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东风大街: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历者

2025年03月31日15:53:05 美食 1811

红墙绿瓦、斗拱飞檐

一幢幢中式传统与俄式风情结合的

枣红色楼房

七十年如一日地伫立在

长春汽开区东风大街

这就是老汽车厂人口中的“红房子”

“大小屋檐”下

东风大街早期建筑群起源于1952年

第一汽车制造厂项目落地长春后

为了让工人更安心地投入生产

长春初步在长春西南部规划了

一汽厂区的生活区

并委托给苏联建筑工程部城市建筑设计院

1953年7月15日

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奠基

新中国汽车工业从此展开

同年

设计院的“规划说明书”出台

成为东风大街设计施工的主要依据

交工后的东风大街上一汽生活区

拥有“大屋檐”“小屋檐”各46栋

斗栱飞檐,红墙碧瓦,高高的门楼

都是这些建筑的精髓

三楼或四楼还有精巧的阳台

散发着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风格融合的

独特韵味

长春市东风大街: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历者 - 天天要闻

其中,大屋檐雕梁画柱

每个单元有三个房间

为三家共同居住

小屋檐古朴精巧

每个单元有两个房间

为两家共同居住

房间中都铺着漆成红色的木质地板

拥有独立的厨房、洗手间、浴室

冬季24小时暖气

水管里流出冷热自来水

曾是长春最令人羡慕的居民区

长春市东风大街: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历者 - 天天要闻

“大、小屋檐”从诞生起就是

一汽职工和家属的居住地

形成了独特的“厂区文化”

住在这些“红房子”

楼上楼下都是同事

很多都是从全国各地

来支援一汽建设的

那个年代虽然住得很挤

但是街坊四邻亲如一家

有时候回来晚了

谁家有饭拿起来就吃

过年时,各家饭菜都摆成一排

长春市东风大街: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历者 - 天天要闻

为了安置一汽职工子女上学读书

1954年8月

在南岭东商专科学校附属小学的校舍

成立了652厂职工子弟小学

一年后学校由南岭迁回厂区1栋

1956年新校舍在锦程大街13号建成

并改名第一汽车制造厂子弟学校

这是一汽建厂初期的第一所学校

从此居住在“大小屋檐”的孩子

又成了同学

……

一代代一汽人

在“大小屋檐”里生活着

也让这些建筑始终

以原生姿态被完整地保存着

“摩电”穿行中

长春独特的风景线有轨电车

也曾经在东风大街穿行

长春市东风大街: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历者 - 天天要闻

1941年11月1日

长春市首批有轨电车开通运营

1948年,长春共有6条有轨电车通车

是长春人重要的交通工具

1954年11月,为支援一汽建设

原本红旗街至宽平大路段的有轨电车2线

延伸到了汽车厂区

从宽平大路延伸到东风大街

终点到“汽车厂五站”

即今天的“一汽1号门”

这条有轨电车方便了汽车厂职工的通勤

汽车厂职工们每天从“大小屋檐”坐上有轨电车

从红墙绿瓦中穿过

伴随着叮叮咚咚的声音

奔向热火朝天的工厂

长春市东风大街: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历者 - 天天要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东风大街街区的环境也在不断提升

20世纪70年代

“红房子”周边增加了围墙

住宅区变成院落

90年代

院落里增加了自行车、摩托车棚

2000年以后

又完成了道路翻建,管网改造

为了让“大小屋檐”光彩依旧

也为了让职工居住得更加舒适

2006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

汽开区对“大、小屋檐”做了大规模翻修

主要是外墙的粉刷和修缮

让这些建筑

再次恢复了20世纪50年代的风貌

2007年

东风大街早期建筑被列入

长春市首批保护历史建筑名录

2013年

这些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

“大、小屋檐”

随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

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长春市东风大街: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历者 - 天天要闻

一汽家属区昆仑二路与锦程大街交会

来源:东北一家人贴吧

影视拍摄地

建筑是历史的见证

也是城市文脉的赓续

东风大街不但承载着无数一汽人的

记忆与情感

也成了热门影视拍摄地

风靡一时的《东北一家人》

就是在15街区82号楼拍摄完成

直到今天这里还维持着当年拍摄的模样

现象级电视剧《人世间

也曾在这里取景

长春市东风大街: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历者 - 天天要闻

2019年央视春晚的分会场

也搬到了东风大街上

晶莹的冰雪、大红的灯笼、热闹的秧歌

奔驰的高铁、飞溅的钢花

与一汽出产的各类车型汽车全方位展示

完美融合

一派吉林富美昂扬景象

也通过央视春晚的舞台

展示在全世界华人的面前

长春市东风大街:新中国汽车工业的亲历者 - 天天要闻

东风大街

不仅仅是长春的骄傲

更亲历了中国汽车工业峥嵘与辉煌

建筑无声,岁月留痕

东风大街将继续与中国汽车工业同频共振

书写着中国一汽奋楫笃行的壮美诗篇

来源:吉林文脉

编辑::思思

校对:悦悦

审核:子琪

来源:悠游吉林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陕西白水杜康以精准管控,打造厂商共赢新生态 - 天天要闻

