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Lily美食谈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4月4日清明节,老话:“3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是指的哪3菜?4月4日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既有祭祖扫墓的肃穆,也有顺应时令的食俗。清明除了祭祖之外,还有踏青的习俗,清明踏青摘野菜吃春菜,清明饮食也有讲究的,民间也有“3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的说法,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但普遍认为这3道菜需具备以下特点:综合多地习俗,下面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这里的3菜指的是:青团、春笋、艾草鸡蛋
青团(艾草应春)、春笋(破土顺时)——顺应自然;春笋(山林之赐)、艾草鸡蛋(田间灵草)——感恩土地;碰蛋(孩童嬉戏)、青团(全家制作)——家族和睦。
一、青团——艾草护身,团圆纳福
青团以艾草汁染成青色,艾草自古被视作“辟邪草”,《荆楚岁时记》记载“清明插艾”驱毒避秽;青团圆润的外形象征家庭团圆、阴阳调和。江南地区用青团祭祖,寓意“敬祖承福”;食用青团则象征将祖先的福泽“吃进肚里”,护佑平安。青团的青色呼应春天“木德”,暗合《礼记·月令》中“季春之月,食麦与鸡”的时令养生观。
二、艾草煮鸡蛋(清明碰蛋)——寓意:祛病强身,破旧迎新
清明时艾草鲜嫩,与鸡蛋同煮,借艾草药性驱寒湿(《本草纲目》称艾草“通十二经”),鸡蛋象征生命与新生。“碰蛋”游戏(孩童以熟鸡蛋相撞,蛋壳不破者为胜)寓意击退厄运,胜者得福;部分地区将鸡蛋染红,象征“鸿运当头”。此习俗融合了寒食节禁火后以冷食鸡蛋充饥的古风,以及清明阳气生发的养生智慧。
三、春笋——破土新生,步步高升
春笋在清明前后最为鲜嫩,其破土而出的生长态势,被赋予“节节高升”的吉祥含义。江南一带常以油焖春笋、腌笃鲜等菜肴祭祖,既表达对先人的敬意,也寄托后代事业顺利、家运兴旺的愿望。清明春笋脆嫩,破土而出的姿态象征家族突破困境、家运上升;其“节节高”的形态呼应“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
江浙一带常以油焖春笋、腌笃鲜等笋肴供奉祖先,表达对先人开基立业的感恩;宴客时则暗含对宾客事业顺遂的祝福。春笋顺应天时而生,体现《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的农耕智慧,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为何存在不同版本的“3菜”?
1、地域差异:北方少竹笋,可能以韭菜(“久财”)替代;西南山区则重视野菜(如蕨菜)。
2、文化演变:艾草鸡蛋与青团均含艾草元素,部分地区可能合并为一道;荠菜与春笋同属时蔬,常因地择用。
3、功能侧重:青团侧重祭祀,春笋象征发展,艾草鸡蛋偏向驱邪,三者组合更全面涵盖“福气”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