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称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

2021年04月09日22:49:08 历史 1239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红遍大江南北的红色经典之作,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四渡赤水之战的神奇。

毛泽东为什么称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 - 天天要闻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的镇雄,流经云贵川三省 10 个县市,最后经四川的合江注入长江,全长520 公里。赤水河是条美酒河,也是一条红色的河流。86 年前,毛泽东以此为舞台,导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争活剧......

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而此时,蒋介石纠集湘、川、桂、黔等各省军阀及国民党中央军共 150 多个团,40 余万人,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压来,企图将中央红军“聚而歼之”。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围歼计划,争取战略主动并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中革军委及毛泽东决定向川黔交界处的赤水、土城地区集中,并相机在川南泸州至宜宾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北创立革命根据地。由此,展开了光辉的四渡赤水之战。

一渡赤水 避敌锋芒

1 月 19 日,中央红军分三路由遵义北上向赤水河疾进,计划夺取土城以及赤水县城之后北渡长江。蒋介石急调重兵布防于川黔边境,封锁长江。1 月 28 日,中央红军在土城的青杠坡与川军发生激战,由于对敌情估计有误,低估了川军的战斗力、红军兵力分散等原因,敌我双方形成对攻,敌军一旦增援,红军再战不利。1 月 29 日,中革军委决定,立即主动撤出战斗。中央红军除少数部队阻击敌人外,主力分三路从猿猴(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第一次渡过赤水河,向川南的古蔺、叙永地区推进。2 月 5 日,中央红军进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一个鸡鸣三省的村子,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习惯上也称之为总书记)。接着,红军向云南扎西地区集中。

二渡赤水 再占遵义

红军一渡赤水后,川、滇敌军很快从南北两面向扎西逼近。2 月 7 日,中央政治局在大河滩召开了会议,总结了土城战斗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当时的敌情变化,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征的计划,采纳了毛泽东“回师东进,再渡赤水”的决策。2 月 9 日—10 日,又在云南省扎西镇召开了会议,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的决议,并讨论研究了中央红军的行进路线和部队缩编的问题。于是红军主力突然掉头东进, 2 月 18 日至 21 日,分别从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第二次渡过赤水河,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歼敌两个师又 8 个团,俘敌 3000 余人,缴获枪械 3000 多件,子弹数十万发,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军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斗志。蒋介石哀叹: “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娄山关战斗后,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遵义战役中,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同志在遵义老城侦察敌情时不幸牺牲,从此长眠于贵州遵义。

毛泽东为什么称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 - 天天要闻

三渡赤水 调敌西进

红军二渡赤水后,蒋介石再次调动兵力,对红军实行新一轮围攻。并于 3 月 2 日亲自从汉口飞往重庆,坐镇“督剿”,统领驻川黔的各路军队向遵义、鸭溪一带合围,制定了“南守北攻”和“碉堡推进”的作战方针,妄图再次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狭窄地区。1935 年 3 月 4 日,中央军委在鸭溪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1935 年 3 月 12 日,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苟坝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以周恩来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为寻求新的战略机动,中央红军迅速跳出敌军的合围圈,再次转兵西进,于 3 月 15 日发动鲁班场战役并取得了胜利。3 月 16 日至 17 日,红军从茅台渡口第三次渡过赤水河,重入川南,主力隐蔽在附近的森林山沟内,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佯装主力向古蔺方向前进,借以迷惑和牵制敌人,让国民党军以为我军又将北渡长江。

四渡赤水 跳出合围

红军三渡赤水后,这时的国民党军侦查红军是向川南前进,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 急忙调集了重兵在宜宾、泸州之间布防,正当国民党军再一次扑向川南而尚未实行包围之际,中革军委果断决定回师东进,折返贵州,摆脱强敌的围攻。中央红军于 3 月 21 日夜至 22 日晨,从二郎滩、太平渡、淋滩、九溪口等渡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将国民党追剿军抛在川南古蔺周围以及赤水河两岸地区。四渡赤水以后,中革军委为了实现我军战略目标,继续派红九军团在长干山、枫香坝一带佯动,伪装成红军主力部队,并作出北渡长江的态势,再次迷惑和牵制敌军。接着, 中央红军主力迅速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来援。此时蒋介石调集离他最近的滇军前来贵阳“保驾”。当各路敌军纷纷向贵阳以东开进时,红军出其不意地以每天 120 里的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直逼昆明,迫使龙云调集云南境内及金沙江沿岸的滇军前往昆明。而红军只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接着主力神速地向西北方向前进,直扑金沙江,于 5 月 3 日至 9 日巧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的胜利,是在遵义会议改换了中央军事领导之后取得的,充分显示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之战。

1960 年 5 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华。他对毛泽东说,您指挥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说,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啊。四渡赤水战役,毛泽东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主动创造和寻找战机,在运动战中歼灭了大量敌军,牢牢地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谱写了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正确路线的军事实践,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真实写照,在军事上挽救保存了党和红军的核心骨干力量,开启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战无不胜的先河,为夺取万里长征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没有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来源:《贵州日报》(原标题为:四渡赤水: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关键之战)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贵州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余福仁

【声明:本号是为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逝世,享年94岁 - 天天要闻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逝世,享年94岁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同志(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8日18时25分在深圳逝世,享年94岁。秦文俊,1932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49年7月在武汉中原大学政治学院学习并参加工作,1952年7月加...
甘于被“围猎”,广东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甘于被“围猎”,广东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被开除党籍

据韶州清风消息:日前,经韶关市委批准,韶关市纪委监委对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邬贤有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违背组织原则,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甘于被“围猎”,将公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
宁德市委书记调整 - 天天要闻

宁德市委书记调整

福建日报5月20日消息,日前,福建省委决定,张永宁同志任宁德市委书记。张永宁(资料图)福建省委组织部5月13日发布任前公示公告。其中:张永宁,男,汉族,1967年10月生,大学,中共党员,现任宁德市委副书记、市长,拟任设区市党委正职。公开简历显示,1989年,张永宁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晋江县养正中学任教,...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为何很少生出智障儿?原因其实很简单 - 天天要闻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为何很少生出智障儿?原因其实很简单

影视剧常常会设定一个“青梅竹马”的桥段,尤其是古偶剧,还是古言小说。编剧或者作者,设定的“青梅竹马”大多是从小一起长大,对彼此都很了解的小伙伴,同一个村子的,或者家里离得不远的。严格来说,在古人的观念里,这都算不上青梅竹马,他们觉得真正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