陕西白水杜康以精准管控,打造厂商共赢新生态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与消费升级并行的当下,品牌如何通过规范市场秩序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企业,陕西白水杜康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创新战略,近年来持续强化市场管控、优化厂商合作机制,走出了一条“以规范促发展
为何现在的猪肉越来越难吃?是猪变了还是人变了? - 天天要闻

为何现在的猪肉越来越难吃?是猪变了还是人变了?

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猪肉怎么越来越难吃了?感觉以前的猪肉十分美味,如今怎么就少了点魂儿?是猪肉真的变了,还是我们的口味变了?猪变了过去十几年,养猪这件事早就不是小农院子里散养几头的模样,而是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大产业。
五粮液联合米其林主厨 解锁白酒破圈新方式 - 天天要闻

五粮液联合米其林主厨 解锁白酒破圈新方式

“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的内涵还在提升。在近日举行的《2025香港澳门米其林指南》发布典礼中,五粮液携手韩国米其林二星餐厅主厨金宝美(Kim Bo-mi),将五粮液与日本料理相结合,通过“以酒入菜”的方式进一步破圈,拓宽了中国白酒与世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饮新机遇,一顿饭带火一座城 - 天天要闻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饮新机遇,一顿饭带火一座城

一碗天水麻辣烫,让一座甘肃小城,成为2024年新晋顶流城市;一桌江西小炒菜,让没进八大菜系的赣菜,从本地走向全国;一道锅包肉,让东北在冬天重新冲上热搜。在「特种兵式旅游」与City Walk盛行的今天,大众探索城市的方式除了「看风景」,也要
大风蓝色预警! - 天天要闻

大风蓝色预警!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巴彦淖尔市气象台2025年4月3日8时55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将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套区4~5级、北部5~6级西北风,阵风6~9级,西部、北部
上海之旅相册|Fedir:我在你们社区食堂吃饭 - 天天要闻

上海之旅相册|Fedir:我在你们社区食堂吃饭

【编者按】2025年3月,中国已经对38个国家实行了单方面免签,入境短期旅游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在上海亦生活着许多外国人,他们有的在此客居一段日子,也有的把这座城市当作了他们的家。对很多外国人来说,上海是他们了解中国的第一站。在新项目《上海之旅相册》中,澎湃新闻邀请了一些来自世界各地和上海产生交集的外国人...
四方守护,与“星”并肩同行 - 天天要闻

四方守护,与“星”并肩同行

今天(2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之际,打浦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黄浦区民政局,黄浦区残疾人联合会,携手黄浦区残疾人劳动服务所、打浦桥街道残疾人联合会、打浦桥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上海华爱公益基金会、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在安利上海旗舰体验馆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四方守护,与星同行”孤独症关注...
今年的第一口春茶来自____ 快来看DeepSeek严选🍵 - 天天要闻

今年的第一口春茶来自____ 快来看DeepSeek严选🍵

我们常说“明前茶,贵如金”是因为清明前茶树的芽叶最嫩且产量有限现在正是品尝明前茶的好时候网友们纷纷晒出“第一口春茶”你喝到今年的第一口春茶了吗?好奇小编向DeepSeek提问“我现在如果想喝到时令正好的明前茶,请问我应该选择哪些茶?
“空姐被咬伤”?乘客互嫌“有味道”打架,深航回应 - 天天要闻

“空姐被咬伤”?乘客互嫌“有味道”打架,深航回应

4月1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传照片和视频反映,深圳航空ZH9539航班当天起飞前发生乘客冲突事件,空姐劝阻时被咬伤,导致航班延误。视频画面显示,深圳航空从深圳飞往景德镇的ZH9539航班上,有乘客在座位上发生肢体冲突,工作人员随即上前劝阻。现场一片混乱,不断有喊叫声、劝阻声传出,还有声音喊道“你咬到我了”。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