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与不少省外朋友聊天,多次得到这样一个关于广东人的评价——广东人爱吃。
广东人确实爱吃,正如文章标题所言,“我想以‘爱吃’形容广东人,我想一定无人反对”,我说过一个玩笑话,倘若广东人口袋剩余最后一块钱,那么其中五毛要被吃掉,广东人之于“吃”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而且越陷越深。
广东人有多爱吃?且听我一一道来。
广东人的一天是从喝早茶开始的,早茶的核心不在“茶”,而是琳琅满目的点心,肠粉、凤爪、排骨、虾饺、烧卖、叉烧包等等,予人之感——毫无该有的早餐痕迹,俨然是吃席。
广东人饮早茶确实像吃席,区别于为了应付赶时间的吃早餐,敷衍了事,一顿早茶从早上7点延续至12点,实属常见。
广东人爱吃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开个玩笑,如果让广东朋友陪伴排队索要明星签名照,ta会说你“憨居”,如果人气茶楼7点钟营业,那么广东人六点钟就在店前守候。在广东人眼中,所谓明星远没有“美食”的魅力大!
广东人有多爱吃,于食材的选择之上可见一斑。
广东家庭一般不存在购置一周肉菜放置冰箱的行为,广东人固有的意识形态——但凡冰冻过的食材都不新鲜,而且7天之久,简直无法想象。猪肉最好是现宰的、鱼虾最好是现抓的、菜心最好是方才地里摘的……
“当天菜当天买”是广东人的共识,为了吃上最新鲜的食材,起早赶赴菜市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就“传统”的保留与传承,广东无疑是领先的,熟悉的四大节日、婚嫁等等之外,广东各地也存在为数众多的特色民俗,比如年例、点灯、赛大猪等等,无一例外,这些民俗都包含一个“大摆筵席”的关键。作为省外朋友受邀赴宴,酒酣耳热之际或者会“吐槽”:“广东人太精明了,打着传统保护的幌子,实现自己大吃大喝的目的。”
事实上,大概广东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倘若年例、点灯少了设宴,犹如蒙娜丽莎无了微笑,如何算不上“出彩”。
所有风俗皆因一个“更好的生活”的意义而存在,“吃得满足,吃得幸福”正是,所以,何乐不为?
广东人的一天从喝早茶开始,而一天的结束在一顿宵夜。
所言“宵夜”并非因为半夜肚饿睡不着的吃点零食、煮个面,而是炒螺、炒粉、烧烤、靓汤、生猛海鲜……
广东的宵夜堪比酒席!
无论城里城外,广东的街头(尤其美食街),夜越深人气越旺,凌晨两点的大排档灯火如昼,饕客满座。熬夜不好?21点过后饱食不利于健康?不过是哄骗小孩子早睡的把戏。美食与睡觉之间的抉择,广东人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唯有饱餐一顿宵夜才不负自己,不负美好时光。
当我为“广东人有多爱吃”文章的结尾苦恼的时候,恍然大悟,广东人爱吃的天性,于粤语之上也是屡见不鲜。
猪扒;蛋散;炒鱿鱼;炖冬菇;一碌葛;卤味;粉肠;大番薯……
在不熟悉粤语的朋友看来,或许这不过是食物,确实,上述的它们无一不能吃,而且无一不是骂人的话。
所以,有人戏言千万别和广东人吵架,因为吵着吵着容易饿。
写着写着突然饿了,好了,不说了,老火靓汤、烧鹅烤乳猪、煲仔饭、白切鸡在“召唤”我……