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又到了一年中吃大闸蟹的最好时节,各位吃货们,怎么能错过呢?
不过大闸蟹的挑、煮、吃都有讲究,你们真的都懂吗?
大闸蟹又叫河蟹、毛蟹、中华绒螯蟹,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人体所需维生素矿物质,总的来说,是一道美味且营养丰富的健康食材。
虽然大闸蟹,随处都能买到,可是要买到肉多鲜美的大闸蟹,也是有技巧的哦~
怎么挑大闸蟹?
1、先分公母
- 公蟹:肚脐尖突
主要吃蟹膏,即蟹中白色黏黏的物质,蟹膏富含不少对健康有益的必需脂肪酸。特别适合10月吃,因为此时公蟹已进入成熟期,滋味和营养都最好。
- 母蟹:肚脐圆宽
主要吃蟹黄,即蟹中橘红色、一粒粒比较硬的物质,蟹黄富含维生素A、核黄素、烟酸等营养物质。特别适合10月吃,因为此时蟹黄体积变大、颜色鲜艳,营养丰富,也更美味。
2、看鲜活程度
大闸蟹一定要吃活的,因为速冻的死螃蟹不但水分高,而且鲜味和营养都会大打折扣。
- 触摸蟹的眼睛:
用手触摸蟹的眼睛,反应比较激烈说明比较鲜活。
- 翻转蟹的肚皮:
将蟹翻转肚皮朝上,可以自己翻转过来的,说明比较鲜活。
- 再掂重量:
在同样大小情况下,选重量较重的,较重的说明肉更多、蟹膏或蟹黄更满。
- 最后看细节:
蟹壳要青、蟹腹要白,不能发黑;蟹尾部要发红或发黄,并且高高翘起;蟹壳部分与蟹脐的根部要分离开、有满涨感。
怎么煮大闸蟹?
第一步:先洗
将大闸蟹,放置清水中浸泡十分钟左右,再用旧牙刷清洗背、腹和嘴部及两侧,还有脚和钳的根部即可。最重要的是,要打开大闸蟹的腹盖,在中间从里向外挤出排泄物。
第二步:上锅蒸
为了最大程度保持大闸蟹的鲜味和营养,最好的做法就是隔水蒸煮。最重要的是,蒸煮的时候,翻转大闸蟹,让它们的背部向下,肚子朝上,这样能让蟹膏和蟹黄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味也会最好哦~
接下来,就是大快朵颐啦~不过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大闸蟹的4个部位是绝对不能吃的
肠、胃属于消化道,腮是呼吸器官,这些部位容易积累污物;蟹心作为循环系统内脏,容易造成过敏、腹泻。
补充一个螃蟹的知识点,其实呢,螃蟹的种类很多,除了大闸蟹,我国螃蟹的种类还有600多种,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十月海鲜季都可以吃起来哦~
1、梭子蟹
江湖别称:三疣梭子蟹、白蟹
营养: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100克梭子蟹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且蟹壳具有活血祛瘀之效。
味道:肉肥味美,可以清蒸食用,也可以煎炒,如蟹炒年糕等,或者用于腌制,做成“新风抢蟹’。
2、花蟹
江湖人称:远海梭子蟹、兰花蟹
营养: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营养丰富。
味道:肉质洁白紧实,鲜嫩可口,可清蒸食用,也可用作姜葱炒或做粥。
3、青蟹
江湖人称:锯缘青蟹、红(闽)
营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尤其是将要怀孕的雌蟹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黄色的膏,有“海上人参”之称。
味道:肉质细嫩肥美,可以姜丝清蒸、酱爆青蟹、蛋黄青蟹。
4、溪蟹
江湖别称:石蟹,水蟹,山螃蟹
营养:富有丰富的高蛋白,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高
味道:一般都是烤着吃或者油炸吃,也可用来做醉蟹。
4、帝王蟹
江湖别称:石蟹、岩蟹
营养:帝王蟹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多种矿物质,同时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是顶级蛋白质来源。
味道:蟹脚肉质鲜硕肥美,新鲜的蟹脚清蒸之后可谓十分鲜甜。
5、雪蟹
江湖别称:皮匠蟹、皇后蟹、松叶蟹
营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功效。
味道:肉质鲜美、滑嫩,在日本被称为“冬季味觉之王”可以做成螃蟹火锅、烧烤螃蟹、味噌螃蟹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蟹,不知道你们最爱吃哪种呢?
虽然说螃蟹当然是不容错过的,但很多朋友吃之前总有顾虑和担忧:“螃蟹性凉、胆固醇高?”今天小薇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关于大闸蟹的几个疑问。
1、怀孕了,能吃吗?
能吃!
螃蟹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适当食用对人体没有害处,更不可能有流产的效果。所以只要彻底烹煮,适量吃是不会有问题的。
PS:不止是孕妇,包括哺乳期妈妈,6个月以上宝宝,只要没有过敏反应都可以适量吃一些螃蟹!
2、螃蟹能和柿子一起吃吗?
可以,你爱和什么吃,就和什么一起吃!
虽然说,富含鞣酸的食物(柿子)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螃蟹)一起吃,确实有增大产生胃石的风险,但抛开剂量谈毒性,根本就是耍流氓啊!
吃螃蟹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多吃
因为螃蟹属于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不适宜多吃。
- 健康人群,按我国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的水产品摄入量是75~100克,换算成螃蟹来说,大概是每天可以吃2只螃蟹。
- 慢性病人,如有高血压,者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血症等患者,要少吃。
看完文章,是不是对大闸蟹蠢蠢欲动了?一年仅有一次的美食,千万别错过了~
如果还有关于螃蟹的疑问,欢迎在留言区提出哦~
喜欢吃螃蟹的你,记得点赞!
版权声明:本图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漫画,著作权归健康之路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