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2021年09月23日19:21:02 历史 1774

同普通人一样,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拥有一个幸福的家,拥有一个疼爱并思念他的母亲。

可是,局势紧张,张学思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奔赴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

离别之际,张学思下定决心,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他一去不复返,搭上北去的列车,千里找党,当他与北本地下党接上关系之后,又受命赴保定东北军五十三军,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一、奔赴使命,去不复返

张学思,曾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辽东办公室主任。他参加了创建和巩固南满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多个巩固根据地的战役。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得二等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等解放勋章,一生中所获得的成就极大。

可是,成就如此之大的人却有一段令人落泪的历史,“至死不回大帅府”,这反映他投身于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更反映了他坚决与封建势力划清界限的决心。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向中国腹地发动全面进攻,抗日战争就此开始了。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七七抗战”打响后,社会各界纷纷动乱,而在此状况下,心怀叵测的蒋介石也放出了可以释放张学良的风声。

张学思知道该消息之后,心里暗暗想着,经过“西安事变”之后,大哥一定会认清蒋介石的本质,从而积极和共产党合作,全力以赴。

于是,张学思决定亲自去奉化溪口探望张学良将军。

7月中旬,张学思经过一番周折,从北平回到天津,又从塘沽港搭乘英商太古公司轮船,从海路前往上海。

在上海,张学思与大嫂于凤至和赵四小姐见了面。

自从张学良将军由南京被转到奉化溪口看押后,于凤至从美国回国,前往溪口陪伴张将军。不久,赵四小姐也从香港回来。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两位女眷均在上海,每周轮流或同去溪口陪伴张学良将军。

张学思从她们的口中知道,凡是去溪口探望张学良的军人,都经过蒋介石的亲自批准。

张学思心想、自己是张学良的弟弟,现在,二哥和三哥均在国外,家里只有自己是他最大的弟弟,去见大哥有充足的理由。

一天,蒋介石派来一位名叫黄仁霖的代表到上海,约赵四小姐同去溪口见张学良将军。他会见了张学思,说蒋委员长早有释放张将军出来之意,此次派他与张将军谈话,就是为张将军出来做准备。

在宁波的轮船码头,张学思和赵四小姐受到警察局的严格检查,除带给张学良将军的一些食品和书刊画报外,他们并未发现什么“违禁物品”。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于是,在一个姓应的副官陪同下,他们乘上了去溪镇的汽车。

在距溪镇西北约十公里处,有一座巍峨秀丽、峰峦叠嶂的雪窦山。山上有一座雪窦寺它建于唐代,重修于明朝,庙宇宏伟,古色古香,在寺的西隅山麓500米处,是水基岩风景区、建有中国旅行社的十几间房屋,结构美观,十分宽敞。

张学良将军被送往溪口后,就住在这里。

从此,“旅行社”的牌子被摘掉了,改成了张学良将军的“招待所”,然而“招待”他的却是十多名使衣特务和一个连的武装宪兵,而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在这里发生。

二、玩乐之下,暗藏玄机

张学思一行到达雪窦山的当晚,就在这个“招待所”里下榻。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张学思被指定与特务队长刘乙光同住一屋,那位“黄代表”与队副建业住在另一屋,其余的特务和一个连的宪兵均住在雪窦寺内。

第二天早饭后,“代表”找张学良将军在客厅里单独谈话。

张学良将军从客厅里出来时,张学思发现大哥面色不悦,心里越感到蹊跷:不是说蒋介石要释放大哥吗﹖难道……他揣想,准是蒋介石又打大哥什么鬼主意了。

张学思想问问大哥,但周围尽是特务监视。对此,张学思打心里讨厌,张学良却毫不介意,谈笑自若。

午饭后,张学良将军兴致勃勃地带张学思和赵四小姐去游览雪窦山名胜。张学思笑笑说:“大哥,天这么热,还是明早再去吧!”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其实,他是想找机会和大哥说会儿话,他是多么想听听大哥对抗战和东北军的前途的看法!

“唉,你难得来一趟,怎么能不尽情逛逛!”

