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魏灭蜀时全力支援成都,随后凭空消失

2021年04月07日23:34:08 历史 1276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争战,在经过数十年的争斗之后,原本的东汉天下被大致分为三大版块。这三大版块分别就是后来的,魏、蜀、吴。在魏蜀吴三国之中,只有刘备的实力最小。

他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魏灭蜀时全力支援成都,随后凭空消失 - 天天要闻

公元219年末,原本镇守荆州的超级大将关羽,由于孤军深入最终被、魏、吴两国给包了饺子。由此关羽身死临沮,关羽死后蜀国的实力迅速失调、不少精锐部队被敌人消灭。而且,也让刘备错失一员大将。

关羽死后,也就意味着诸葛亮当年所提《隆中对》战略,难以实现。

公元222年8月,刘备在夷陵兵败而归,彻底把蜀汉整体实力给拖垮。后来,刘备郁闷死于白帝城。在刘备临终之前,把蜀汉的大权交给诸葛亮,还有李严。刘备让诸葛亮、李严二人共同辅佐刘禅治理成都,以成就大事。

他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魏灭蜀时全力支援成都,随后凭空消失 - 天天要闻

然而,对于诸葛亮来说,首先应该平定内乱。然后,要尽一切可能北伐曹魏,因为只有北伐,蜀汉的政权才会持久,否则蜀汉也绝对没有永远的安逸生活。有了这个想法,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孟获之乱后,便一直挥兵北伐,直到公元234年无奈死于军中。

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基本处于防御阶段,直到姜维当上大将军之后,才真正意义上领兵北伐。

上文说过,刘备所创立的蜀国本就实力最小,而且之前关羽镇守的荆州又落入敌人之手。如此一来,蜀国也就只是占据益州这一块地方。虽然诸葛亮,姜维等人不断努力北伐,但蜀国的地盘依然没有多大的扩充。

他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魏灭蜀时全力支援成都,随后凭空消失 - 天天要闻

公元263年,曹魏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诸葛绪等人,趁着大将军姜维屯田之计,兵发三路进攻蜀汉。前后,也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搞定了西蜀政权。

当时,大将军姜维多次请求刘禅,让刘禅早日做好军事防御措施,可惜刘禅始终不相信曹魏会大举进攻蜀国,最终错失良机。不过在刘禅发现曹魏兵马真正要攻打蜀国之后,刘禅也算是尽了最后的努力,首先召自己的女婿,也就是诸葛瞻前去抵挡邓艾。

他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魏灭蜀时全力支援成都,随后凭空消失 - 天天要闻

其次刘禅还秘密下令让蜀中一员将军支援成都,不过这位将军还未赶到成都时,估计刘禅也就投降了。那么,当时接受刘禅秘密调遣的将军是谁呢?

其实这位将军便是宦官黄皓打算要提拔的将领,此人正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他就是阎宇。

当时黄皓在朝中多树自己的党羽,就连大将军姜维也不敢正面跟黄皓交手。因此,在北伐失利之后,姜维才选择在沓中屯田,其实真实目的就是防止被黄皓残害。一个大将军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当时黄皓的权利是有多大!

他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魏灭蜀时全力支援成都,随后凭空消失 - 天天要闻

据《三国志》记载,“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看来这个阎宇还是有一定实力的,最起码他可以直接借着黄皓的势力,青云直上。

他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魏灭蜀时全力支援成都,随后凭空消失 - 天天要闻

那么阎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能力又如何呢?据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记载:“阎宇,字文平,南郡人也。宿有功干,于事精勤。”这便是历史上有关阎宇的记载,除了“宿有功干,于事精勤”这8个字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过人之处。

换句话来说,这个阎宇有些类似于傀儡,只不过是黄皓想要让阎宇成为他的杀人工具而已。不过,阎宇也的确有一些本事,他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永安乃是川蜀对决,东吴的主要门户之城,同时永安也是刘备去世之地。

因此,对于永安的把守,蜀国也是非常看重。阎宇是蜀汉政权中荆州派系的人,为人踏实能干,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公元258年,阎宇代替宗预,镇守巴东郡。以防卫,吴、蜀边境。

他是蜀汉第四任永安都督,魏灭蜀时全力支援成都,随后凭空消失 - 天天要闻

由于阎宇坐镇一方,军政才能还算突出,因此刘禅在成都危亡之际,才会想到让阎宇带兵以救成都之危。据《襄阳耆旧记》记载,“魏之伐蜀,召宇西还,宪守永安城。”,这里说的就是当时阎宇让罗宪守永安,而他自己则亲自带2000兵力前往成都救援。

不过,当阎宇领军前往成都救援之时,邓艾早就带兵穿越了无人的阴平郡,而诸葛瞻也被其打败。这样一来,刘禅便彻底失去信心,因此最后直接投降。不过,最终阎宇所率领的2000兵士,还有他本人则毫无音讯,不知去向如何?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董某辉和他的银河护卫队,堪比公害! - 天天要闻

董某辉和他的银河护卫队,堪比公害!

打着董某辉粉丝名义成立的银河护卫队,四处举报那些对董宇辉发出质疑和抨击的博主,如果这种现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将对整个网络环境和舆论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和恶性的循环。董某辉是树立起来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没有缺点,也不代表他完全在圣坛之上。
端王:我铸了最好的钱币,难道还是不务正业?圣宋元宝 - 天天要闻

端王:我铸了最好的钱币,难道还是不务正业?圣宋元宝

荒诞世界里,发生着这样一场荒诞对话:群臣:端王,明天你去做皇帝。端王:我不会做皇帝呀,我没学过。群臣:就是你不会,才选你做皇帝。端王:那我当了皇帝该干些啥?群臣:随便你,只要不干皇帝的正事,你爱咋玩咋玩。端王:还是不行,我不做事我怕你们贪我
翻遍全网,已找不到几个像样的雍正通宝 - 天天要闻

翻遍全网,已找不到几个像样的雍正通宝

(清·雍正通宝)首先要强调,雍正通宝并不少。不仅仅是明确记载的85亿6千万文铸量,多于历史上的大多数铜钱品种。(前面提到的宣德通宝也才1亿文),现存世的数量,也同样算作常见的古钱。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 天天要闻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风裹挟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韩信蜷缩在芦苇丛里,腹中饥饿如烈火灼烧,他摸了摸腰间早已锈迹斑斑的青铜剑 —— 这是他唯一的体面,也是他最后的倔强。曾经的世家子弟,如今却要靠着钓鱼换钱果腹,若运气不好钓不到鱼,便只能在河边挨饿。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闻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苏北平原,7000名新四军战士正面临16万国民党军的合围。指挥部里,34岁的粟裕伏在地图上,铅笔划过黄桥镇外的每一道沟壑——这个连军用地图都未标注的小镇,即将成为改写中国抗战史的关键坐标。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 天天要闻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1945年秋,重庆谈判桌上的烟灰缸里堆满烟蒂。毛泽东与蒋介石相对而坐,背后是八年抗战尚未散尽的硝烟,眼前是四万万同胞对和平的殷切期盼。当《双十协定》墨迹未干时,蒋介石却在日记中写道:“共党之要求,无异于要我自缚双手。”一年后,中原大地重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