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人称六郎,出身天波府,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2021年09月23日19:21:11 历史 1610

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后改名杨延昭,人称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大将杨业的长子,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

其父死后,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

杨延昭人称六郎,出身天波府,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 天天要闻

杨延昭自幼沉默寡言,但善于观察事物,思维敏捷。受家风影响,很小就开始习武练剑,精通各种兵器,尤其练得一手好枪法。从小跟随父亲过着军旅生活,耳濡目染之中学习了许多军事知识。

少小之时,延昭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常列阵排伍,操练军阵,作打仗的游戏。因此,成年人见状便啧啧称赞延昭:“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孩子长大之后必定是做将帅的材料。”

杨延昭人称六郎,出身天波府,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 天天要闻

延昭少时不仅舞枪弄棒,在其母的教导下也用心读书,尤其对兵家的论述认真研读。老将军杨业很喜欢儿子延昭,他时常感叹:“这个孩子很像我呀!”

因此,到杨延昭大一些的时候,杨业常把他带在自己身边。研究用兵谋略的时候,杨业也允许杨延昭在身边旁听;出兵征战时让他参加战斗。这样既提高了杨延昭的谋略能力,又锻炼他的勇敢精神。

杨延昭人称六郎,出身天波府,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 天天要闻

杨延昭很为父亲争光,他自小勇猛无比,作战时常冲锋在前,身为战场统帅之子,不仅不用别人保护,反而成了打冲锋的勇将。将士们见到杨延昭英勇杀敌的风采,无不称赞:“真乃将门虎子!"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年),契丹贵族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当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九月初,辽军攻遂城,杨延昭等人飞书告急,请求增兵为援。

杨延昭人称六郎,出身天波府,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 天天要闻

河北大将傅潜畏怯不敢出兵,遂城被辽国大军围困。遂城城池很小,军事设施又很薄弱,辽军攻围甚急,随时都有攻进来的可能。

杨延昭虽指挥部队将他们一次又一次打退,但由于辽国萧太后亲临城下,自执桴鼓督战,箭飞如雨,危势并不稍减。城中守军不满三千,众心危惧。杨延昭则从容自若,集中城中全部的少壮男子登城,发给武器铠甲,日夜护守,一直坚持到十月间。

杨延昭人称六郎,出身天波府,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 天天要闻

时至初冬,本不甚冷,适值寒潮,气温骤降,杨延昭命城中军民从井中打水浇灌到城墙上,一夜之间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辽军攻城不下,只好绕过遂城进攻别处。杨廷昭乘机追杀,截获了辽军许多武器。

这次战役结束后,杨延昭等即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特意召他询对边策,并称赞年轻的杨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 天天要闻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内的阿塞拜疆人,甚至还造成了2人丧生的结果。俄方面表示,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国国籍,且涉嫌谋杀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则表示,这是俄在针对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为他们有被打过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开始抓境内的俄罗斯人,同样给他...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 天天要闻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国民党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举办首场反罢造势。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不准有皇帝,民进党不要想着当皇帝。他也轰民进党放任自己的禽兽攻击国民党,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不想后悔就出来投票。连胜文宣讲反罢,他说,台风来的前一天特别闷热,感谢大家愿意为了捍卫台湾的监督与制衡站出来,防止绝对权力绝对腐化,...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国民党一系列反罢免大型造势活动中的首场宣讲,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登场。台北市党部代理主委、议长戴锡钦上台助讲表示,这次民进党所发起的大罢免,是台湾自由法治推动三四十年来面对的最大人祸,还批所谓的大恶罢“民进党与恶的距离是零”,他们就是恶的代表!戴锡钦指出,7月5日没有发生大地震,也希望刚形成的台...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