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一斤松露跌至三位数?《纽约时报》:中国松露正占领欧洲餐桌

2022年12月12日23:45:03 美食 1664

松露鱼子酱鹅肝并称世界上三大顶级珍馐。松露还被誉为“黑色钻石”,拳头大小的一块松露,价值堪比三线城市一套房。

然而在中国,松露却被“脱下”奢侈品外衣。国产黑松露产量风靡全世界,直接把价格打到三位数。《纽约时报》曾在报首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松露的入侵》指出:中国松露正在占领欧洲人的餐盘。

万元一斤松露跌至三位数?《纽约时报》:中国松露正占领欧洲餐桌 - 天天要闻


事实上,不只是黑松露、鱼子酱,抑或是风头正热的“药中茅台”,这些在海外被奉为贵族专享的奢侈品,如今正逐步飞入平常百姓家。

一、云南技术,终结松露“天价神话”

市面上作为食材的普通松露售价在每公斤一千欧元以上(相当于人民币7400元)。法国著名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更是盛赞其为“厨房中的钻石”。

然而在烟火气十足的中国人面前,松露却换了个画风:四川人用它做辣椒油炒菜、广东人用它做肠粉的馅料。在我国松露最大的原产地云南,松露甚至成为了红烧肉、米线的配菜。

万元一斤松露跌至三位数?《纽约时报》:中国松露正占领欧洲餐桌 - 天天要闻

在欧洲,人们吃松露要用专门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削上几片,就觉得尝到了顶级珍馐。而在我国云南,松露如同土豆一样,切成块状直接扔火里烤,或者放鸡汤里当佐料。

价比黄金的松露,历时几百年才出现在贵族的餐桌上,而在中国成为商品也不过30年,却成了百姓餐桌上唾手可得的调味品。这样的例子纵观市场并不少见,25万一勺的鱼子酱如今不到百元就能吃到;河南柘城开发的“人造钻石”,纯度比天然钻石更高,价格却直降70%。


万元一斤松露跌至三位数?《纽约时报》:中国松露正占领欧洲餐桌 - 天天要闻

今年初,因天价引热议的日产“药中茅台”,单瓶门槛等同于一款H牌奢侈品包包,其国产版“若返”则将定价降至4位数。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分子的核心原料与日产同来自哈佛医学院实验室,但国产版在“酶催化”技术上实现突破,直接将纯度提高至99%。

二、中国松露,如何占领“欧美餐桌”?

年产量占全世界80%,超高性价比的国产松露,一开始却面临“出口难”的问题。

由于缺乏对松露品质的定义权,中国松露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双标”对待。西方媒体“不怀好意”,认为其无法与他们的“厨房钻石”相提并论,报道中多次使用中国俗名“猪拱菌”指代。

万元一斤松露跌至三位数?《纽约时报》:中国松露正占领欧洲餐桌 - 天天要闻

我国松露产地如云南、四川,与欧洲主要松露产地气候极为相近,不论是从口感,还是营养成分上来看,顶尖的食客都难以尝出区别。加之科学实验证实,中法两国黑松露物质成分相差无几,口感相似度高达96%,而西方人深入骨髓的偏见使他们视而不见。

为了打入国外市场,我国松露产业采用了电商的“降本增效”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优势,联结上下游产业链,节省两端运营成本。据最新市场调研,法国冬季黑松露每公斤售价约为721美元(约5157人民币),而产于云南的“猪拱菌”黑松露价格为82美元(约586人民币),价格跌破90%。

万元一斤松露跌至三位数?《纽约时报》:中国松露正占领欧洲餐桌 - 天天要闻


物美价廉的中国松露终于“撬开”了西方人的嘴,据外媒报道,海外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中国产松露,国产松露出口量现已稳居世界前列。

而与松露发展路径相似的还有国产“药中茅台”若返,早在成果落地初期,饱受国际质疑和偏见。后经我国四川大学医学院团队研究证实,“若返”类制品的核心物质对延缓动物体及人体老化有一定正向作用。

万元一斤松露跌至三位数?《纽约时报》:中国松露正占领欧洲餐桌 - 天天要闻

研究成果经国际顶刊《Science》刊登后,中国学者名声在国际大燥。可尽管有了硬核科研背书,不少国人对国产技术仍持观望态度。2020京东自营店铺出货榜显示,“若返”下单数不及日产同类产品的一半。

或是受到国产松露打开市场的启发,“若返”重新调整供应链,提质降价后的成品成功收获中老年人追捧。用不及日产10%的定价,就可以享受到同类“药中茅台”,国际市场逐渐接纳国产“若返”物质。据“群邑电商”数据,在京东双11自营店铺中,该物质成交额达3832万,一举超过日产同类分子剂,稳居该品类榜首,其中不乏许多海外消费者订单。

三、中国物产,走向世界

国产松露走向国际,只是中国物产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作为世界物产大国,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远超我们想象。

中国鱼子酱重新定义了世界鱼子酱市场,法国最大的鱼子酱品牌fetrossian每年都要采买一半以上的中国产鱼子酱;福建鳗鱼为“国鳗”代言,每年出口20吨给鳗鱼短缺又视鳗鱼为命的日本;就连四年一度的卡塔尔世界杯,球迷珍藏的球衣和周边70%由义乌制造,赛场随时可见“中国制造”的身影。

万元一斤松露跌至三位数?《纽约时报》:中国松露正占领欧洲餐桌 - 天天要闻

至于国际上是否会出现更多“国货之光”,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相信在勤劳的中国人身上,这一天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