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2021年09月12日15:47:10 历史 1998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些中国的脊梁挑起了国家的大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以国泰民安为己任,以众生之福为使命,这些英雄本是血肉之躯,却有着草木般顽强的生命。

有这样一位抗日英雄,由于叛徒的出卖他只能看着周围的战士一个个倒下,自己所在的冰天雪地的营地被日寇团团包围,他仍抱着决一死战的信念,和日军奋战到最后一刻。

他求死而慷慨,赴难而长笑,不畏敌人的威逼利诱,满身是血,所发之言句句含愤,让人听了不为之震撼和动容。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民族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本名马尚德,于1905年出生在河南的一个贫苦家庭,18岁那年,他考入了开封防染公立学校,在学校里他学习到了革命的思想,爱国之情便在那里逐渐萌芽,他入了共青团,积极参与党的事业,在多地领导了农民运动。

后来他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常年活跃在东北一带打击日寇,由于他的英勇好战以及部队的歼敌无数,被日军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

1939年秋天,日军对南满进行了大讨伐,杨靖宇率领自己的队伍,在濛江一带牵制了日军近两万人,日军气不过,开始实行并屯政策,这间接切断了抗日联军的粮食供应。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这些并没有打倒杨靖宇,尽管环境艰苦,将士们的数量也逐日减少,杨靖宇依然尽自己所能,奋力地抵抗着日军的进攻。

让杨靖宇意想不到的是,打败他的并不是他的敌人,恰恰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杨靖宇的得力助手程斌叛变了,他带着一百多人投靠了日军,捣毁了70多个存放物资的营地,直接断了抗联战士的物资来源。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1940年2月,此时只能靠吃棉絮度日的杨靖宇遇到了前来山中的赵廷喜,他想让赵廷喜下山去找些食物,可惜杨靖宇等来的不是能充饥的粮食,而是日军的队伍。

日军团团围住了他,子弹击中了杨靖宇的右腿,他靠着树干,继续瞄准剩下的敌人,一只手被击中,他便用剩下的手扣动扳机扫射敌人。

在他生命的最后,有敌人劝他投降,他发出这样的怒吼:“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敌人在他死后豁开了他的肚子,发现里面没有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枯草和棉絮,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发出这样的感慨:“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妻子郭莲

杨靖宇还没改名之前,被母亲订了一门亲事,对象是当时年仅16岁的郭莲。郭莲是个农村姑娘,没有什么文化,可她勤劳善良也十分聪慧,跟着他一段时间后,也学会了认字读书,夫妻俩结婚后关系很好。

两年后,郭莲给他生了个男孩,取名为马从云,此时的杨靖宇在外面领导农民起义,在河南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夫妻俩聚少离多,杨靖宇也常常感慨母子俩跟着自己很不安全。

深明大义的郭莲知道丈夫在参加革命,她也知道这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自己受点苦又算什么。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没过多久,郭莲又为杨靖宇生了个女儿,取名为马锦云,此时的她因为丈夫的原因长期在逃难,不但要带着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一家人早已贫穷地揭不开锅,身体也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就在女儿出生的5天后,杨靖宇突然从外面回来了,他看看妻子,抱着孩子,一时间竟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可是相聚的幸福总是短暂的,杨靖宇又匆匆离去,谁曾想,这一走就是永别。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日子年复一年地过去,郭莲在把孩子拉扯大的同时天天盼望着丈夫能够回来,在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早已改了姓名,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战士,也早就为国捐躯了。即使丈夫已改名换姓,可反动派仍然盯着他家不放,妄图打探他的消息。

1944年的某天,汉奸和日寇闯进了马家,他们逼问郭莲杨靖宇的下落,郭莲只是连声说不知道,残忍的日寇看打听不出消息,便对她严刑拷打,还把她扔进了粪坑。郭莲被救出后早已遍体鳞伤,没钱治病的她在38岁那年便紧随丈夫的脚步离开了人世。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杨靖宇的后代

马从云和马锦云两兄妹在安葬了母亲后,也按着她的意思四处打探自己父亲的下落,他们在乡下把当年参加红军的人家都寻访了一遍,可得到依然是否定的答案,没有人知道杨靖宇烈士曾经的姓名便是马尚德。

有一位解放战士告诉兄妹俩,他们的父亲可能现在还在解放军的队伍里,如果他没牺牲,抗战胜利后一定回来找你们的,兄妹便在家等着父亲的归来。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1949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组织兴建东北烈士纪念馆来悼念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杨靖宇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领袖,他的英勇事迹被许多人所熟知和传颂,可人们对杨靖宇的私生活以及早年经历却知之甚少,寻找他的的家人也是难上加难。

1951年7月1日的《河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纪念杨靖宇的文章,文中说杨靖宇就是马尚德!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杨靖宇的战友找到马从云家,激动地说马从云就是杨靖宇的儿子,此时的马从云还不知道自己和杨靖宇为什么是父子关系,在听完了人们的解释后不禁热泪盈眶:他们苦等的父亲再也不会回来了,但父亲确实如他所说一般,成了一个为国为民的大英雄。

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杨靖宇的子女们脱离了贫困的生活进入到信阳铁路学校学习,决定用自己的知识来更好地建设父亲还未曾看见过的新中国。

她16岁嫁杨靖宇,38岁被日寇残害,留下一儿一女,命运如何? - 天天要闻

小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百年前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有多少像杨靖宇这般的烈士为带领国民脱离苦难,拼上自己的性命去奋战到底,他们站在黑暗的现实里,瞭望远处的光明。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手+2!贵州两名文物匠人摘全国文物技能奖 - 天天要闻

国手+2!贵州两名文物匠人摘全国文物技能奖

全国文物职业技能最高奖颁奖了!贵州两名“手艺人”凭实力当“国手”!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结果揭晓。来自贵州的选手吴胜成获木作文物修复师一等奖,滕昭玉获金属文物修复师三等奖,这也是...
死亡失踪超百人:美国得州洪灾是天灾还是人祸? - 天天要闻

死亡失踪超百人:美国得州洪灾是天灾还是人祸?

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因暴雨引发洪灾,截至当地时间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约40人失踪。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灾是“百年一遇”“没人预见到”。得州向来洪水多发,然而为何这次灾情如此严重、伤亡如此巨大?在这场悲剧后,美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伤亡,有天灾更有人祸。特朗普签署“重大灾...
日本天皇首访蒙古国,专程祭奠日军亡灵,这让中国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闻

日本天皇首访蒙古国,专程祭奠日军亡灵,这让中国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战结束后80周年,应蒙古国邀请,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对蒙古国进行访问,蒙古国对此给予高规格接待,邀请日本天皇夫妇出席“那达慕大会”的开幕仪式,并参观多个景点和日本投资项目。祭奠亡灵背后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妇的车队悄然驶入乌兰巴托
民国将领之川军青翰南 - 天天要闻

民国将领之川军青翰南

(本人橱窗里面有很多关于民国历史书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最大动力。)民国时期,四川军阀熊克武打败另外一个军阀刘存厚后,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军政大权,而熊克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不断排挤其他派系的将领,最终四川爆发了“
800余米地道承载抗日红色记忆!人民第一堡垒焕新 - 天天要闻

800余米地道承载抗日红色记忆!人民第一堡垒焕新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位于顺义区龙湾屯镇的焦庄户村,几十年来一直保留着地道战的痕迹。
天庭权力架构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统御三界? - 天天要闻

天庭权力架构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统御三界?

在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中,玉皇大帝统领的天庭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个神秘而威严的天庭管理体系,揭开神话中"天界公务员系统"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