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湖南华容县——今日凌晨1时许,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华容县去世,享年96岁。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证实了这一消息。至此,中国大陆地区登记在册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仅剩7人。
13岁的噩梦与70年的沉默
小瑞奶奶1930年出生于湖南华容。1943年春夏之交,日军侵占华容县并设立据点,年仅13岁的她在村中被日军掳走,与其他妇女一同囚禁于据点内,遭受了长达数月的性奴役。这段经历不仅摧残了她的身体,更成为她一生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其父为救回女儿,变卖家产通过维持会打点日军,终将她赎回。归家后,父亲反复叮嘱她“不可将遭遇告知他人”,这一秘密被深埋心底长达70余年,直至2021年当地志愿者偶然发现线索。
迟来的诉说与身份确认
2021年5月20日,在养儿媳的陪伴下,小瑞奶奶首次向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湖南调研小组讲述了这段历史。研究中心通过口述、实地调查及查阅县志等资料,最终确认了她的受害幸存者身份。回忆往事时,她因陈丽菲教授一句“您是清清白白的人”而泣不成声,连呼“有青天”,压抑多年的痛苦终得释放。
幸存者凋零与历史正义的缺失
近年来,幸存者数量持续减少。2024年8月,研究中心新确认两名幸存者,总数一度增至9人;同年12月,湖南平江县的湘奶奶(化名)去世,幸存者减至8人;随着小瑞奶奶的离世,这一数字进一步降至7人。
尽管晚年生活宁静,小瑞奶奶始终抱憾:“日方从未道歉,也未赔偿。”这一遗憾亦是所有幸存者的共同心声。她们在生命最后岁月里,仍在等待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承担责任。
国际呼吁与日本的态度
国际社会长期呼吁日本政府解决“慰安妇”问题。2015年韩日曾达成协议,日方承诺道歉并提供资金,但被批评为“政治交易”,未获受害者广泛接受。而日本右翼势力持续否认强征事实,甚至声称“慰安妇制度是战时常态”,加剧了幸存者及家属的愤慨。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指出,幸存者的凋零使历史证据日益稀缺,但研究中心将持续推进口述史整理、档案建立等工作,为历史留存证言。
小瑞奶奶的逝世,再次敲响历史警钟。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战争暴行的缩影。幸存者的生命终将消逝,但对真相的追寻与正义的呼声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