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大家的追求也从吃饱转向吃好。
而酸奶这种既好喝又有营养的产品,自然就受到了大部分家庭的青睐。
可谁能想到,市面上竟然有过半数的酸奶不仅营养不达标 ,甚至还是危害健康的科技狠活!
假酸奶扎堆
最近,市场监管局接到不少消费者投诉,说买的酸奶根本不像宣传的那么健康。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在市场上颇有名气的酸奶品牌,几乎都被发现存在问题,可以说全军覆没。
这些问题酸奶,从配料表到营养成分,没有一处不让人失望。
就拿蛋白质含量来说,国家对发酵乳要求,每100克里蛋白质含量要大于等于2.9克。
而风味发酵乳的蛋白质,也要大于等于2.3克。
可这几个问题酸奶品牌,有的产品每100克蛋白质含量只有1.2克,甚至更低。
这和我们以为的富含蛋白质的酸奶形象,简直是天壤之别。
要知道,我们喝酸奶,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补充蛋白质去的,结果喝了半天,还不如喝口便宜牛奶来得实在。
再瞧瞧配料表,更是猫腻满满。
按照正常逻辑,酸奶应该是牛奶发酵后得到的吧?
可这些酸奶,配料表第一位竟然是水,一滴牛奶也没有。
而水之后,则是大量的白砂糖。
有的品牌还会用阿斯巴甜来替代糖,阿斯巴甜可是我国的二类致癌物!
接着,还有各种增稠剂、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
像什么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这就是用来让酸奶变得浓稠,营造出好像很醇厚的口感。
这样一看,这些所谓的酸奶,不仅不能补充营养,还会危害身体健康,这不是妥妥的害人嘛!
包装陷阱
而更让人来气的是,这些品牌不仅配料表垃圾,还在包装上还玩起了文字游戏,故意误导消费者。
有些包装上写着“风味发酵乳”,可“风味”两个字小得可怜,恨不得得用放大镜才看得到。
有的更是直接被印在瓶盖里头、标签边缘等特别不起眼的地方。
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般匆匆扫一眼包装,就以为买的是纯正酸奶了,受骗了都不知道。
还有的包装上写着“草原牧场”“新西兰工艺”之类的,听起来高大上,感觉奶源肯定特别好。
结果一查,所谓的“草原牧场”就是一个注册在居民楼里的空壳公司。
写着“新西兰工艺”的,实际生产地址却是国内一个食品代工厂。
还有更离谱的,酸奶外包装上写着“其他没了”。
这消费者一看,不就自然而然的认为这是没有添加剂吗。
可事实上,“其他没了”只是个商标,没有任何特殊含义。
类似挂羊头卖狗肉的例子还有很多,那问题就来了,这些问题酸奶究竟是怎么流入市场的呢?
这就不得说说他们的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了。
这些品牌,很多都主攻城乡结合部、小县城以及三四线城市的超市、小卖部。
它们靠着花哨的包装、诱人的宣传语,再加上相对较低的价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有些消费者觉得,这酸奶包装高级那肯定是好货。
价格又实惠,自己肯定是捡到大便宜了,可不赶紧买买买。
而且,很多人在买东西的时候,往往不会仔细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忽悠了。
还有一些电商平台,也成了这些问题酸奶的销售渠道。
商家在网上大肆宣传,打着各种噱头,消费者隔着屏幕,更是难以分辨真假。
面对这些问题,市场监管局立刻要求相关产品下架整改,并且对涉事企业展开调查和处罚。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不良商家想尽办法逃避监管。
有的企业手握多个品牌,一旦某个产品被投诉、被下架。
马上换个包装、改个名字,又把同样的东西重新推向市场。
说了这么多糟心的事儿,那咱消费者到底该怎么挑选真正健康营养的酸奶呢?
其实方法也不难,首先,一定要看配料表!
配料表第一位必须得是生牛乳,而且配料表越简单越好,尽量不要有太多添加剂。
如果看到配料表前几位是水、白砂糖、一堆添加剂,那直接从哪拿的放回哪去。
其次,就是看营养成分表。
蛋白质含量要符合国家标准,最好能高于标准,同时糖分不要太高。
另外别再被那些花哨的包装和宣传语迷惑了!
什么“进口工艺”“特色牧场”,都不如看看产品的生产地。
而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像大型超市、靠谱的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以免买到假货。
最后,如果一款酸奶价格低得离谱,那它的品质很可能就有问题。
毕竟好的奶源、优质的生产工艺,成本摆在那儿呢。
结语
希望通过今天这篇文章,能让大伙对酸奶市场多一些了解。
以后买酸奶的时候,不再被那些科技糖水忽悠。
咱们花钱,就得买到真正健康、有营养的东西。
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监管力度,让酸奶市场回归正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喝得安心。
信息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