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甜粿
甜粿(也称年糕)是潮汕以及闽南地区一种用米磨成粉,再加入糖(白砂糖或赤砂糖)后用模具蒸制成的节日美食。在广东省以汕尾海丰和汕头的甜粿较为有名。
#2甜粿
据说甜粿最早是用于大年夜祭拜以及岁朝供奉祖先,到后来才成为春节应景食品,寄托着“年年高”的愿望。通常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就开始蒸甜粿。甜粿属于“开年粿”,蒸好的甜粿不能马上吃,得等到年初二才能开粿。到年初二,家里的小孩一早就起来,围着桌子看爸妈开粿。现在这些讲究已经少了很多。
潮汕地区流传着一句"无可奈何舂甜粿"的民谚。以前潮汕地区人多地少,加上自然灾害频繁,许多潮汕人经过樟林港(今汕头港)漂洋过海谋生。据说,有次一个叫蔡彦的船主到船上清点货物,他的母亲也随其上船。蔡母看到船客行李中都放着大块甜粿,感到十分诧异(因为当时潮汕地区比较贫困,除了过年,平时是不会蒸甜粿),于是就问:“现在宽时闲月,怎么大家都有甜粿?”有一个船客应声回答:“这是无奈何炊甜粿啊!”大家也随声附和。蔡母又说:“有甜粿吃还说无可奈何?”蔡彦这才答道:“每一次过洋如果顺风顺水,行程一二十日;如果碰上风浪,行程要一个多月的行程,若不带些干粮,如何挨过这些日子?而甜粿不易变质,所以作为干粮携带一些。”蔡母听后方知其中的苦衷。现在逢年过节,潮汕地区仍有做甜粿的习俗,但意义已经大不相同了。
甜粿的制作要经过制粉、溶糖、混合、入盒、上蒸笼等工序,先将糯米原料洗净后用清水浸漂滤去水分沥干,然后放进石臼用人工舂成米粉(俗称糯米糕)。舂米糕很费工夫,至少要过筛两三遍,粉末越细微越好,故当地有“甜粿好食糕难舂”俗语。最后,按比例将糖水与糯米粉搅拌成糊状,再用旺火蒸熟即可。
#3分甜粿
文章来源:《广东乡村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