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最大的混子,刘备却喜欢他,诸葛亮更重用他,刘禅想靠他救国

2025年07月09日09:00:25 搞笑 2887

提起蜀汉名将,人们想到的总是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可有一位将领,贯穿了蜀汉从荆州起家到灭亡的整个历史,却始终像个“小透明”——他叫廖化。史书没给他留下多少高光战绩,演义里只有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让他勉强被人记住。

但细看他的经历,你会发现这人太有意思了:投降东吴后逃跑,夷陵之战“蹭”上刘备,混到诸葛亮参谋,六十岁还被派去救国……今天就来聊聊这位三国“混子”的另类人生。

蜀汉最大的混子,刘备却喜欢他,诸葛亮更重用他,刘禅想靠他救国 - 天天要闻

一、从关羽主簿到东吴“打工人”:逃跑专业户的诞生

廖化是襄阳人,出身当地士族,属于刘备集团里的“荆州派”。他最早跟着关羽混,在荆州当了个主簿——说白了就是文书小官。关羽败走麦城后,廖化被东吴俘虏。照理说,投降就老老实实打工呗?可他不甘心!《三国志》写他“思归先主”,天天琢磨怎么逃跑。

这小子胆子挺大,居然装死!他假装病重,趁看守松懈时连夜开溜。更巧的是,逃跑路上正好撞见刘备的夷陵大军。当时刘备伐吴,手里没啥名将(黄忠已死,关兴张苞是演义虚构),突然见到旧部回归,简直喜出望外,当场封他当宜都太守。

所以你看,廖化这波操作纯属“运气爆棚”:逃个命都能撞上老板亲征,白捡个官职。至于他在夷陵之战干了啥?史书一字未提——大概率就是跟着大部队混了个脸熟。

蜀汉最大的混子,刘备却喜欢他,诸葛亮更重用他,刘禅想靠他救国 - 天天要闻

二、诸葛亮为啥重用他?荆州派“自己人”的福利

夷陵战败后,廖化没被俘虏,又溜回蜀汉继续混日子。这里得说说他的“核心竞争力”:出身。

刘备集团分两大派系——荆州派和益州派。诸葛亮、马良、蒋琬这些核心全是荆州老乡,廖化作为襄阳士族,自然被划进“自己人”圈子。诸葛亮掌权后,直接提拔他当“丞相参军”,相当于军事参谋。

但奇怪的是,诸葛亮前后用过八个参军,个个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像杨仪、费祎后来都成大佬),唯独廖化在北伐中毫无战绩记载。唯一的解释可能是:诸葛亮用他,看中的不是能力,而是他“荆州老臣”的身份——用来平衡益州本土势力。

说白了,廖化就是个“关系户”,顶着参谋头衔领工资,打仗时跟着大部队溜达两圈。北伐混了那么多年,连个像样的出场机会都没有,堪称“职场摸鱼大师”。

蜀汉最大的混子,刘备却喜欢他,诸葛亮更重用他,刘禅想靠他救国 - 天天要闻

三、蜀汉要亡了,六十岁老汉被迫“加班救国”

混着混着,诸葛亮死了,蒋琬、费祎也走了,廖化居然还在!靠着资历老,他一路混到“右车骑将军”,听着威风,实则没啥实权。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蜀汉危在旦夕。刘禅一看手里没人可用,一拍脑袋:“廖化呢?快叫他去支援姜维!”

此时的廖化至少六十多岁了,放古代算高龄。本想着退休养老,结果突然被派上前线。史书记载他“诣沓中为维援”,带着一帮老弱残兵去帮姜维。想象一下老爷子骑马赶路的画面:胡须花白,内心崩溃,嘴里估计还得念叨:“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得加班救国?”

结果毫无悬念——廖化前脚刚到,成都后脚就投降了。这位老打工人,到底没混上退休生活。

蜀汉最大的混子,刘备却喜欢他,诸葛亮更重用他,刘禅想靠他救国 - 天天要闻

四、病逝洛阳途中的打工人:心态崩了,命也没了

蜀汉灭亡后,廖化跟着刘禅一家被押往洛阳。走到半路,老爷子撑不住了,病逝途中。

回顾他这一生,简直打工人真实写照:

  • 年轻时:跟对老板(关羽),但老板倒了霉;
  • 中年时:靠人脉混进管理层(诸葛亮参谋),实则边缘划水;
  • 老年时:想躺平退休,却被逼“发挥余热”。

更扎心的是,他活得久不是因为他多厉害,而是心态稳——荆州派倒了他投吴,吴国待不住他跑路,蜀汉亡了他认命……这种“随波逐流”的生存哲学,反而让他熬死了无数猛将。

蜀汉最大的混子,刘备却喜欢他,诸葛亮更重用他,刘禅想靠他救国 - 天天要闻

就连他的死亡都充满打工人的悲情:本想安度晚年,结果被押送异乡,心态崩了,命也没了。

廖化在三国群星中实在不起眼,但恰恰是这种“普通人”的经历,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另一面:名将的传奇背后,多的是廖化这样挣扎求存的小人物。他没改变过历史走向,却阴差阳错地“混”成了蜀汉兴衰的见证者。最后只想对他说一句:老廖啊,下辈子别当打工人了,太惨了!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余承东首次回应“开车睡觉”:在低头看手机,人生第一次进局子 - 天天要闻

