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猛将如云。西凉锦马超,单骑冲阵枪法如神,位列演义名将榜第五。他曾率十万联军对抗曹操,威震潼关,却也并非无所畏惧。翻开史书,竟有四人令这位枭雄忌惮:一人差点要他性命,两人与他战平,还有一人,他连交手的勇气都没有……

一、阎行:少年马超的生死考验
马超的“心理阴影”,最早来自韩遂的部将阎行。建安初年,马腾与韩遂交恶,双方在凉州展开混战。当时年仅二十的马超初露锋芒,却被阎行一矛刺中要害。《魏略》记载:阎行与马超肉搏时,矛头折断,他竟用断矛猛击马超脖颈,险些取其性命。这一战成了马超的“少年噩梦”——若非运气眷顾,三国或将少一位“锦马超”。
有趣的是,阎行后期名气远不及马超。史学家推测:马超在生死边缘走一遭后,武艺突飞猛进,而阎行则逐渐沦为二线将领。这场败绩,反而成了马超蜕变的催化剂。

二、许褚:一声怒喝退马超
曹操身边有位“人形兵器”,名叫许褚。此人膂力过人,能倒拽牛尾,被曹操亲封“虎侯”。渭南之战时,曹操与马超阵前谈判,只带许褚一人护卫。马超本想突袭擒拿曹操,却被许褚一个眼神吓退。《三国志》写得生动:“许褚瞋目盻之,马超乃不敢动。”
马超为何发怵?一来许褚“虎痴”威名远扬;二来马超亲眼见过许褚单臂拖牛震慑千军的场面。这位虎侯不需动手,光靠气场就压得马超暂避锋芒。后来《三国演义》添油加醋,写两人大战三百回合,但正史中,许褚的“眼神杀”已足够让马超掂量轻重。

三、张飞:夜战中的强强对决
若论硬碰硬的对决,张飞是马超最头疼的对手。刘备入川时,马超奉命攻打葭萌关,张飞主动请缨迎战。二人从白天打到深夜,挑灯再战仍不分胜负。《三国演义》描述:马超见赢不了,佯装败退想使诈,却被张飞识破。
这场“夜战”背后暗藏玄机:张飞年长马超十余岁,体能本应吃亏,却凭借悍勇逼平巅峰期的马超。更关键的是,马超最终选择归降刘备,与张飞的威慑不无关系——若真能轻松碾压,何须低头?

四、关羽:马超不敢接的挑战
四大猛将中,关羽最特别:他从未与马超交手,却让马超彻底“认怂”。马超投奔刘备后,关羽听闻其勇名,竟写信给诸葛亮:“马超算什么?我要从荆州去益州和他单挑!”(《三国志》:“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面对这般挑衅,马超的反应耐人寻味:他沉默以对,既不接战也不反驳。为何?关羽的骄傲有资本:斩颜良镇荆州,他是刘备阵营的头号大将。而马超作为“半路加盟”的降将,深知自己根基不稳,若与关羽冲突,无异于以卵击石。他甚至刻意低调行事,连宴会都避开关羽锋芒。

马超一生桀骜,却对这四人流露敬畏:阎行教会他“生死一线”,许褚让他明白“人外有人”,张飞证明“悍勇难敌”,关羽则令他学会“审时度势”。四大猛将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马超从莽撞少年到成熟统帅的蜕变——真正的强者,不仅靠武力,更因懂得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