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女士度过第12个情人节

2025年02月14日23:33:09 美食 1952

和李女士度过第12个情人节 - 天天要闻

先打个预防针,想要问我为啥谈了这么久还不结婚的朋友,可以去看这篇《关于我为啥还不结婚》,里面有详细说明。

这是和李女士在一起之后,度过的第十二个情人节

记得2019年,我来上海的第一年,和李女士过情人节,在静安大悦城的顶楼,找了一家西餐厅吃饭,据说还是某个明星开的。

昏暗的灯光下,我俩看着盘子里半生不熟的牛排,面面相觑。

没有浪漫,没有暧昧,只有医学生对健康的担忧:“这玩意儿……不熟吧?”

吃完出来,大悦城顶上有个摩天轮,我问李女士要不要坐。

李女士眼神迷离,面颊酡红。

别误会,没喝酒,也不是什么意乱情迷,纯粹就是被顶楼的风冻的。

拉倒吧,这浪漫谁爱享受谁享受,我俩裹着羽绒服,灰溜溜地回家了。

李女士不太爱那些形式浮夸的浪漫。

什么格调优雅的餐厅啊,精致的小酒馆啊,时尚复古的买手店啊,烟花啊音乐啊漂亮的鸡尾酒啊啥的,她都不喜欢。

我大学学吉他的第一首歌,是逃跑计划夜空中最亮的星》,李女士觉得很好听。

去年逃跑计划来上海演出,我琢磨着要不要买个票,在现场给李女士表个白,甚至求个婚啥的,就在《夜空中最亮的星》那首歌,也算是和青春呼应上了,多浪漫。

李女士:“你要是敢让老娘丢这个人,我一头撞死在现场。”

emmmmmm

浪漫不了一点儿。

和李女士度过第12个情人节 - 天天要闻

之前几年,经常给李女士买花,什么生日、情人节、七夕,都买,就是那种一大捧的,有着精致包装的。

李女士表示不胜其烦。

毕竟那种花,一大捧,家里花瓶插不下,还有包装纸啊系带啊啥的乱七八糟,过度包装属于是。

后来学聪明了,买花不再大张旗鼓了,也不再挑日子了,啥时候出地铁站,看到有推个车买花的,买上一小束,溜溜达达地带回家,插几天。

两个人日久之后,浪漫就成了一些细微之处的寻常。

什么节日啊、生日啊、纪念日啊,想起来了就过一过,想不起来就算了。

因为太多了。

年轻时喜欢大张旗鼓,大操大办。

之前她生日的时候,经常送花送蛋糕到她宿舍和单位。

但李女士也不是什么很高调的人,我这就整的她挺尴尬,在一众同事和同学的眼光中,只能幸福。

现在,花都送过来一遍,也没什么新鲜,蛋糕想吃的时候就买,根本等不到什么日子。

鲜花、蛋糕、红酒、浪漫,这一套玩意,在过往堆砌成的诸多画面里,显得金玉其外而又千篇一律。

和李女士度过第12个情人节 - 天天要闻

自从我学会做饭之后,李女士的点菜技能愈发娴熟。

她在刷小红书的时候,看上哪道菜了,就随手私信给我:“我要吃这个!”

大部分菜都不算难,我这种经年老厨子稍微琢磨一下就能复刻出来。

李女士吃饭的习惯很怪,她喜欢那种软烂的,老太太吃的那种口感,但还得是成型的食物,不能是糊糊啥的。

比如面条,得煮到软烂,但还不能断,能捞起来。

炒菜也是,什么土豆丝啊,青椒啊,包菜啊,本来这种蔬菜类的,应该是脆生的口感吃起来才好。

李女士不,她一定要蔬菜口感也是那种面的,咬起来不脆的。

但这几个菜,一般都是猛火爆炒,那个火候要想把蔬菜炒软,就很容易糊锅,要么就得多放油,但李女士又不要油很多。

只要我炒的不够软烂,到李女士嘴里,就俩字儿评价:“不熟。”

我苦口婆心给她解释这个熟了,蔬菜本身就应该是这个口感,巴拉巴拉解释一大堆,李女士就俩字儿:“不熟。”

……

给我气的,很想跟她也不熟。

后来没办法了,我研究了一下,猛火爆炒完,火开到最小,盖上盖,把水汽焖到里头,焖一会儿,菜就软了。

李女士对我的工作流程改进给予了充分肯定。

但该说不说,李女士捧起场来,那是真的情绪价值拉满。

如果我做的某个菜她觉得好吃,会用非常夸张姿态来表达。

中华小当家》看过吧,就里面那些人吃过小当家的菜之后,突然BGM响起来,一个个脸上挂着夸张的表情,升天了一样。

李女士差不多就是这个状态。

那还说啥了,人家情绪价值都给到这个程度了,干!老夫还能再整个满汉全席!

和李女士度过第12个情人节 - 天天要闻

今天是情人节,但上海下雨。

本来昨天晚上我们俩说好,今天晚上出去吃个浪漫的饭。

但不巧下雨,又冷,李女士就不愿意出去了。

我昨晚做了个荷兰豆炒五花肉,本来是给李女士今天早上拌粉吃的,但她早上起晚了没吃,就说晚上回去吃掉算了。

她到家比我早,五点多的时候,我就收到了她“超级好吃”的评价。

晚上回到家,照例是李女士躲进被窝里,等我回去了,突然钻出来吓我一跳。

两个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在玩这种幼稚的把戏,且乐此不疲。

年轻的时候,我是个浪迹天涯的人,什么新疆西藏云南大理,咱都去过,在天山山麓上追逐过羊群,在海拔5000的岗巴拉山顶上放声歌唱过,在苍山洱海边骑车子,在人民路喝的烂醉如泥。

我见过大山大河,天高海阔。

定居上海之后,待的最多的地方,却是厨房。

经常做饭的人都知道,做饭本身就是个综合类的大工程,备菜、备料、处理食材、蒸煮煎炸、洗碗刷锅、收拾灶台……

有时候刷着碗,望着窗外就出了神,脑子里就蹦出万青的那句歌词: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确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今天收拾完厨房,坐在沙发上,李女士坐在我腿上,抱着我在耳边说:

“你再也不会孤单了。”

这一刻,去他妈的山川湖海吧。

我只要

昼夜、厨房与爱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