余承东首次回应“开车睡觉”:在低头看手机,人生第一次进局子

余承东因开车看手机去自首了?大家还记得一个月前的新闻吗?5月26日,一段 “余承东驾驶问界 M8 时头部低垂近 20 秒、双手未握方向盘” 的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拍摄者高喊 “余总,睡着了?” 视频一经发布,让事件迅速发酵,网友纷纷 @深圳交警,质疑其存在危险驾驶行为。图源:微博直到7月8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才在...
单日单站9000单!当外卖小哥“追上”高铁 - 天天要闻

单日单站9000单!当外卖小哥“追上”高铁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 刘越)临近中午,武汉襄阳东站的12306网络订餐配送中心一派繁忙。 “酸菜卤肉饭、椒香脆皮鸡腿堡、安格斯肥牛饭!”在这个诞生不足一月的配送中心里,装箱、打单子的指令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步履匆匆,喊话声不绝于耳。 10时30分,在飞驰的G3471次列车上,旅客周女士轻扫座椅二维码点餐。一小时后,...
孙策死后,做梦没想到70年后自己孙子竟被弟弟孙权的孙子这般虐待 - 天天要闻

孙策死后,做梦没想到70年后自己孙子竟被弟弟孙权的孙子这般虐待

公元200年,江东小霸王孙策遇刺身亡时年仅25岁。他或许未曾想到,自己临终前将基业托付给弟弟孙权的决定,会在70年后酿成一桩家族惨剧——他的亲孙子孙奉,竟被孙权的孙子孙皓以谋反之名诛杀,孙策一脉就此绝后。这段历史背后,是东吴权力交接的隐患、宗室内斗的毒瘤,以及
若非这5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从中作梗,刘备或许早已兴复汉室! - 天天要闻

若非这5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从中作梗,刘备或许早已兴复汉室!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刘备从织席贩履到割据一方,堪称励志典范。他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志,麾下关张万人敌、诸葛智绝天下,本有望一统山河。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意外——几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在关键时刻给了蜀汉致命一击。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五个被史书轻描淡写却改变三
三国时期最忠义的5员大将,关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宁死不降! - 天天要闻

三国时期最忠义的5员大将,关羽只敢排第4,前3人皆宁死不降!

三国乱世,群雄逐鹿,能打的将领不少,但真正把“忠义”二字刻进骨子里的,却是凤毛麟角。有些人打仗是把好手,可一见形势不对,转头就投了新主;而另一些人,哪怕刀架脖子上,也绝不低头。今天要说的这五位大将,前三位宁死不降,后两位至死相随,他们用性命诠释了什么叫“忠义无
假如曹操活到80岁,蜀吴能否逃过灭亡?真相藏在细节里! - 天天要闻

假如曹操活到80岁,蜀吴能否逃过灭亡?真相藏在细节里!

三国这段历史,总叫人忍不住假设:"要是曹操多活30年,天下会不会早早就姓曹了?"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曹操死在公元220年,按史书算,他要是活到250年,那就是80岁高龄了。那时候蜀汉的诸葛亮刚走没几年,东吴的孙权也快不行了。曹操要是真能熬到那时候,三国这盘棋
孙权暗谋荆州多年,吕蒙装病陆逊吹捧,关羽大意之下命丧麦城! - 天天要闻

孙权暗谋荆州多年,吕蒙装病陆逊吹捧,关羽大意之下命丧麦城!

读《三国演义》,总觉得孙权偷袭荆州是临时起意。实际上,这事儿他们琢磨好久了,就差一个机会。关羽去打襄樊,荆州后方没人看着,机会就来了。可关羽也不傻啊,留了兵防着东吴呢。孙权、吕蒙、陆逊仨人一合计,干脆演场戏给关羽看——结果真把关羽忽悠瘸了。
诸葛亮为何不用赵云、魏延,而冒险用马谡守街亭?诸葛亮押错宝了 - 天天要闻

诸葛亮为何不用赵云、魏延,而冒险用马谡守街亭?诸葛亮押错宝了

公元228年,诸葛亮写完《出师表》,挥师北伐曹魏。这次出征,蜀汉气势如虹,天水、安定等陇右三城接连投降,曹魏朝野震动。可谁都没想到,街亭一战,成了北伐的转折点——马谡丢了街亭,诸葛亮只能撤军。问题来了:诸葛亮手下猛将如云,赵云、魏延都是沙场老将,为啥偏要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