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斛珠夫人》时觉得方鉴明不愧是大征的权臣,朝堂上不露声色就能化解昶王给他设置的一个个难题。反观帝旭似乎没有什么权谋,总是被朝堂的大臣整得无话可说。后面,他离开方鉴明一个阴谋就走不出去。那如果他们两个人换位置,你觉得方鉴明能胜任吗?
大家听我分析过以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方鉴明不善言辞
方鉴明不善言辞,一个帝王总不能让别人猜测他在想什么吧。他在朝堂是孤臣,没有和任何大臣交好。堂堂清海公,又有帝旭撑腰,昶王联合朝堂上大臣就能让清海公辞去官职,只在霁风馆做指挥使。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给一些人很多好处,他就心甘情愿为你做事。他或许要的不仅仅是好处,还需要你言语的肯定,还需要机智应对外来的言语攻击,让自己不至于受别人牵绊。让别人打心眼里真的佩服你,真的知道你的能力。
在言语方面,我觉得他还没有海市做得好。海市在大殿上舌战群儒,怼得那些大臣哑口无言。可是他却被大臣几句话整得无话可说,他是一个实干家,别人交代的事他一定能圆满完成,只是不善言辞,在朝堂上很难八面玲珑。
其次,处理事欠缺方法
鞠七七和他有婚约,这么多年来他居然没有正面回应过她。其实,这样的感情纠葛早该结束,有时候就是一句话的事。而他却一拖就拖了鞠七七十多年,这也是以后的祸根。鞠七七害他,害海市不是没有理由的。
他在剧里一直受伤,却一直让别人隐瞒。有时候想这些小事到底隐瞒目的是什么呢?西平港害怕军心乱,可那时已经打胜仗了。被一老太婆拦街,被一小孩刺伤又是让隐瞒,难道作为清海公这样的事情还要隐瞒,我们有时候怀疑他是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呢?
他的行事风格就是忍,忍朝堂上的言语攻击,忍苏鸣制造得一个个事端。到最后,身边的人一个个跟着受牵连。卓英若不是去瀚州,早就被抓起来了。海市被戳穿女子身份,大臣跪在殿外就是为了治海市的罪。从来不知道一个出生入死的将军,为了护大征,而且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清海公,到最后是这样的结局,被大臣们逼着帝旭治他的罪。
最后,不注重培养亲信
他身边原来有卓英,有海市,有哨子,到最后一一离开,身边只剩下哨子。他的亲信越来越少,可用之人也越来越少。
反观海市,确实有一种过人之处。在去黄泉关时,刚开始就收了四个小迷弟,到黄泉关敢于与军侯的符义硬抗,就是要去支援水井屯。
在西平港赈灾,为自己培养了亲信,收了民心,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朝堂之上,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很快就拿到的巡天印掌握了实权。她后来的实力就连昶王拿她也没有办法,那些朝堂上迂腐大臣估计也不敢再和海市作对了。
其实海市与方鉴明相比,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海市弥补了方鉴明的很多缺点,所以方鉴明喜欢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这只是片面的认识,或许方鉴明身上背负太多,所以忍耐,做事不果断也是事出有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