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2月,首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帝国"。正式登基的黄道吉日定在1916年1月1日。
袁世凯当上了皇帝后,先是在中海搞了个亦古亦今、不伦不类的百官朝贺会。由于时间仓促,事前也没有做什么准备,前来朝贺的官员只包括在京的官员,地方大员们大都没有参加。这次朝拜既没有统一服装,也没有规定程序,来贺的官员有的穿着长袍马褂,有的着西装礼服,武官更是戎装入贺,而有的闲职人员干脆穿着常服就来了。
百官朝贺会后,为了安抚当时的各方实力派系,袁世凯接着模仿古代封建王朝开国之君,开始大封开国文武。按照公侯伯子男爵位顺序,册封一百多位民国政要。
袁世凯称帝后,封这三个人为王,一位是孔子后人,一位是民国伟人。
当时,袁世凯封了三位王爵。其中亲王一名,郡王两名。
获封郡王爵位的,一位是孔令贻。孔令贻是孔子的后人,其第76代嫡孙,1877年袭衍圣公。
1915年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组织“筹安会”,孔令贻为“名誉理事”。
袁世凯称帝后,为奖孔令贻的推戴之功,以政事堂的名义封孔令贻袭为衍圣公,加郡王衔。
获封郡王爵位的,另一位是龙济光。
龙济光,彝族土司出身,原清军将领。1907年12月任龙州兵备道时,配合陆荣廷部,镇压了中山、黄兴、胡汉民、黄明堂等举行的镇南关起义,被擢升为提督。
龙济光是民国初年实力雄厚的军阀,为振武上将军。袁世凯复辟帝制时。龙济光力表赞成。率先拥护袁世凯登基称帝。
袁世凯登基后,给龙济光封了一等公爵位,不久又加封郡王衔。
获封亲王爵位的,是民国首义的第一伟人——黎元洪。
亲王爵名全称为武义亲王,这个爵位给了辛亥功臣、民国副总统黎元洪。
黎元洪是民国伟人,这个说法出自章太炎。
章太炎认为黎元洪人品比较好,不贪财,不好色。黎元洪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章太炎赞其“功比孙(文)黄(兴)”。
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黎元洪黎迁居东厂胡同,闭门谢客。
12月15日,袁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不料这“前”副总统却坚拒不受。
册封后,袁世凯派心腹官员陆症祥等人前往黎元洪的住处道喜,黎元洪反而冷笑以对。他告诉陆征祥:“袁大总统厚爱,封我为武义亲王,虽然已经通告全国,但我却着实不能接受”。
黎元洪还说:“袁大总统封我为亲王,不过是念及我武昌首义时的功劳,但实际上,在起义时我并没有过多参与,只不过是顺应了天意人心,才有今天的局面。我滥竽充数,怎敢罔领名声。实在是无颜面对同僚及社会各界人士……倘若受封,致生无以对国民,死无以对先烈。”
黎元洪说完,不等陆征祥等人开口,他径自走进了里屋。
袁世凯称帝后,急切需要黎元洪这样的头面人物捧场。 12月19日,他又派人去黎府宣封。
来人双手捧“诏”,当堂跪下,大呼:“请王爷受封! ”黎元洪怒而不见,来人长跪不起,黎命左右将他拖了出去。
此后,又有人受袁世凯之命来黎府游说,并以“王爷”呼之。
黎元洪急了,手指大厅石柱说:“你们如再逼,我就撞死在此!让我当王爷,我就撞死。”
见黎元洪坚辞不受,来人只得告退。悻悻而去。
袁世凯称帝,倒行逆施,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而他搞的“封王赏爵”,也成了他留给后世的一个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