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2021年10月08日20:27:06 历史 1452

1949年开国大典之后,毛主席的画像就一直被悬挂在天安门的城楼上,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精神象征。

但是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心中,这却成为了她们看重的问题。因为在西方国家元首的画像都是换一个元首就换一幅画像。

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闻

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同志

有一位意大利记者就曾经问过邓小平同志这样的问题,那么邓小平同志是怎么机智地回答的呢?毛主席的画像后又隐藏着什么故事?让我们来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闻


其实关于毛主席的画像这背后就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1949年9月,我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即将进行的开国大典。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教授也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给毛主席画一幅画像。

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闻

周令钊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参与了我国国徽、团旗少先队旗、 中国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人民的设计

这对于周令钊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在此之前他还没有接触过毛主席,也没有和毛主席打过任何交道。他所认识的毛主席都是别人口中的毛主席。

可是接到了这样的一项神圣的任务,周令钊当然也觉得义不容辞,因为不管毛主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于中国,中国老百姓做出的这些贡献都是无法抹杀掉的。他开始大量地翻阅毛主席的照片。希望看看胶片定格的瞬间中临摹出毛主席的那么一丝神韵。经过反复的,多层的筛选,最终周令钊敲定了一张毛主席在北平和谈时期的一张照片。


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闻

第一版画像,一般中山装领子上的第一个扣子是风纪扣。


在这张照片中,毛主席戴着八角帽,领口微微敞开。脸上全是幸福的笑容。选好照片之中,周令钊带了些干粮和水就一头扎进了画室之中,看得出来,他这是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了。经过几天完全聚精会神的情况下的创作,终于周令钊创作出来了一幅相当高水准的毛主席画像。看着这副画像只有周令钊知道其中创作的不容易。

每天他的精神都需要保持高度的集中。有的时候饿得实在扛不住了,就啃一下手边的干粮,喝一口水,然后就继续投入全身心的创作之中。

也正是如此周令钊的画像刚刚一出来,就引来了北京市市长,十大元帅之一的聂荣臻聂老总的看望。他听说这位周教授这几天为了完成这个画作已经到了走火入魔,废寝忘食的地步了。现在9月30号,开国大典的前一天竟然真的让他画出来了,看来自己当初真的没有看错人。

聂老总对着周令钊创作的画作细细地观赏了很久很久,看完之后,聂老总还是舍不得放下画作,嘴里赞叹到“像,真像”周令钊看见自己这些天辛苦的成果还是得到肯定与赞赏的所以心里不禁感到一丝欣喜,可是,聂老总突然又话锋一转对周令钊说道,“明天是开国大典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时刻,所以我建议您能不能在画上把咱们主席的风纪扣给扣上”周令钊听完,恍然大悟,想到自己这些天为了创作毛主席的画像,真的是已经走火入魔,只为了还原主席的相貌了,忘了这幅画真正的用途了,是自己疏忽了,连忙向聂老总说道,“还是聂市长想的周到啊,我现在就修改。”于是,又一个通宵开始了。

夜深人静时分,那时北京也已经入秋了,所以窗外连一声虫鸣都没有。而周令钊此时还坐在画板前面,聚精会神地作画,这时周令钊家的门响了,砰砰,一声敲门声响起,周令钊好像没有听见,还坐在画板前认真作画,砰砰敲门声又响了,周令钊这才反应过来,他手忙脚乱地跑过去开门,也不管这半夜三更是不是有什么不速之客。周令钊气喘吁吁地把门打开后,门口的身影让他大吃一惊,是周总理。

看着周总理慈祥的眼神,周令钊瞬间肃然起敬,他邀请周总理到自己的画室里面来坐坐,看着一地狼藉的画室,再看看周令钊画板旁边放着的一堆啃得乱七八糟的干粮,周总理对这位教授也多了几分的敬仰,他对周令钊说道“周教授,虽然画上有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但是这个如果是挂在城楼上是看不大清楚的,还麻烦周教授再修改一下”看着周总理作为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自己竟然是如此和蔼的态度,周令钊当时就觉得非常感动。他马不停蹄地就投入到画作的修改之中。

