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热搜放大镜|新郎和伴郎刮洋芋刮到冒“火星子”!云南人办婚礼还是会玩

2025年02月28日22:00:39 美食 9991

开屏热搜放大镜|新郎和伴郎刮洋芋刮到冒“火星子”!云南人办婚礼还是会玩 - 天天要闻

嘿,大家好!

开屏热搜放大镜闪亮登场!在这里,开屏新闻记者将落地热点新闻,深入挖掘热搜背后的新闻故事。每天5分钟,和开屏新闻一起一览昆滇爆款话题,开启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2月28日,截至14时30分,昆明热搜榜前五分别是:

1.云南婚礼现场群刮洋芋

2.云南牛皮美食

3.小伙报团去云南误入老年团体验感满满

4.云南交警曝光10条危险路段

5.妈妈云陪伴儿子直播2年半人气翻倍

其中由春城晚报主持的话题#云南板蓝根青菜火了##昆明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国第1#热度也在持续攀升中。

2月28日,一段云南昭通镇雄县婚礼现场“刮洋芋”的视频引发热议,话题#云南婚礼现场群刮洋芋#登上同城热搜第一。这场别开生面的拦门仪式中,新郎和伴郎团需集体刮完一盆洋芋才能迎娶新娘,刮好的洋芋直接成为婚宴菜肴。这一既接地气又充满创意的习俗,让网友直呼“又卷又实用”“想报名当伴郎”。

28日下午,记者采访了亲历这场婚礼的视频拍摄者,在还原当天场景的同时,发现云南婚礼特有的“人情味”。

据视频拍摄者王哈哈(化名)回忆,这场婚礼发生在昭通市镇雄县农村。与传统拦门仪式中“喝酒过关”不同,新娘亲友团搬出一盆洋芋和刮刀,要求新郎和伴郎们集体刮完才能进门。“大家围成一圈刮洋芋,边刮边开玩笑,场面特别热闹。”刮好的洋芋最终被端上婚宴餐桌,既避免了浪费,又让仪式有了“劳动协作”的仪式感。

开屏热搜放大镜|新郎和伴郎刮洋芋刮到冒“火星子”!云南人办婚礼还是会玩 - 天天要闻

王哈哈是来自贵州的一名大三学生,学业之余经常兼职婚礼跟拍。他对比云贵两地婚俗时提到,贵州更注重流程时间(如严格规定接亲吉时),而云南习俗更灵活,“核心是图个乐子”。这种革新既保留了拦门仪式“考验诚意”的内核,又以接地气的方式规避了酗酒风险,被网友评价为“这才是大家都开心的仪式感”。

近年来,云南婚俗正经历着“去粗取精”的蜕变。在昆明从事婚礼跟拍6年的摄影师李英俊提到,在他拍摄过程中,明显感到现在的婚礼“形式变化但内核保留”:刮洋芋是新玩法,但一家结婚大家来乐的热闹没变。

云南婚礼的“人情味”不只属于新人,更属于整个村寨。在李英俊的拍摄经历里,一次在临沧市永德县,婚礼当天全村人会沿街摆出百米长桌宴,酸木瓜鸡、乳扇卷和八大碗的香气从清晨弥漫到星夜。“宴席吃到一半,三弦琴一响,桌子秒变舞台,村里的老人跺脚打歌比年轻人还利索,最后连摄影师都被拉进人圈里跳舞。”李英俊回忆道。

开屏热搜放大镜|新郎和伴郎刮洋芋刮到冒“火星子”!云南人办婚礼还是会玩 - 天天要闻

记者采访的另一位婚礼跟拍从业者杨先生表示,云南农村婚礼因保留“老人家主持流程”“亲友协作完成任务”等环节,反而更显温情。现在年轻人喜欢的类似指压板跳绳、伴郎团用面包啃出“love”字样、亲友互相涂口红等趣味环节,“大家玩得起,但绝不过火”。相较于城市婚礼的标准化流程,农村婚礼更强调社群参与:亲友共同筹备宴席、邻里帮忙布置场地、仪式中的集体游戏无形中强化了人际关系。正如走红的“刮洋芋”拍摄者王哈哈的感慨:“刮洋芋时,连围观的大爷大妈都在指挥,‘那个洋芋没刮干净’,所有人瞬间被拉进同一个氛围里。”

这种“全员参与感”,没有奢华婚庆和流水线流程,取而代之的是亲友协作、才艺共享和社群共鸣。例如乡村还保留着新娘进门时小朋友负责撒松针铺路,寓意“清洁平安”;白族至今保留着给新娘压箱的习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婚礼则充满“声量”,接亲队伍翻山越岭时,唢呐手一路吹奏,坡再陡调门也不降。这一代新人的新婚,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喜”的诠释:用劳动见证承诺,用歌舞消解疲惫,用所有人的笑脸,酿出比酒更浓的人情。

今天的“开屏热搜放大镜”之旅告一段落

下周同一时间

开屏热搜放大镜

继续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策划 王云

统筹 何晓宇

开屏新闻记者 何晓宇 赵荣荣 文 图片和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