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2022年10月01日09:06:06 美食 1607

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眼里是圣洁的太阳,当青稞酒在心里,给歌唱的时候,世界就在我手上……

每当这首《康巴汉子》在耳边响起,都会把人带到热情奔放的内蒙大草原。

蒙古人的洒脱豪迈,简直刻在了骨子里。他们热情好客,也是出了名的爱喝酒,每一碗酒都伴随着“哈达”,每一碗酒都有歌声与笑声。一碗酒下肚,仿佛血管里都响着马蹄的声音。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如此能喝酒的蒙古人,自然也酿出了不少酒。但是让蒙古人脸上很没面儿的是,如今的蒙古酒,很少有知名度比较高的品牌。难道是蒙古人酿不出好酒吗?

事实上,蒙古美酒众多,有霸气的“蒙古王”、热情似火的“闷倒驴”、洒脱的“金骆驼”……

只不过,白酒市场波诡云谲,曾经的草原“霸主”们,已经没有了曾经的名气,其中处境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塞北茅台宁城老窖了。

诞生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宁城老窖的诞生地内蒙古宁城县八里罕镇,早在辽代便是美酒之乡。这里地利环境十分优越,南与疗养圣地热水泉毗邻,东与闻名遐迩的“大明塔”相望。

并且群山环绕,气候宜人,水草丰茂,是个酿酒的绝佳之地。彼时这里大型酒坊林立,而宁城老窖的前身,便是传承自辽代的“隆盛泉”酒坊。

兴盛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1978年,宁城老窖横空出世,一经面世便获得多项国内外重量级大奖:1979~1988年五次内蒙优质产品,1984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7年获得“塞北茅台”的美誉。

而它也不负这一声誉,1992年日本东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它与贵州茅台在同档次评比中同获金奖,足见其实力之雄厚。宁城老窖也因此迅速走向了全国,火遍大江南北。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它在酿造工艺上独树一帜,用优质高粱做原料,辅以多种生香酵母以及河内白曲,引多处天然泉水为酿造用水,人工老窖发酵,精心酿造而成。

其酒体色如水晶,窖香浓郁,绵甜净爽,回味悠长

没落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然而,在进入21世纪后,宁城老窖却没能留住八九十年代的辉煌,迅速衰落成一个没有名气的地区品牌。

并且在2005年,被“牛栏山”二锅头品牌的拥有者北京顺鑫农业所收购,多年来都没能走出草原。

笔者曾经为此咨询过几位白酒圈的行家,这才搞明白,它之所以会有今天这般境地,除了宣传、管理等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太“贪心”: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作为一个以酿酒发展壮大的企业,它没有固守自己的产品线,提升品质,推陈出新。反而“不务正业”,搞起了“多元化发展”。

杏仁露、饮料、葡萄酒、啤酒、滋补酒、矿泉水、老陈醋……这些居然都是它涉足的产品领域,活生生地将一个优质白酒企业,搞成了一个“杂货铺”。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要知道,曾经的“苹果”就是因为旗下产品太多、太杂,一度濒临破产的边缘。可见,坚守主线业务,不断提升酒质,才是硬道理。

大品牌失去这一“初心”,难逃衰落的命运。反之,即便是小品牌,如果能坚持做好品质,也能逆袭。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比如在茅台镇,就有一款被称作“小茅台”的木台厚道酒厂,这两年发展得很不错。

它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在一家传承多年的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酿造者颇有名气,是国家级品酒师冯小宁

冯小宁也是茅台酒厂早期的骨干成员之一,因此她对于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如数家珍。在她的一番改造下,原先的酿酒作坊,迅速发展成了当地小有规模的酿酒厂。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其生产的木台厚道酒,原料与水源都与茅台酒一致。并且复刻了茅台酒12987、“四高两长”的工艺精髓。

1年时间成酒,5年时间“陶坛存储”,挥发掉酒体中饮后让人头痛、头晕的有害物质,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其酒体酱香突出,香气幽雅细腻,入口香绵,落口醇甜,饮后舒爽

火遍大江南北的“塞北茅台”,却为何走不出草原,行家:贪多嚼不烂 - 天天要闻

多年来,正是由于其坚守“让更多人喝上高品质平价酱酒”的初心,才得以在名酒扎堆的川贵地区站稳脚跟,并且获得诸多酒友的喜爱。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