脱下厚重的外衣鞋子,跳入冰冷的江水中。

生涯履历

1979年,孟祥斌出生在山东省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中,他从小就很听话,小时候孟祥斌就喜欢听大人们讲故事,尤其喜欢停英雄故事,所以小时候就立志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是他的梦想。

1997年,孟祥斌高中毕业就到兰州军区入伍,虽然孟祥斌出身贫寒,但是他热爱钻研,肯吃苦,爱学习有上进心的好青年。组织上非常认可他的工作成绩,于是推荐他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分院。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还于2002年光荣入党,同年毕业分配到某司令部机要科工作。

在穿上军装那一刻起,孟祥斌就知道,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国家和人民,他在军队里每一天都充满热情与期待,平日里的训练他总是最认真的那个,相反他很享受这种生活,每天训练,他都感觉离梦想又进了一步。

2003年,经人介绍,孟祥斌认识了叶庆华,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步入婚姻殿堂,并在一年后生下可爱的女儿。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女儿的到来,孟祥斌十分高兴,他给孩子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孟诗妍,如果不是那场意外的发生,孟祥斌应该有一个很幸福美满的家庭。

为了照顾多病的公婆,叶庆华在结婚后就辞去工作,在山东务农,伺候公婆。抚育孩子,挑起生活重担。

孟祥斌将每个月军官补助分成两份,只留下200零用钱。其余都给家里转过去,每次妻子叶庆华让他自己多留一些钱,他总会说:“我在部队什么都不缺。

舍己救人

身在部队,无法照顾家人,孟祥斌总感觉有些愧疚,当兵10年,他只休了8次探亲假,就连妻子生女儿时,他也在执行任务没能回家。直到女儿满月,孟祥斌才赶到妻子身边,陪伴了她们两天。

2007年,一直忙于工作孟祥斌难得获得一次调休的机会,他的家人也十分高兴,他第一时间赶回家和妻女团聚,11月30日,孟祥斌带着妻女和母亲到市区购物,本想在外面吃完饭就回家,一家人幸福的走在大街上。不过幸福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家人还没在大街上走几步,就听到有人大声呼救:“有人跳桥了。”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当时桥上还有很多人,但是没有一位要施救跳桥女子,作为共产党员的孟祥斌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对这样的场景无动于衷。他迅速脱下外衣,妻子担忧地拉住他,孟祥斌安慰妻子道“我会游泳。”随即奋不顾身地跳下冰冷的江水救人。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当时正值冬天,气温在5℃左右,虽然江水并未结冰,冰凉刺骨的江水让孟祥斌一度双腿抽筋,但也没让孟祥斌退缩,孟祥斌全力向女孩游去,虽然孟祥斌脱了厚重的外衣,但是冬季内衣大多是保暖内衣,这给孟祥斌带来很大阻力。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江水无情的拍打着孟祥斌,水流和寒冷毫不留情的吞噬着他的体力,他游到落水女孩面前,抓住女孩后,孟祥斌一次次将她向上托起。要不是救生艇及时赶到,两人可能都会因为体力不支溺水身亡,在另一名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女孩被成功救起。

此时的孟祥斌已筋疲力尽,只说了句:“我不行了。”甚至都没有力气抓住救生员伸出的手,便沉入江底。

从孟祥斌跳桥救人那一刻,岸上的人都在牵挂着这个勇敢的小伙子,“这么冷的天,水里该有多凉啊!”一名大妈哭着说道。眼睁睁的看着他体力不支,有人找来绳子,怎奈绳子太短!他的妻子叶庆华心痛无比几次想跳江寻找自己的丈夫,被几位热心大妈给拦了下来。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桥上孟祥斌的家人,怎么也不敢相信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会永远的离开她们,明明就在刚刚一家人还有说有笑。但是顷刻间,阴阳两隔,岂能不伤心欲绝?

