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2021年09月06日18:49:13 美食 1947

近日,秋的气息愈加浓烈~再过两个星期就是中秋节了,然而中秋月饼早已呼啸而至,这也标志着:一年一度月饼品(si)尝(bi)时间又到了……

曾经的五仁月饼被吐槽成月饼界最黑暗作品,但随后问世的韭菜月饼、腐乳月饼、巧克力麻辣月饼已经刷新了认知。

要说最能唤醒海外游子记忆味蕾的月饼,还要数家乡的“土月饼”!

那么,中秋月饼的进化史和福建省各地的传统月饼又是怎样的呢?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超市的月饼琳琅满目,有这样的: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这样的: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还有这样的: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年年岁岁有中秋,岁岁年年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吃汤圆、春节吃饺子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在秋高气爽之夜晚,备几块香甜的月饼、两三盘熟透了的瓜果,外加一壶佳酿,一家老少遥望当空皓月,拜月完毕后围坐在一起,品味丰收的甘甜,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畅想未来生活的美景,该是何等的诗情画意。

月饼的前世今生

01首次将饼与中秋的月亮联系起来,是唐代大将军李靖八月十五征讨匈奴得胜而归,唐高祖接过吐鲁番商人献上的胡饼,笑指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02最早“月饼”一词见于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

03后来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04到了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05如今,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吃汤圆、春节吃饺子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承载着团圆、亲情的民族情结。

月饼的“进化史”

50年代:月饼等同奢侈品

“面粉、鸡蛋加糖做成皮,配上绿豆馅,抹一点点花生油,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高级月饼。尽管样式少、口味单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月饼还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消费得起。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五十年代的中秋月饼盒)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中秋做月饼)

60年代:少油月饼常板结

其实现在称的月饼,在那时其实就是馅饼。

几小粒碎花生、一点冬瓜糖,点缀点枣泥做成馅,用红糖和面粉碾成皮。

偶尔在馅里头搁点炸完油剩余的猪肉肥膘渣,简直就是上品了。

用制饼模具在饼上印些许花纹,因为油少,馅饼经常出现板结的情况。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70年代:凭票排队买月饼

那个年代,月饼在那一代人眼中依然是稀罕物,想要过过嘴瘾,不仅要有钱,还要有月饼票,饼票是按人口定量分发的。

一张饼票买得到4个月饼,这已经算是较高的待遇了,量少愈显珍贵,当时经常可以看到在糖饼店排队买月饼的队伍。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当时,糕饼店做成的月饼全是装在一个大箩筐里,卖的时候,用牛皮纸随便一装就带走了。

那一辈人的印象中月饼是:质量差的面粉加上粗糙的红糖,再抹上一丁点油,比现在常见的月饼要大一些,但吃起来非常干涩,口感很差,所谓的“馅”是一小团硬邦邦的东西。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80年代:市民自家做月饼

上世纪80年代,节日对孩子来说,是能够“大吃一顿”的契机。

每到中秋节,基本家家户户都会自制月饼,国家提供的免费面粉经过粗略加工,裹些花生仁,在木质的月饼模上轻轻一压,一个个或圆形或菱形的月饼基本成型。

稍微过油微炸,月饼就算是“大功告成”。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90年代:月饼逐渐走向市场

90年代,月饼逐渐走向市场,人们已经可以从供销社买到带铁盒装月饼,但这在当时依然算是比较奢侈的消费了。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福建各地“土月饼”

福州礼饼,又大又圆

礼饼是老福州爱吃的美食,这个虾油味十足的地道小吃是闽东南一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传统糕点,在逢年过节、亲友红喜事的时候,总会出现在大家面前。

"礼饼方有礼,其他不为礼",早年,在福州地区,礼饼不仅作为男女订婚的聘礼之一,也是出嫁的女儿、外孙女在每年中秋节孝敬长辈必备的特色礼品。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福州礼饼)

厦门:“土月饼”做法很“农家”

一、炒:糯米和少许八角、陈皮炒至散发香味、颜色微黄;

二、磨:将炒熟的糯米磨成粉,筛子筛去大颗;

