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能不能干成事,首先需要躬身实践的务实精神。至于最后结果是圆满还是略有遗憾就另当别论了。
既然结果决定不了,我们就只谈论过程。那么,想要成功做成事情,都需要哪些特质呢?
01
树立自己的理想
一个人理清自己的观念,了解自己的个性,调整自己的习惯,培养自己的兴趣,以及判断自己的能力,无非想得到清楚的头脑,以便正确地建立自己的理想。
成功的人一定有自己的理想,说起来理想就是对自己的使命感,使自己坚韧不拔地朝着目标去努力。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希望的是家庭美满,但事实上家庭经常起风波;期待事业顺利,现实却常遭挫折;要求身体健康,实则常常生病。
如果没有理想,缺乏使命感,很可能为眼前的不如意而痛苦消沉,从此向逆境低头,而虚度人生。
有了自己的理想,才能够不折不挠,将逆境当做最好的磨练,凭着坚硬的使命感,使自己勇敢地向困难挑战,终于成功地完成使命,达到理想。
怎样确立自己的理想呢?我们建议先自己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 我对自然该怎样?
除了人以外都属于自然。自然被综合起来,统统称为“物”。中国人把它和“事”连在一起,叫作“事物”,主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想想看,我对事物的态度如何?是追求、探究、利用、操纵、征服,还是爱惜、珍重、共存、培育?
把本末和终始弄清楚,相信什么事情都能够合理。现代十分重视管理,就是本末终始的合理处置。
- 我对社会应该怎样?
社会由人群组成,对社会的态度亦即对人的态度。到底是角逐、征服、压制,还是友爱、谦和、推己及人?
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以及和别人的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必须合理,才能够持久和谐,而且协调合作。
我们建议,首先确立自己对人、对事、对物的基本原则,然后拿自己的原则,来重新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
看看是否能够一贯而不自相矛盾,如果前后一致,可以说头脑相当清楚了。
02
具有判断力才能顺应未来的变化
天道尚变,未来会变化,才是自然的法则。顺天与否,必须顺应未来的变化,所以预见力十分重要。
对于“顺天”与否,如果未经缜密考虑,不详加研究,或者拘泥于一方的偏见,便贸然加以判定,乃是不折不扣的“独断”;
若是详加研究;有确切的依据,了解是非利弊,才加以判定,那就是“判断”。
但是面对变化的未来,不可能完全了解。
例如“人必有死”是常道,然则“死于何时?死于何地?如何死法?”即使电脑也无法解答。
不过依据某人的过去和现状,大概可以推知其死的时、地与死法。这种“概然率”,就是“预见力”的根据。
判断离不开概然率,所以判断包含了预见力。把“偶然”尽量减少,将“必然”全力提高,这就需要正确发挥预见力。
有规律可循的,叫“必然”,反之则为“偶然”。可循的规律,就是天的自然法则。
中国人的商店,只有取名“顺天堂”绝无命名为“逆天堂”的。江湖人物,自号“逆天使者”或“欧阳逆天”的,必定是人人可诛的败类。
可见顺应天的自然法则才是最可靠的预见力。
03
从错误中学习,必然成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不是失败,而是提起我们注意的警钟。
不做不错,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致发生错误。因为没有任何动作,不可能产生什么错误。
但是不做不错,却也不可能成功。因为没有作为,当然也没有成功的机会。
少做可能少错,这是概率问题。多做很可能多错,是由于基数增加。
所以错不在于多少,重要在“是否重复出现”。同样的过错,一再重复,便毫无疑问会导致失败的恶果。
不一样的过错,带来不同的经验,累积起来,就十分可观,对于成功有很大的贡献。
人不必害怕犯错,只要知过必改,不再重复同样的过错,就具备成功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来,多做才好。
如果再进一步,做错了赶快设法补救,做到“善补过”,那就更有保障,必然成功了。
在路上行走,不留神踩到别人,如果仅是默默不语,只注意不要再踩到他,固然是知过必改;
而被踩到的人,心里一定不舒服,看到我们默不作声,可能会愤怒地反踩我们一下;
并且理直气壮地教训我们:“踩到人家的脚,连说一声对不起都不会,真是没家教。”
踩到人家的脚,除了默记以后走路要小心,切勿慌慌张张之外;
如果适时向对方道歉,用真诚的语气说一声:对不起!自然比较容易获得人家的谅解。
这种适时向对方致歉的动作,就是善补过。能够善补过,就等于无过。有过失而不想补救,才算是犯过。
以上三种特质看似简单,其实很难。
一个人没有理想和目标注定走不太远,没有顺应未来的应变力很容易被淘汰,如果再不善于改错革新,那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