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到底为何?考古显示:商朝并非躲避洪水

2025年05月28日19:50:28 搞笑 9226

中国古代王朝迁都本是大事,但像商朝这样频繁“搬家”的实属罕见。从建国前迁都八次,到建国后再迁五次,商朝统治者仿佛对“搬家”情有独钟。过去总有人猜测,他们迁都是为了躲避洪水或夏朝余孽,但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却指向另一个更残酷的真相——商朝频繁迁都,其实是为了解决自家兄弟间的权力厮杀。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到底为何?考古显示:商朝并非躲避洪水 - 天天要闻

一、迁都次数多到离谱

商朝到底有多爱迁都?东汉张衡在《西京赋》里提过一句:“殷人屡迁,前八后五。”简单来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前,都城已经搬了八次;建国后,又搬了五次。直到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商朝才彻底消停。

这种频率别说古代,放在现代都算离谱。要知道迁都可不是换个办公室,光是搬运王室家当、重建宫殿、迁移人口,就得折腾好几年。更别提古代交通不便,一路上还可能遇到自然灾害或敌对势力袭击。商朝人这么不怕麻烦,背后一定有不得不搬的理由。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到底为何?考古显示:商朝并非躲避洪水 - 天天要闻

二、洪水说被考古打脸

早些年,学界流行过一种说法:商朝迁都是为了躲洪水。毕竟黄河流域水患多,古人治水能力有限,搬家似乎是个合理选择。但考古发现让这说法站不住脚。比如商王祖乙在位时,都城曾遭遇大洪水,但他硬是没搬,反而组织人力治水。要是洪水真是迁都主因,祖乙这操作就自相矛盾了。

更关键的是,商朝都城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关于洪水的记录极少,反而频繁提到“内乱”“祭祀争议”等字眼。这暗示商朝人头疼的恐怕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到底为何?考古显示:商朝并非躲避洪水 - 天天要闻

三、夏朝余孽背不动锅

还有人猜,商朝迁都是为躲避夏朝遗民的反扑。但仔细想想,商汤灭夏后,夏朝宗室早就被收拾得七零八落,剩下的小股势力连自保都难,更别说威胁商朝统治。商王要是真怕他们,直接派兵剿灭就行,何必劳民伤财迁都?

更何况,商朝迁都的方向是从山东往河南走,而夏朝核心区域在河南西部。如果是为了躲夏朝余党,商朝人反而是在往“敌人老家”靠近,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到底为何?考古显示:商朝并非躲避洪水 - 天天要闻

四、王位争夺才是真凶

现代学者扒开史料,终于揪出商朝迁都的“罪魁祸首”——王位继承制度。和后来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商朝实行的是“兄终弟及”加“父死子继”的混合模式。简单说就是:国王死了,优先传位给弟弟,没弟弟了才传给儿子。

这套规则看似公平,实则埋雷。比如商王仲丁死后,他的弟弟外壬继位,但外壬一死,王位本该回到仲丁的儿子手里,却被外壬的儿子抢了。这种混乱导致每一任新王上位,都有一群兄弟、侄子跳出来反对。为了坐稳位子,新王干脆带着支持者迁都,把反对势力甩在原地。

举个例子,商王盘庚迁殷前,朝廷里分成好几派,有的支持他,有的支持他堂兄。盘庚一咬牙,直接带着听话的臣民搬到殷,留下反对派在旧都自生自灭。这么一来,反对势力没了地盘和军队,自然掀不起风浪。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到底为何?考古显示:商朝并非躲避洪水 - 天天要闻

五、迁都顺便开疆拓土

除了解决内斗,商朝迁都还藏着扩张野心。早期商朝地盘主要在山东、河南东部,往北迁都既能避开东夷部落的骚扰,又能逐步控制黄河北岸的肥沃土地。盘庚定都殷后,商朝军队以殷为基地,向西征服羌人,向南压制江淮部落,最终建立起“邦畿千里”的大国。

有意思的是,商朝迁都路线和军事扩张路线高度重合。每搬一次家,商朝的势力范围就扩大一圈。等到盘庚时期,周边部族基本被打服,迁都也就失去了必要性。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到底为何?考古显示:商朝并非躲避洪水 - 天天要闻

结语

回头再看商朝迁都,本质上是一场古代版的“权力游戏”。新王通过迁都清洗反对派、重建权力中心,顺便把国家版图越推越远。这套操作虽然费钱费力,但在当时却是维护统治的最优解。直到周朝用宗法制和分封制解决了继承问题,中原王朝才告别了这种“打不过就跑”的迁都策略。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没有商朝人这么折腾,今天河南安殷墟里那些甲骨文和青铜器,恐怕也没机会重见天日了。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赢了,他们惨了 - 天天要闻

特朗普赢了,他们惨了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近来,美国很多联邦政府的雇员都陷入了焦虑和悲观的情绪之中,有不少人甚至还哭了。因为本周二,美国最高法院决定允许特朗普政府继续实施其对美国联邦政府各个部门进行的大规模裁员。 ....
官方通报“大爷占半条马路卖西瓜”:对其行政处罚 - 天天要闻

官方通报“大爷占半条马路卖西瓜”:对其行政处罚

7月10日河南商丘永城市城市管理局通报:近日,我局接到12345市长热线、微城管平台投诉,反映有一商贩占用开源路机动车道销售西瓜,导致该路段交通严重拥堵。经现场核实,投诉内容属实。7月7日15时50分,我局执法人员全程录音录像,依据《商丘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现场多次告知涉事商贩宁某民,要求其立即纠正占道...
一文读懂!教你充电宝如何顺利带上飞机 - 天天要闻

一文读懂!教你充电宝如何顺利带上飞机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近期,民航局发布的一则关于充电宝的新规引发了广泛关注。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规定的出台,让不少习惯出门携带充电宝的旅客感到措手不及,机场安检处也时常出现因充电宝不合规而被拦下的情况。那么,究竟怎样才能...
热搜第一!坐飞机有大变化,“一刻登机”来了,网友:早该如此 - 天天要闻

热搜第一!坐飞机有大变化,“一刻登机”来了,网友:早该如此

正值暑假出游高峰如果选择搭乘飞机你一般会提前多久到达机场呢?7月9日,话题#登机只需提前15分钟了#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乘飞机只需“一刻登机” 据央视新闻报道,广州往返北京大兴的南航航班 7 月 8 日全面取消值机截载时间,推出“一刻登机”服务。8日起,广州往返北京大兴的南航航班,全面取消值机截载时间,旅客只需在飞...
余应福已任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 天天要闻

余应福已任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记者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官网获悉,余应福已任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 公开资料显示,余应福,男,汉族,1967年9月生,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
商鞅变法解析 - 天天要闻

商鞅变法解析

但商鞅变法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很多人不怎么知道,这就是我今天要聊的重点。
学会这几招,电费“唰唰”降 - 天天要闻

学会这几招,电费“唰唰”降

俗话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热浪来袭,各地气温持续走高。高温下,用电需求激增,用电负荷出现显著增长,全国步入迎峰度夏关键期。7月7日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新高达1.52亿千瓦截至目前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十三市最高用电负荷全部刷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