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享受美食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一种体验。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今天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
1、河南烩面
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河南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河南传统美食,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也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烩面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类似宽面条,烩面的精华全在于汤,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其中下七八味中药,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河南烩面有羊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多种类型,还有郑州烩面、米河烩面、尉氏烩面、原阳烩面、浚县老式烩面、叶县烩面、方城烩面等地方特色,尤其是郑州烩面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河南省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2.浒湾油面
浒湾油面为江西省金溪县传统名牌产品,又称龙须贡面、挂面、须面、龙凤见喜、福禄喜面、寿面等。它具有爽滑、细腻、烹调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等特点,并具有键脾胃、降血压、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是老、弱、病人、孕妇、婴儿的理想食品。 2010年,江西省政府正式公布了全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溪浒湾油面制作技艺成功入选。
浒湾油面用料讲究,采用上等的能承受拉力的优质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或葛粉、食盐(福建产的细沙海盐为佳)等原料,按照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晾干而成。其做工考究,操作严格,制作过程有和面、调料、搓条、过油、绕面、入箱、上架等十余道工序,要求一环紧扣一环,且一年四季的调料不同。
3.虾籽面
虾籽面以前是芜湖当地人最念念不忘的“奢侈品”,只有生病或者生日的时候才能吃到,如今已经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道传统小吃了。虾籽面是选用长江中青虾的籽,配上多种调料制成高汤,加上手工的小刀面煮制而成,不仅劲道爽滑,而且面汤极其鲜美,营养价值也很高。
4.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特色小吃,因为是在案板上摔打制成而得名。太和板面的汤料一般都是用牛羊肉为原料,再配上辣椒、八角、茴香等20多种香料熬制而成。刚出锅的太和板面看上去晶莹透亮、清白润滑,吃起来劲道有弹性,口感非常好,喜欢吃面的朋友一定要尝一尝。
5.格拉条
相传与苏东坡有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gé lā),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而因其颜色金黄、面形粗壮,也叫金条面。格拉条是一种面条,按当地方言翻译出来的当地通用写法为格拉条,最地道的叫法是颍泉区行流镇人的叫法。格拉,阜阳方言意思是搅拌,吃格拉条时阜阳人喜欢说格拉格拉,意思就是搅拌一下,因为刚出锅的格拉条就像炸酱面一样,酱并没有拌匀,所以需要格拉格拉(搅拌搅拌)才好吃。
6.热干面
热干面诞生于武汉,可以说是湖北最出名的小吃啦。近些年来热干面也渐渐在全国各地受到了广泛的喜爱,且由于其热量高且制作方便,因而也常被人们当作主食。酱料、配料的不同,使热干面的口味能够富于变化,非常适合家常制作。
7.云梦鱼面
云梦鱼面是湖北云梦的特产,也是湖北省的特色小吃。云梦鱼面是以新鲜的鱼为原材料,经过去皮,去刺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面条,面条爽滑筋道,有弹性,口感非常鲜美。
8、刀削面 中国十大面条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刀削面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流行于山西及其周边,与北京的炸酱面、河南的烩面、湖北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中国五大面食,享有盛誉,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刀削面将面粉和成团块状,左手举面团,右手拿弧形刀,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加入各种口味的臊子、调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为著名。刀削面全凭刀削,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刀削面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山西榜名单。
你的家乡还有什么美食,欢迎评论区告诉我[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