在特务们前后簇拥下,张学良将军游兴十足地上路了。他穿着短袖衬衣和短裤,特务们也穿着于凤至送给他们的汗衫和短裤,唯有张学思穿得很严整,风纪扣也不打开。

张学良将军一路指指点点,谈笑风生。张学思则心里沉重,不吭不响。他们一行人走出二三华里,便来到了千丈岩风景区。

张学良将军平时最喜欢到这里来散心解闷。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千丈岩是窦山最著名的地方,它悬崖皖立,有两条小溪汇合起来,从千丈岩顶倾泻而下形成巨爆,喷薄如雪崩。据说,雪窦山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千丈岩的对面,有个飞雪亭,从这里凭栏观瀑,其势犹如银河落天,龙虎怒啸,雷霆万钧,壮观不已。

“四弟,你听说过吗﹖北宋的王安石也曾在此处观过瀑布,还写过一首好诗呢!”

张学良将军兴致极高,他不管张学思是否爱听,津津有味地吟起王安石的诗来了:“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此时,随行的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炮仗,此情此景,配上绚烂的烟火,一定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想着想着,张学良点燃一个大炮竹,用力向对面的大瀑布扔去,顿时,一炮窜天,万山呼应,巨大的响声回荡良久,张学良将军开怀大笑起来。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在游玩的过程中,张学思也笑了,不过,他是苦笑,他有一肚子的话要和大哥说,哪有心思游山赏景呢?

“莫非大哥忘却了抗日救国、复土还乡的大志?”张学思望着闲情逸致十足的大哥,心不住地在下沉。

好不容易盼到了张学良将军回去吃晚饭,张学思心想,晚上一定要找个机会和大哥说几句话。然而,饭桌一撤,张学良将军却拉着他打起乒乓球,还叫特务当评判。

玩累了以后,张学良将军又拿出了国际象棋……张学思暗暗叫苦:“大哥啊大哥,你玩起来,把什么都忘了! ”

其实,张学良将军何尝不急于同弟弟说话呢?但他知道,如今他处在特务们的严密监视下他与外人接触的一言一行,都有人记录和向上报告的。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在张学思临走前一天,张学思被带到了张学良的书房,张学良将军的书房在走廊的尽头,有三个大书架,每个高六英尺。

看到此处,张学思明白了,原来哥哥早已选择好了谈话地点。紧接着,兄弟二人在纸上进行了简单的谈话。

当张学思从大哥看着大哥所写的铅笔字,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湿润了“冬天”这个词,燃烧的文字和炽热的激情燃烧着张学思的心。

张学思他怎能不激动呢,多少年来,他们虽然是同胞兄弟,却因为政见不一从没有谈过一次心,而这次是大哥和他谈的头一次心里话,却是在此时此刻,用的却是这种方式!

张学思感到非常难过,想好言安慰一下大哥,可他自己却忍不住鼻酸泪流。他真想扑过去和大哥抱头大哭一场,把积郁在胸中的感情吐个痛快。可是,他知道此时此地,哪里能倾诉兄弟之情呢?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对大哥的最好的安慰与报答,就是把他未竟的抗战事业进行到底。因此,张学思离开大帅府后,便一次也没有回去过。

三、弃小顾大,为民谋生

张学思誓死不回大帅府,可谓充满了英雄主义光辉。

抗战胜利以后,不少上级都劝告张学思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看一看,而张学思坚持己见,决不回去,当初作出的决定,他便要一直坚持下去。

在他的心里,大帅府已然成为过去式。抗日战争早已结束,人民得以解放,大帅府也已经归东北民众所有,与其将这幢老房子据为己有,不如将他献与民众。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此外,大帅府封存了关于他幼年的所有记忆,而现在的大帅府早已人去楼空,再去造访,怕是只能黯然伤神,张学思考虑再三,还是没有勇气踏入大帅府一步。

就这样,张学思多次从家附近路过,而最终一次也没有踏入大帅府的大门。张学思去世十四年后,其妻子第一次踏入大帅府之门,为其夫弥补人生的遗憾。

结语

张学思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也正是有了这些为国家发展致力终身的人,我们的国家才能取得如此繁荣的发展成果。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弃小顾大赴革命,至死不入大帅府 - 天天要闻

让我们为每一个日夜为国家操劳的工作人员致敬!不论是前线抗疫医生,还是隐姓埋名的军工制造者、努力钻研的航天工作者,以及千千万万为了国家繁荣而努力的人,让我们为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清朝灭亡那年,没人真以为他们会就此散场,太后还在,皇帝还在,兵还在,满人还没死心。东北是祖宗地,是根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有一位身影,虽不常处于聚光灯下,却以坚定的步伐、无畏的勇气,踏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闪耀轨迹,他就是贺敏学。他与毛主席之间,有着诸多不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问题,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贺敏学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