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登基后亲临延贤堂旁听讼与天子的身份不符,却符合当前实际

2021年06月07日23:27:42 历史 1613

文帝亲临延贤堂听讼 (总第四百四十四)

《资治通鉴》里最具鉴戒意义的这些事儿

宋文帝登基后,曾亲临延贤堂,旁听诉讼案。这与主宰天下之人的身份不相符合,然而,就他和当时的国情而言,此举却顺应了当前的客观实际。

晋王朝建立以来,对天下及其百姓管理的缺失已由来已久。晋王朝的帝王们,不是登基时年龄太小,就是上位后昏庸无道,把国家大事无论巨细一股脑地统统委托给了辅臣,而这么一委便延续了几百年。

宋文帝登基后亲临延贤堂旁听讼与天子的身份不符,却符合当前实际 - 天天要闻

至于那些秉政的朝廷大臣,其中图谋篡逆者,往往只会把欲吞噬天下之事藏在心里,嘴上绝对不说,因而行事只管放纵恣肆没有顾虑;贤德一点的人如王导、郗鉴、何充,以及谢安等,也只在心里装着比如清除强臣,抵御外敌之事。闲暇之时,他们只会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两类人都自认为那就是风流倜傥。至于贪婪鄙陋之人比如曾经把持朝政的司马道子等,就不值一提了。

及至晋朝灭亡,法纪败坏,世风日下,到南朝宋时,则已达到了极点。宋武帝刘裕是以显赫战功猎取的大位,他行伍出身,为人豪迈而不懂政治,因此,到不了能考虑为何要亲民的那一个层次。手下权臣刘穆之、傅亮等,不过是几个区区玩弄政治投机的小人,他们漠然对待治理事关百姓利益的社会乱象,认为那与自己不相关,而具体办事的有关部门贪婪急躁,对如何治理百姓,为百姓生存而谋划心里没底。

宋文帝登上皇位时,完整继承了这些弊端,因此,他打算治理这如一团乱麻的政治,那么,就一定不能养尊处优,高高在上。更何况,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杀君立君,已威震朝野,在百姓眼里,根本不知道朝廷之上还有天子。宋文帝如果再不亲自到民间,去广泛地探访寻求治理之道,那么,就会被完全架空于朝廷之上。一个皇位都只能任人废置的天子,又怎么能做到控制权奸、保全大位呢?

正是基于此,宋文帝急于亲临听松,他是要身体力行告知臣民,他们上有君主。这是一条典型的,求助于自己的自强之道。

由此而知,宋文帝有着深沉的志向和谋略,而他对于上述逆臣的正法和诛杀,开启的元嘉之治,都是以此为出发点来展开。

尽管如此,看着宋文帝刘义隆用这样一种方法去主宰天下,则让我们站在今日之立场,会认为他有那么一点穷途末路的感觉。国家大政,需天子过问的,仅仅以下三点而已:选官制度,赋税徭役,刑罚诉讼。仅此就已经千头万绪难以理清。找对了人,整肃法纪,士族的职责不偏废,百姓的生活不困顿,而政权也不会被人转移。

一个社会,若是到了必须以天子身份而屈尊,撤下皇冠皇家服饰,下到民间去访求,去处置从事微贱工作的男女之间的淫荡邪僻之事,就等于是在与民竞智,扰乱国家之人会变得更加地工于心计;就等于是在与一般官吏争权,结果是想要窃夺政权者愈多。聪明机敏过了头,终究会转化为昏聩。

刘义隆寻求中兴这已长达百年的颓靡,想在一日之间得以玉宇澄清,有那么容易?

身为帝王,派出特使行走郡县,访求民间疾苦,下诏郡县陈述各自的利弊,这或许才是天子参与治理所该做的事情。因而帝王亲临听讼,权宜之计罢了,不值得后世效法。

尚书令王敬弘说:“臣得到陛下的问候文书,读后只感到不解。”这话太过傲气,但也还不失作为相臣的体统。

位居宰相之职的大臣,其主要职责是执掌纲要,辅佐天子任用人才,制定法律,努力让天下安宁,更何况天子本人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家国共清明! - 天天要闻

家国共清明!

人间四月春,风起正清明。清明,是一个思念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思念逝去的亲人,在祭祀先人、回忆往事中,追忆传承家风;感念先烈的英雄壮举,革命先辈以血肉之躯标注不朽功勋、用澎湃热血捍卫家国尊严。梨花风起,家国共清明!让我们在怀念中感恩,在缅怀中奋进,守护山河锦绣,不负过往不负时代!来源:解放军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 幸存者仅剩28人 - 天天要闻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 幸存者仅剩28人

4月4日,202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等共同祭奠在88年前遇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工作人员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鞠躬,死难者遗属代表和学生代表等依次上前献花,表达哀思。在仪...
UFC历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 天天要闻

UFC历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自1993年成立以来,UFC已经见证了许多残酷的击倒。从豪尔赫·马斯维达尔(Jorge Masvidal)在UFC历史上最快的击倒——在5秒内飞膝击倒本·阿斯克伦(Ben Askren),到马克斯·霍洛威(Max Holloway)在UFC 300中在铃声响起前击倒贾斯汀·盖奇(Justin Gaethje),八角笼内的场景总是令人惊叹不已。当然,有些击倒比
红军墓的守护人|老兵在红军墓前一笔一划描红,“我也曾差点成了烈士” - 天天要闻

红军墓的守护人|老兵在红军墓前一笔一划描红,“我也曾差点成了烈士”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梦摄影记者 刘中灿清明节前夕,在青山环抱的红军墓前,一位头发斑白的退伍军人正专注地为墓碑描红,他手持毛笔,饱蘸红色颜料,一笔一划,缓慢而有力地描摹着。这位退伍军人名叫舒在则,今年72岁,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坜上村六组村民。20年来,他风雨无阻,义务守护着狮子山上的红军墓。4月4日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