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一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仍在发酵。
7月1日,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反映,查获一起天水麦积区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后,部分幼儿家属分别从甘肃天水前往了陕西西安救治。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至少有70名幼儿血铅超标,且均超过200μg/l。
科学常识说明,儿童血铅异常可能导致多动症、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还可能引发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此前,围绕孩子血铅是否超标的问题,天水方面曾口头通知家长结果正常。其中一名幼儿的家长,曾接到当地通报的一份血铅检测数据,为“27.48μg/l”,但该手写体数据未有任何公章。可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这名幼儿是受访者中血铅数据最高的一例,高达528μg/l,超过正常参考值的5倍。而根据家长所言,该幼儿已有食欲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两地给出的数据相差过大,最高相差了近20倍。事件原委尚被疑云笼罩,而血铅数据悬殊又在人心深处留下一片泥沼,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数名家长无法控制地掩面哭泣,其中一名女性家长因伤心过度,出现抽搐等症状,被担架抬走救护。此情此景,令人悲戚而愤懑。
天水麦积区有关部门对媒体回应表示:都是机器做的,具体原因正在核实分析。这一解释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毕竟,从理论上讲,检测方法差异、标准方法不一致、设备不一致,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差异。但差异如此之大,已经很难用科学逻辑来解释。而值得一提的是,和西安检测机构给出完整书面报告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天水方面没有提供任何报告,且通报家长也是以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
显然,“都是机器做的”不是正当理由,以此为由试图说明己方结果的靠谱,可能站不住脚。其间,有关方面有没有说谎、有没有进行数据造假,必然地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
当前,尽快通过更高层级的权威调查,解开“数据悬案”,已成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尽快查清造成幼儿血铅指数上升的源头性问题,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也是关键所在。如按天水当地初步判断:涉事幼儿园提供的餐食中,三色枣发糕和玉米肠卷存在添加剂超标,那么,顺藤摸瓜、一查到底,没有任何难度。何以数天时间过去了,此事仍无结论?问题到底“梗阻”在哪里?对此,不能一意延宕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涉事幼儿园老师也向媒体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这一倾诉值得引起重视。此事究竟是单一线索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是牵涉更深背景的事件,应有明确说法。
近年来,多地发生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其中,环境污染,是多起事件的罪魁祸首。在一些事件中,企业停产整顿、相关干部被停职,但也有一些事件缺乏应有的“后续”。
以“对人民负责”的高要求,扎扎实实地破解“血铅悬案”,让“始作俑者”得到惩治,让被伤害者得到体恤和补偿,让公众得到信心,是当地无可绕过的命题。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