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帝、伏羲比肩的上古圣人有怎样的生平?

2022年06月30日05:14:07 历史 1050

禹,夏朝开国君主,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禹帝、神禹。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与黄帝、伏羲比肩的上古圣人有怎样的生平? - 天天要闻

图片源于网络

相传,禹治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的禅让,继承部落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国号为夏,分封丹朱(尧的儿子)于唐国,分封商均(舜的儿子)于虞国。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后人称为夏禹,成为上古时代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奠定夏朝,后人尊称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现仍存有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

早期历史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生地有争议(一说在汶上山石纽地区;一说在石坳)。母亲是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在治水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畿以外五百里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与黄帝、伏羲比肩的上古圣人有怎样的生平? - 天天要闻

图片源于网络

禹即位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逝世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与黄帝、伏羲比肩的上古圣人有怎样的生平? - 天天要闻

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典故

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恐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张到十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拽。大禹深情地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匆离开,没进家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