孟祥斌妻子叶庆华说:“祥斌没有给我留下多少话。我刚到金华,他说对我很愧疚,没有多少时间陪我。但他发誓,要照顾我一辈子,爱护我一生。没想到第二天,他竟与我阴阳两隔。我也有自私的一面,他跳水之前,我拉住他说太危险了,要救也要从岸边游过去,他说来不及了,没有听我的劝。我看到他托着那名落水女子有五六分钟,后来大叫一声‘我不行了’。那一刻,我简直要发疯了。

现场已有人急匆匆报警,警方赶到时,跳江女子已被送往医院。经过公安、消防、医疗等多部门和救援人员的努力下,溺水的孟祥斌被打捞上来,送往市中心医院抢救。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许多市民自发地跟到医院,人们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是还是盼望着这位救人英雄能醒过来。怎奈无力回天,当噩耗传来时,年仅28岁的救人英雄离开了我们。许多人都哭红了眼睛。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那天晚上,在孟祥斌救人的婺江边上,1000多名附近市民自发的为这位英雄哀悼,在河边摆满白色蜡烛,有人拉起了“沉痛哀悼英雄孟祥斌同志”的横幅,还有专人从外地赶来,只为送英雄最后一程。

孟祥斌的事迹影响着许多人,2007年,孟祥斌被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有群众得知孟祥斌是为女儿买红皮鞋路过通济桥时,很多人悄悄的送来红皮鞋摆放到叶庆华居住的宾馆门口,鞋子有大有小,足够穿到孩子成年。

12月1日,跳水女子一大早来到宾馆找到叶庆华,哭着向她表示深深的歉意,并且跪下希望叶庆华原谅,叶庆华也哭着告诉她,“不会怪她,祥斌是军人,舍己救人是军人的职责,以后你要坚强的活下去,只有好好活着才是对自己丈夫最好的报答!”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原来跳水女子是温州人,才23 岁,来金华是见网恋男友,谁知道男友竟然早已结婚,欺骗她的感情,11月30日那天,她与男网友发生激烈争吵,一时想不开跳江轻生。

孟祥斌牺牲后,部队领导了解孟家情况后,便破格将叶庆华安排在部队工作。

在叶庆华进入部队后,组织上派干部对她在军事训练、理论学习等方面做了专门的培训。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还让孟祥斌的女儿破格进了部队学校。

曾有记者问叶庆华:“你后悔嫁给孟祥斌吗?”“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感到后悔的事情,嫁给孟祥斌是我认为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我为他感到骄傲,我的家人也为他感到自豪。”

为丈夫骄傲

穿上迷彩军装,叶庆华沿着丈夫未走完的军人之路勇敢前行,并延续着丈夫友爱助人的善举。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她将孟祥斌最后一个月工资全部捐献给刘桥乡敬老院,并自掏腰包购买冰箱、热水器等。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叶庆华捐助善款2000余元,并注明这是孟祥斌特殊党费。

多年来,她资助十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并在孟祥斌生前就读中学、小学建立免费“祥斌树屋”。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她总会全力帮扶。

14年来,叶庆华还先后帮助100多名烈士找到了家。

为大力宣传烈士事迹,叶庆华联系多名志愿者,筹建英烈事迹馆,2021年,“金华烈士纪念园”正式开放。

在此之前,叶庆华曾拿出十多万元,在云南为志愿军烈士曹启功筹建烈士纪念馆。

一晃十四年过去了,那个当年只会哭的小女孩孟诗妍已经长大了,小时候她对父亲印象模糊,现在她特别理解父亲,理解父亲作为一名军人应有的责任感,她会为这个舍己救人的父亲感到骄傲。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女儿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她想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国家情怀,想让自己的一点力量让其他人感觉温暖。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陨落换回另外一个人的生命。

感动中国70后的英雄——孟祥斌 - 天天要闻

“江声不尽英雄跟,天意无私草木秋。”十四年间,有关英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英雄无论是在战场还是任何需要的地方,都时时刻刻为人着想,即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们虽然逝去,但是英雄的精神永存,值得我们学习。

军人是伟大的,是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与爱戴,英雄精神永垂不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