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2020年11月26日16:48:09 美食 1840

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 天天要闻

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 天天要闻

撰文 | 陈博文

图片 | 网  络

版权归原作者

“浒湾油面进汴梁,方河米粉去湖广,黄通冬笋满省跑,四海闻名藕丝糖。”

在江西抚州金溪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传唱的便是浒湾油面、方河米粉、黄通冬笋、藕丝糖四大特产,其中以藕丝糖名列前茅。

藕丝糖在糖饼、子糖、空心糖、灌雪糖等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型,是一种以糯米熬制、拉成的棉糖。

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 天天要闻

《金溪县志》记载,金溪藕丝糖最早产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关于藕丝糖的传说也是众说纷纭,据传金溪还没有建县时,有位要饭的老头,乞讨稀糖吃,做糖的师傅打了一勺稀糖用碗盛给他,他却伸出手不停的去抓,竟拉出了又白又细的糖丝,把糖丝向师傅们一抛,人却消失不见了。

做糖的师傅把糖丝放口中一抿,糖丝落口即消,师傅大喜之后突然醒悟,原来那是神仙铁拐李下凡。

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 天天要闻

师傅按大仙的指点,把饴糖抓拉成细丝,包上豆粉、芝麻、桂花、桔饼末等配馅,外形似一团洁白细嫩的藕丝,固称之为“藕丝糖”,素以甜、脆、香、酥而著称。

饴糖是藕丝糖的主要成分,所以具有古方“大小建中汤” 补中益气,生津润燥、消痰止咳的功效。甜而不腻,补而不壅,是冬令糕点中的营养佳品。

点击视频查看完整制作技艺

传统的金溪藕丝糖采用金谷岩的金包银糯米和翠云寺马尾泉的泉水来制造,据说如此味道更佳。

精选的金包银糯米、麦芽,经浸泡、蒸、发酵、滤浆,熬制成饴糖。

采用祖传手工艺与熟黄豆粉、花生粉扒丝而成细丝,再一团团包以芝麻、桂花、香油、白糖、桔饼成形后包装而成。

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 天天要闻

藕丝糖的制作标准相对较高,对调料、入窖、发酵温度、熬糖时间、火候、气候等都需精准掌握,一年中只有在冬季才能生产。

发酵过长,火色老了,不仅无丝,味道也偏苦,非常影响藕丝糖的口感。

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 天天要闻

因其制作技艺复杂,金溪藕丝糖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甜而不腻,脆而不碎,落口消融,余味绵长的藕丝糖深受金溪人民的喜爱。

在明万历年间,每逢迎神赛会及春节前后,小贩们就会走街串巷,挑着糖担,敲着小锣叫卖。

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 天天要闻

在旧时,秀谷、珊城、浒湾、琅琚等地是藕丝糖的主要生产地。因藕丝糖只能在冬季制作以及15℃环境下储存,产量和销量深受制约。

建国以后便开始大规模生产,改进包装与技术,使之能运输,储存。

如今,金溪藕丝糖不仅多次被评为省、地优质产品,还成为了金溪人民致富的“金钥匙”。

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 天天要闻

在金溪礼义门村的冬季来临之时,上百户家庭都以藕丝糖为主业,村民们在家中赶制藕丝糖,运往上海和浙江、江苏等地销售,产值可达千万元。

金溪藕丝糖无论在何时何地,总与甜蜜息息相关,这是人们体验甜味的另一番境界,也是金溪人民关于糖的传承幸福。

只有冬季才能生产的藕丝糖,产值竟高达千万元 - 天天要闻

请分享

请点赞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