经过了这两次修改毛主席的画像终于画好了,可是周令钊教授却没有忙着要休息,他陪同挂画像的工人们一起来到了天安门城楼上,陪同他们一起用三个铁丝绑住画像,缓缓地爬到梯子上,将画像挂了上去。几个小时后,开国大典正式开始,周令钊在下面目不转睛地看着,周令钊终于看见了毛主席的真人,仿佛比画上的还要让人感到亲近,再看到自己的画作挂在毛主席的上方,受到底下的百姓们的称赞,他默默地在心里给自己说了一个字,值。

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闻

当然这只是第一幅的毛主席画像,从那年之后,为了能够保证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的崭新程度,每年都会换上一幅毛主席的画像,那个时候,为了感谢毛主席对新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在老百姓的家中,也基本上会挂上一幅毛主席的画像,而人们画像的标准也是跟据天安门上的这幅画像来的。


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闻

工作人员正在吊装车的帮助下更换画像


1964年的时候,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变成了一张版侧面的,这在老百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都习惯了毛主席的那张标准的全身像,现在突然变成了这样,所以多多少少会提出一些批评,老百姓们认为这张毛主席的画像,只有一个耳朵,而且眼神一直朝上,这个对于主席的光辉形象有着很不好的影响。


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闻

1964年版本


当时负责主席画像的新华社也认真倾听了群众的建议,于是重新绘制了一幅毛主席的双耳标准像。后来每年天安门城楼上的画像基本上也是这一幅,从1967年至今,从没有改变过,这也体现了,老百姓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以及毛主席在老百姓心中崇高的地位。

1977年,邓小平同志重新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他向群众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相当伟大的战术方针,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大街小巷没有再像以前那样贴满毛主席的画像了,这个现象在国际上都引起了很大的讨论,这也吸引了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决定到中国来看看,看看改革开放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

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闻

这位女记者叫法拉奇,在那个时候她可是世界闻名的女记者,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她对基辛格的采访事件。那时基辛格正在美国政坛混得风生水起,熟识他的人都会管他叫上一声老狐狸,可是就这么一条老狐狸,在接受法拉奇采访的时候竟然被法拉奇引导,说出了,美国不该打越战毫无意义这样的话,这句话在当时的美国一石激起千层浪。

人们纷纷惊讶这个笑不露齿的教授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基辛格也是当天就矢口否认,说自己没有说过这样的荒唐话,然而法拉奇可以说是一点面子都没有留给基辛格,当天就把采访的录音内容公之于众。

这也导致后来基辛格甚至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接受法拉奇采访是自己这一生中做过的最愚蠢,最错误的事情。也正是在这个之后,法拉奇进入了世界新闻界的中心,她对事实的追求和对于热点的把握基本上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当时各国的领导人都不愿意去主动接受法拉奇的采访,生怕自己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沾一鼻子灰。

可是,邓小平同志竟然愿意主动接受法拉奇的采访,原因也很简单,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如果有像法拉奇这样在国际上出名的人来中国一趟的话,会为我国的招商引资带来很好的影响,所以他想都没想就接受了法拉奇的采访要求。要知道法拉奇这次可是有备而来的,她准备了很多犀利的问题,来采访邓小平同志。

虽然大纲定的是改革开放,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法拉奇绝对不会问那些只关于改革开放的那些场面话。而全世界当时基本上也都在关注着这场采访,他们想看看法拉奇是怎么样将邓小平这个完人给拉下马的。

天安门上的画像挂了多久?1980年邓小平主席早已做出回答 - 天天要闻

早期版本

果不其然,法拉奇在采访的第二天就问了一个相当犀利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画像是否会被取下来,邓小平同志也只是简单地笑了笑说,毛主席像会保存到永远,法拉奇似乎不是很满意这个比较官方的回答,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是邓小平同志一句话就堵住了她的嘴,他说“中国人是重感情的。我们永远会纪念毛主席这位国家和党的缔造者”一番话,让向来善于诡辩的法拉奇哑口无言。后来邓小平同志称这次采访不过是温水煮青蛙,基本上没有什么紧张的,而法拉奇的落败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一个乐谈。

的确如同邓小平同志说的一样,我们要永远记住毛主席这位伟人,这位新中国和共产党的缔造者。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样的话,还会吟唱百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 天天要闻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