三、潮:在地上放上草纸,铺上糯米粉,搁置三天,接地气,不上火;

四、制:将白糖熬成液体,猪油、芝麻倒入,迅速用手抓,在模具上按压,月饼就成型了。

刚被手工打制出来,还带着温度的时候,忍不住咬上一口,唇齿间弥漫着猪油和着糯米粉一起散发的香味,嘴里就不禁泛出口水。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漳浦:传统手工月饼,历久弥新受欢迎

漳州传统月饼的种类并不是很多,有豆浦饼、肉浦饼,还有各种水果馅料的月饼。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传统的豆浦饼和肉浦饼。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豆浦饼的馅料就是豆子。肉浦饼馅料更讲究,由花生,肉,冬瓜,芝麻混合而成。一切都做好之后,放进烤箱,十多分钟后,香喷喷的月饼就出炉了。

这些新鲜出炉的月饼形似圆月、色泽金黄、皮薄馅足、气味香甜,咬上一口酥得掉渣,真是别有滋味。

福鼎:有饼花的才算“土月饼”

福鼎月饼主要三种:麻姑饼、五仁饼、麻晶饼。

麻姑饼少油,上贴饼花,主要供小孩吃。

五仁饼、麻晶饼制作讲究:精肉、冰糖、花生仁、冬瓜糖等,味清甜,过去多敬老人家吃。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说起福鼎月饼,不得不提饼花。饼花是福鼎特有的民间美术工艺品,起源于清代。

当时,福鼎的月饼大如圆盘,饼店出售时用厚纸包成方角形,偌大的平面该有漂亮的画面才能吸引顾客,于是饼花应运而生。

可以说,饼花是中秋月饼最早的包装。

福鼎饼花除了美观好看,最有趣的是饼花图案上的人数还代表着月饼的重量。

一个人为四两月饼(旧时一斤为十六两),两个人为半斤月饼,最多至十六人为四斤月饼。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栩栩如生的饼花图样)

莆田:酥皮月饼,甜而不腻

莆田月饼主要特色在于月饼皮,月饼皮煎出来是一层一层的酥。

而馅的重量更是要拿捏得当,月饼口感还取决皮和馅的配比,一个四两重的月饼,配比是三两馅一两皮。

馅主要是由花生、肉、糖、芝麻、豆子一起混起来的。

在月饼出炉后,最后撒上一层薄薄的芝麻,吃起来香酥可口,根本停不下来。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南平樟湖“越饼”,醇香浓厚

饼皮金黄,香酥可口的樟湖月饼。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闽北日报

樟湖月饼传承的是古南越饼制作工艺技术及风味,故又称“越饼”。精髓是馅里有腌渍过的猪肥膘,樟湖月饼饼皮色泽橙黄,香酥质软。里边馅料的口味亦咸亦甜,油而不腻。樟湖月饼之所以入口醇香浓厚,少不了腌制过的猪肥膘,说到这里,应该吓退了许多注重身材的女孩们。

宁德福安:朴实而简单的中秋饼

福安,月饼不叫月饼,而叫中秋饼。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喜庆的红纸配搭上红绳,既简单又朴实,在福安,有很多中秋饼店,在中秋节前的15天天天排满买月饼的顾客,每天能卖出200担的中秋饼,这口属于福安的老味道已经成了福安人的舌尖记忆。

漳州豆脯饼:素颜也自信

漳州人超爱的“漳州月饼”,平凡的美好,都在这块豆脯饼里。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比起现在华丽丽的月饼天团大军,豆脯傲娇地存在着,“素颜”也如此自信。

表皮一咬即破,且酥、松、脆、软、口感极好,吃起来完全不会腻。

龙岩永定高陂月饼:远近闻名的土“披萨”

中秋未到,月饼先行!福建各地“土月饼”,你值得拥有 - 天天要闻

高陂月饼又称“土月饼”,金黄饱满,皮薄馅馅足,吃起来唇齿留香,色味俱佳、酥脆香口。桃红色纸将月饼包裹着,高陂月饼一直是追求简包装。

这么多种土月饼,你pick哪个?

你的家乡,还有什么“奇葩”的月饼?

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来源:闽声传媒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